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色窝沟封闭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625413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0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变色窝沟封闭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重量份计,所述变色窝沟封闭剂的原料包括聚合单体35~45份、光引发剂0.1~0.3份和光敏色素0.0002~0.002份。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所述变色窝沟封闭剂通过添加光敏色素,在固化前与牙釉质存在明显差异,使得操作过程中容易区分;而固化后,颜色发生变化,与固化前颜色差异明显,且固化后的颜色与牙釉质颜色接近,不仅能够分辨固化程度,提高操作效率,而且美观性强;并且所述光敏色素安全性好、成本低,不会引发致敏反应。不会引发致敏反应。不会引发致敏反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色窝沟封闭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牙科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变色窝沟封闭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窝沟封闭是儿童龋病预防的重要措施,其主要作用为在易患龋的牙面(特别的乳磨牙或恒磨牙)窝沟点隙上涂布一层树脂保护层,固化后形成物理屏障作用阻止唾液和食物残渣滞留导致的细菌繁殖,从而预防窝沟龋的发生。
[0003]在临床操作中,由于儿童的不配合性使得窝沟封闭剂在治疗过程难度增加,窝沟封闭剂与牙釉质本身的颜色相似,在操作过程中不易观察放置的位置、数量和准确性,增加患者治疗的时间和成本。而有色窝沟封闭剂可以使操作的医生清楚的看到涂抹的位置;然而有些有颜色的窝沟封闭剂光固化前后颜色无变化,光固化后的颜色与牙釉质本身颜色存在显著差异,使得美观性大幅降低,因此,急需一款可变色窝沟封闭剂解决医生和患者的共同困扰。
[0004]现有技术中,多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固化前后变色,或添加光致变色化合物,通过固化前后变化,分辨固化程度。例如,CN114767549A公开一种光致变色的牙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材料通过引入染料和光致变色化合物,解决现有技术中牙科复合材料在操作过程中难以进行观察、在固化过程中难以分辨其固化程度的技术问题。但是,所述复合材料还需要加入染料使其固化前具有颜色,而且采用的光致变色化合物的安全性稍低。
[0005]例如CN111315837A公开一种变色组合物,所述变色组合物包含染料、年粘结剂组合物、可固化树脂和固化剂;所述染料选自金属络合物;所述变色组合物具有初始颜色,固化后能够将颜色改变至最终颜色。但是,所述变色组合物安全性低,不适用于牙科材料。
[0006]现有技术的普遍缺陷为,采用的变色化合物成本高,且为非天然成分,生物安全性低。因此制约着变色牙科用树脂基复合物

变色窝沟封闭剂的经济性及行业发展。由于两种或多种物料的添加才能发生上述所述的氧化还原反应产生变色机理,使得生物安全性大打折扣,产品性能降低。
[0007]因此,开发一种固化前后颜色差异明显,成本低,安全性高且美观的窝沟封闭剂,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色窝沟封闭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变色窝沟封闭剂通过添加光敏色素,使得材料固化前后颜色差异明显,使得操作人员准确判断固化程度,且生物安全性高,不会发生致敏反应。
[0009]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0]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变色窝沟封闭剂,以重量份计,所述变色窝沟封闭剂的
原料包括聚合单体35~45份、光引发剂0.1~0.3份和光敏色素0.0002~0.002份。
[0011]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变色窝沟封闭剂通过加入光敏色素,在固化前与牙釉质存在明显差异,使得操作过程中容易区分;而固化后,颜色发生变化,与固化前颜色差异明显,且固化后的颜色与牙釉质颜色接近,不仅能够分辨固化程度,提高操作效率,而且美观性强;并且所述光敏色素安全性好、成本低,不会引发致敏反应。
[0012]优选地,以重量份计,所述变色窝沟封闭剂的原料包括聚合单体35~45份,例如可以为36份、37份、38份、39份、40份、41份、42份、43份、44份等。
[0013]优选地,所述以重量份计,所述变色窝沟封闭剂的原料包括光引发剂0.1~0.3份,例如可以为0.12份、0.14份、0.16份、0.18份、0.2份、0.22份、0.24份、0.26份、0.28份等。
[0014]优选地,所述以重量份计,所述变色窝沟封闭剂的原料包括光敏色素0.0002~0.002份,例如可以为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8、0.0009、0.001、0.0012、0.0014、0.0016、0.0018等。
[0015]本专利技术中,采用极少量的光敏色素就能够实现固化前后颜色显著的变化,光敏色素含量过多,固化后与牙釉质颜色差异大,影响美观;含量太少,固化前颜色与牙釉质区分不明显。
[0016]优选地,所述光敏色素包括长链不饱和烯烃化合物。
[0017]优选地,所述长链不饱和烯烃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结构:
[0018][0019]其中,R1、R2各自独立地选自H、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10的直链或支链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20的环烯基;所述取代的取代基包括羟基或卤素。
[0020]本专利技术中,所述C1~C6的直链或支链烷基,例如可以为C1、C2、C3、C4、C5、C6烷基。
[0021]所述C6~C10的直链或支链烯基,例如可以为C6、C7、C8、C9、C10的烯基。
[0022]所述C6~C20的环烯基,例如可以为C6、C7、C8、C9、C10、C12、C14、C16、C18的环烯基等。
[0023]优选地,所述R1、R2各自独立地选自如下结构中的任意一种;
[0024][0025]其中,*代表连接位点。
[0026]优选地,所述光敏色素包括叶黄素、玉米黄质素、α

