数据融合系统设计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储存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25620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0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数据融合系统设计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储存介质,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方法包括:首先,确定目标应用场景和目标应用场景对应的目标数据源,并根据目标数据源和目标应用场景,从多个候选微服务中确定目标微服务。然后,建立每个目标微服务的数据分发关系,并确定每个目标微服务的执行次序和执行次数。最后,根据执行次序和执行次数,生成由目标微服务组成的数据融合程序流水线。在本申请中,通过将整体的数据融合微服务化,通流水线的方式组织排列目标微服务,再通过数据分发服务进行数据通信,从而搭建一个低耦合、高可扩展性、高可维护性的数据融合系统,并且维护简单,运维成本较低。运维成本较低。运维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据融合系统设计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储存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
,尤其涉及一种数据融合系统设计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储存介质。

技术介绍

[0002]数据融合是将多种模态的数据,采取合适的融合算法进行有机合成,从而得到比单一模态更加精确、更完全、更可靠的评估结果。数据融合广泛应用于多源影像复合、机器人和智能仪器系统、无人平台、图像分析与理解、目标检测与跟踪、自动目标识别等等场景。
[0003]相关技术中,现有的方法设计的数据融合系统只考虑具体的数据融合场景,基于具体的场景进行模块化。如果需要修改某个模块的处理算法,需要将所有的模块进行对应的适配,并重新启动整体的流程,费时费力,且灵活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融合系统设计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储存介质,旨在解决或者部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6]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融合系统设计方法,方法包括:
[0007]确定目标应用场景和目标应用场景对应的目标数据源;
[0008]根据目标数据源和目标应用场景,从多个候选微服务中确定目标微服,和/或根据目标数据源实时生成目标微服务;
[0009]建立每个目标微服务的数据分发关系;
[0010]确定每个目标微服务的执行次序和执行次数;
[0011]根据执行次序和执行次数,生成由目标微服务组成的数据融合程序流水线。
[0012]可选地,根据目标数据源和目标应用场景,从多个候选微服务中确定目标微服务的步骤包括:
[0013]根据目标数据源与候选微服务的适配程度,计算候选微服务的第一评分;
[0014]根据目标应用场景与候选微服务的适配程度,计算候选微服务的第二评分;
[0015]根据候选微服务的第一评分、第二评分,计算每个候选微服务的总评分;
[0016]将总评分大于预设阈值的候选微服务,确定为目标微服务。
[0017]可选地,建立定每个目标微服务的数据分发关系的步骤包括:
[0018]建立每个目标微服务与目标数据源之间的数据分发关系;
[0019]建立每个目标微服务之间的数据分发关系。
[0020]可选地,确定每个目标微服务与目标数据源之间的数据分发关系的步骤包括:
[0021]数据分发服务根据目标数据源,发布第一数据流主题;
[0022]目标微服务向数据分发服务,订阅第二数据流主题;
[0023]在第一数据流主题和第二数据流主题匹配的情况下,建立目标数据源和目标微服
务之间的第一数据频道;
[0024]通过第一数据频道,向目标微服务发送第一实时目标数据。
[0025]可选地,确定目标微服务之间的数据分发关系的步骤包括:
[0026]第一目标微服务向数据分发服务,发布第三数据流主题;
[0027]第二目标微服务向数据分发服务,订阅第四数据流主题;
[0028]在第三数据流主题和第四数据流主题匹配的情况下,建立第一目标微服务和第二目标微服务之间的第二数据频道;
[0029]第一目标微服务通过第二数据频道,向第二目标微服务发送第二实时目标数据。
[0030]可选地,根据执行次序和执行次数,生成由目标微服务组成的数据融合程序流水线的步骤包括:
[0031]根据执行次数,确定子数据融合程序流水线的数量;
[0032]确定每个目标微服务的API调用接口;
[0033]根据执行次序,对每个目标微服务的API调用接口进行位次排序,生成子数据融合程序流水线;
[0034]将子数据融合程序流水线进行组合,生成由目标微服务组成的数据融合程序流水线。
[0035]可选地,方法还包括:
[0036]确定待处理的目标微服务;
[0037]确定待处理的目标微服务对应的控制指令,其中控制指令至少包括:停止指令、更新指令以及替换指令中的一种;
[0038]根据控制指令,对待处理的目标微服务进行处理。
[003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二方面提出一种数据融合系统,系统包括:
[0040]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目标应用场景和目标应用场景对应的目标数据源;
