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接线盒以及接线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25484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0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接线盒以及接线方法,光伏接线盒包括:盒体,设有容置空间;导电片,收容于容置空间内,导电片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片体;引导部,设于盒体上,引导部于盒体上开设有第一槽口,引导部用于引导汇流条沿第一方向延伸出第一槽口后与第一片体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引导部,来引导汇流条沿第一方向延伸出第一槽口,然后与同样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片体连接,无需二次人工按压,减少员工动作。减少员工动作。减少员工动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接线盒以及接线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接线盒
,特别是一种光伏接线盒以及接线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接线盒内部汇流条穿出后均为竖直方向,需人工按压操作将汇流条按压至水平方向,才能进行后续焊接工作;该操作人工动作多,且对手指损伤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伏接线盒以及接线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实现汇流条穿孔后可直接达到水平位置,无需二次人工按压,减少员工动作。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伏接线盒,包括:
[0005]盒体,设有容置空间;
[0006]导电片,收容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导电片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片体;
[0007]引导部,设于所述盒体上,所述引导部于所述盒体上开设有第一槽口,所述引导部用于引导汇流条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出所述第一槽口后与所述第一片体连接。
[0008]如上所述的一种光伏接线盒,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引导部包括凹陷形成于所述盒体上的引导槽,所述引导槽的一侧内槽面上形成有弧形槽面,所述第一槽口开设于所述引导槽的另一侧内槽面上。
[0009]如上所述的一种光伏接线盒,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弧形槽面包括相接续的弧形引导段以及水平引导段,所述水平引导段靠近所述第一槽口设置,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0010]如上所述的一种光伏接线盒,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盒体内设有二极管,所述导电片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导电片对称设于所述二极管的相对两侧。
[0011]如上所述的一种光伏接线盒,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引导部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引导部与两个所述导电片一一对应。
[0012]如上所述的一种光伏接线盒,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导电片还包括第二片体,所述第二片体的一端与所述二极管连接,所述第二片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片体连接,所述第二片体上开设有第二槽口,所述第二槽口对应于所述第一槽口设置,所述汇流条依次通过所述第一槽口以及所述第二槽口后与所述第一片体连接。
[0013]如上所述的一种光伏接线盒,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片体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相交。
[0014]如上所述的一种光伏接线盒,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片体上设有锡块,所述汇流条与所述锡块焊接连接。
[0015]如上所述的一种光伏接线盒,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盒体内设有若干定位柱,所述第一片体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定位柱形成定位配合的定位孔。
[0016]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光伏接线盒的接线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7]提供一光伏接线盒,所述光伏接线盒为前述的光伏接线盒;
[0018]提供一汇流条,利用所述光伏接线盒的所述引导部引导所述汇流条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出所述第一槽口;
[0019]在所述第一片体与所述汇流条之间的连接处设置锡块,从而将所述汇流条焊接于所述第一片体上。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引导部,来引导汇流条沿第一方向延伸出第一槽口,然后与同样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片体连接,无需二次人工按压,减少员工动作。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实施例的光伏接线盒的俯视图;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实施例的光伏接线盒的剖视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1‑
盒体,2

导电片,3

第一槽口,4

引导槽,5

弧形引导段,6

水平引导段,7

二极管,8

第一片体,9

第二片体,10

第二槽口,11

锡块,12

定位孔。
[0025]D1

第一方向,D2

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7]随着光伏产业的不断发展,成本的快速下降以及应对未来能源短缺的问题、传统化石能源造成的环境污染,促使光伏发电的应用规模快速增加。太阳能光伏接线盒作为太阳能电池组件的一个重要部件,是介于太阳能电池组件构成的太阳能电池方阵和太阳能电池充电控制装置之间的连接器,其作用是连接光伏组件和负载,将光伏组件产生的电流引出并防止热斑效应。
[0028]现有技术中,太阳能光伏组件安装接线盒时,汇流条与接线盒二极管接线端子连接,通过锡丝焊接接线端子和汇流条。
[0029]专利技术人经过研究发现,光伏接线盒内部汇流条穿出后均为竖直方向,需人工按压操作将汇流条按压至水平方向,才能进行后续焊接工作,从而降低了良品率以及生产效率,也容易造成人工手指损伤。
[0030]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参照图1以及图2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伏接线盒,包括:
[0031]盒体1,设有容置空间,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盒体包括上盒体以及下盒体,上盒体和下盒体可通过扣合、粘接、螺栓紧固件连接等方式连接,以形成容置空间。其中,上盒体和下盒体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也不作具体限定。上盒体与下盒体密封连接,避免盒体1内的零件受潮影响光伏接线盒的性能。为保证光伏接线盒的密封性,盒体1通过灌胶密封,由绝缘胶包裹盒体1中的二极管7等电路元件,使其与外界环境隔绝,避免电路元件与水接触,提高光伏接线盒的安全性。
[0032]导电片2,收容于容置空间内,导电片2包括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第一片体8,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方向D1为水平方向。
[0033]引导部,设于盒体1上,引导部于盒体1上开设有第一槽口3,第一槽口3与容置空间
相连通,第一槽口3的内轮廓面与汇流条(未示出)的外轮廓面相适应,第一槽口3用于供汇流条插入盒体1内,引导部用于引导汇流条沿第一方向D1延伸出第一槽口3后与第一片体8连接,优选为焊接方式连接,以传导汇流条收集的电流,经过引导部的引导,汇流条延伸入容置空间的部分是沿第一方向D1延伸的,汇流条的延伸方向与第一片体8的延伸方向一致,从而无需人工将汇流条弯折后再焊接,省时省力,且提高了良品率。
[0034]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参照图2所示,引导部包括凹陷形成于盒体1上的引导槽4,引导槽4的一侧内槽面上形成有弧形槽面,第一槽口3开设于引导槽4的另一侧内槽面上,弧形槽面与第一槽口3沿水平方向相对设置,在汇流条的一端未延伸入第一槽口3之前,汇流条与弧形槽面相接触,经过弧形槽面的引导,使得汇流条最终以第一方向D1延伸入第一槽口3内,从而无需对汇流条再进行折弯,就可以与第一片体8焊接。
[0035]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弧形槽面包括相接续的弧形引导段5以及水平引导段6,水平引导段6靠近第一槽口3设置,且沿第一方向D1延伸。弧形引导段5的轮廓形状与汇流条的轮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设有容置空间;导电片,收容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导电片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片体;引导部,设于所述盒体上,所述引导部于所述盒体上开设有第一槽口,所述引导部用于引导汇流条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出所述第一槽口后与所述第一片体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包括凹陷形成于所述盒体上的引导槽,所述引导槽的一侧内槽面上形成有弧形槽面,所述第一槽口开设于所述引导槽的另一侧内槽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槽面包括相接续的弧形引导段以及水平引导段,所述水平引导段靠近所述第一槽口设置,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内设有二极管,所述导电片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导电片对称设于所述二极管的相对两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引导部与两个所述导电片一一对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片还包括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宋罗芳燕林璋杨福帅
申请(专利权)人: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