胡萝卜素、β

胡萝卜素或番茄红素中的至少一种。
[0027]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光敏色素为天然提取物,可以食用,安全性高。
[0028]优选地,所述光敏色素以光敏色素油溶液形式存在。
[0029]优选地,所述光敏色素油溶液中光敏色素的质量分数为15~25%,例如可以为16%、18%、20%、22%、24%等。
[0030]本专利技术中,采用光敏色素油溶液有利于光敏色素更好地分散在树脂体系中。
[0031]优选地,所述聚合单体包括丙烯酸酯类单体、丙烯酸酯类共聚物或丙烯酸酯类齐聚物中至少一种。
[0032]优选地,所述聚合单体包括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双酚A丙三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或氨基双甲基丙烯酸酯中至少一种。
[0033]优选地,所述光引发剂包括樟脑醌、二已氧基乙酰苯、二(2,4,6

三甲基苯酰)苯基氧化膦或2,4,6

(三甲基苯酰)二苯基氧化膦中至少一种。
[0034]优选地,以重量份计,所述变色窝沟封闭剂的原料还包括稀释剂45~55份,例如可以为46份、47份、48份、49份、50份、51份、52份、53份、54份等。
[0035]优选地,所述稀释剂包括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

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0036]优选地,以重量份计,所述变色窝沟封闭剂的原料还包括阻聚剂0.5~1.5份,例如可以为0.6份、0.7份、0.8份、0.9份、1份、1.1份、1.2份、1.3份、1.4份等。
[0037]优选地,所述阻聚剂包括4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色窝沟封闭剂,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所述变色窝沟封闭剂的原料包括聚合单体35~45份、光引发剂0.1~0.3份和光敏色素0.0002~0.002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色窝沟封闭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色素包括长链不饱和烯烃化合物;优选地,所述长链不饱和烯烃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结构:其中,R1、R2各自独立地选自H、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的直链或支链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10的直链或支链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20的环烯基;所述取代的取代基包括羟基或卤素;优选地,所述R1、R2各自独立地选自如下结构中的任意一种;其中,*代表连接位点;优选地,所述光敏色素包括叶黄素、玉米黄质素、α

胡萝卜素、β

胡萝卜素或番茄红素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光敏色素以光敏色素油溶液形式存在;优选地,所述光敏色素油溶液中光敏色素的质量分数为15~25%。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色窝沟封闭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单体包括丙烯酸酯类单体、丙烯酸酯类共聚物或丙烯酸酯类齐聚物中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聚合单体包括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双酚A丙三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或氨基双甲基丙烯酸酯中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光引发剂包括樟脑醌、二(2,4,6

三甲基苯酰)苯基氧化膦或2,4,6

(三甲基苯酰)二苯基氧化膦中至少一种;优选地,以重量份计,所述变色窝沟封闭剂的原料还包括稀释剂45~55份;优选地,所述稀释剂包括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

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变色窝沟封闭剂,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所述变色窝沟封闭剂的原料还包括阻聚剂0.5~1.5份;
优选地,所述阻聚剂包括4

(二甲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佳新谢录翰刘鑫谷玉立李洪文
申请(专利权)人:爱迪特秦皇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