[0041]选择模块,用于根据目标数据源和目标应用场景,从多个候选微服务中确定目标微服,和/或根据目标数据源实时生成目标微服务;
[0042]数据关系确定模块,用于建立每个目标微服务的数据分发关系;
[0043]执行参数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每个目标微服务的执行次序和执行次数;
[0044]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执行次序和执行次数,生成由目标微服务组成的数据融合程序流水线。
[0045]可选地,选择模块包括:
[0046]第一评分子模块,用于根据目标数据源与候选微服务的适配程度,计算候选微服务的第一评分;
[0047]第二评分子模块,用于根据目标应用场景与候选微服务的适配程度,计算候选微服务的第二评分;
[0048]第三评分子模块,用于根据候选微服务的第一评分、第二评分,计算每个候选微服务的总评分;
[0049]筛选子模块,用于将总评分大于预设阈值的候选微服务,确定为目标微服务。
[0050]可选地,数据关系确定模块包括:
[0051]第一数据关系确定子模块,用于建立每个目标微服务与目标数据源之间的数据分
发关系;
[0052]第二数据关系确定子模块,用于建立每个目标微服务之间的数据分发关系。
[0053]可选地,第一数据关系确定子模块包括:
[0054]发布单元,用于数据分发服务根据目标数据源,发布第一数据流主题;
[0055]订阅单元,用于目标微服务向数据分发服务,订阅第二数据流主题;
[0056]匹配单元,用于在第一数据流主题和第二数据流主题匹配的情况下,建立目标数据源和目标微服务之间的第一数据频道;
[0057]传输单元,用于通过第一数据频道,向目标微服务发送第一实时目标数据。
[0058]可选地,第二数据关系确定子模块包括:
[0059]发布单元,用于第一目标微服务向数据分发服务,发布第三数据流主题;
[0060]订阅单元,用于第二目标微服务向数据分发服务,订阅第四数据流主题;
[0061]匹配单元,用于在第三数据流主题和第四数据流主题匹配的情况下,建立第一目标微服务和第二目标微服务之间的第二数据频道;
[0062]传输单元,用于第一目标微服务通过第二数据频道,向第二目标微服务发送第二实时目标数据。
[0063]可选地,执行模块包括:
[0064]数量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执行次数,确定子数据融合程序流水线的数量;
[0065]接口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每个目标微服务的API调用接口;
[0066]排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融合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目标应用场景和所述目标应用场景对应的目标数据源;根据所述目标数据源和所述目标应用场景,从多个候选微服务中确定目标微服务,和/或根据所述目标数据源实时生成所述目标微服务;建立每个所述目标微服务的数据分发关系;确定每个所述目标微服务的执行次序和执行次数;根据所述执行次序和所述执行次数,生成由所述目标微服务组成的数据融合程序流水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融合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目标数据源和所述目标应用场景,从多个候选微服务中确定目标微服务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目标数据源与所述候选微服务的适配程度,计算所述候选微服务的第一评分;根据所述目标应用场景与所述候选微服务的适配程度,计算所述候选微服务的第二评分;根据所述候选微服务的第一评分、第二评分,计算每个所述候选微服务的总评分;将所述总评分大于预设阈值的所述候选微服务,确定为目标微服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融合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定每个所述目标微服务的数据分发关系的步骤包括:建立每个所述目标微服务与所述目标数据源之间的数据分发关系;建立每个所述目标微服务之间的数据分发关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融合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每个所述目标微服务与所述目标数据源之间的数据分发关系的步骤包括:数据分发服务根据所述目标数据源,发布第一数据流主题;所述目标微服务向所述数据分发服务,订阅第二数据流主题;在所述第一数据流主题和所述第二数据流主题匹配的情况下,建立所述目标数据源和所述目标微服务之间的第一数据频道;通过所述第一数据频道,向所述目标微服务发送第一实时目标数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融合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目标微服务之间的数据分发关系的步骤包括:第一目标微服务向数据分发服务,发布第三数据流主题;第二目标微服务向所述数据分发服务,订阅第四数据流主题;在所述第三数据流主题和所述第四数据流主题匹配的情况下,建立所述第一目标微服务和所述第二目标微服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艺郑奇斌刘坤秦伟李翔王强刁兴春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数据先进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