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段差成型模痕的折弯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5220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09: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消除段差成型模痕的折弯模具,涉及折弯模具技术领域,消除段差成型模痕的折弯模具包括下模座、上模座、段差下模、折弯冲头、段差冲头和弹簧,下模座设有多个间隔的下模具;上模座设有多个间隔的上模具;段差下模有两个且位于首尾两个下模具的外侧,段差下模的高度小于下模具的高度,段差下模的顶部形成第一台阶;折弯冲头有两个且位于首尾两个上模具的外侧,折弯冲头与上模具之间形成滑动槽;段差冲头有两个且分别滑动设于两个滑动槽,段差冲头在滑动槽内具有上限位和下限位;弹簧设于段差冲头与上模座之间,段差冲头上下滑动以压缩或者释放弹簧;该消除段差成型模痕的折弯模具同步成型以及提高产品外观质量。量。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消除段差成型模痕的折弯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折弯模具
,特别涉及一种消除段差成型模痕的折弯模具。

技术介绍

[0002]零件的折弯边通过折弯模具形成,当零件在折弯边的位置还设有段差时,则需要在折弯冲头的位置增加用于段差成型的段差冲头,目前段差冲头固定设于折弯冲头的一侧。
[0003]由于段差成型位置与折弯成型位置之间具有高度差,因此两个冲头之间也具有高度差,零件位于上下模之间,当上模靠近下模时,折弯冲头先与零件接触完成折弯成型,随后段差冲头与零件接触完成段差成型,即零件在进行段差成型时,折弯冲头与零件之间还具有相对移动。由于两个冲头之间不同步,导致零件最终成型之后,在折弯与段差处形成明显的模痕,影响产品外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消除段差成型模痕的折弯模具,旨在提供一种同步成型以及提高产品外观质量的消除段差成型模痕的折弯模具。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消除段差成型模痕的折弯模具,所述消除段差成型模痕的折弯模具包括:
[0006]下模座,所述下模座设有多个间隔的下模具;
[0007]上模座,所述上模座设有多个间隔的上模具;
[0008]段差下模,所述段差下模有两个且位于首尾两个所述下模具的外侧,所述段差下模的高度小于所述下模具的高度,所述段差下模的顶部形成第一台阶;
[0009]折弯冲头,所述折弯冲头有两个且位于首尾两个上模具的外侧,所述折弯冲头与所述上模具之间形成滑动槽;
[0010]段差冲头,所述段差冲头有两个且分别滑动设于两个所述滑动槽,所述段差冲头在所述滑动槽内具有上限位和下限位;
[0011]弹簧,所述弹簧设于所述段差冲头与所述上模座之间,所述段差冲头上下滑动以压缩或者释放所述弹簧;
[0012]所述段差冲头位于所述上限位时,所述段差冲头的下端面与所述折弯冲头的下端面形成与所述第一台阶配合的第二台阶,所述段差冲头位于所述下限位时,所述段差冲头的下端面与所述折弯冲头的下端面平齐。
[0013]可选地,所述下模座设有两个第一安装槽,所述段差下模通过螺纹紧固件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
[0014]可选地,所述上模座设有两个第二安装槽和两个弹簧放置孔,所述第二安装槽和所述弹簧放置孔一一对应且连通,所述弹簧置于所述弹簧放置孔,所述弹簧的下端面伸入
所述第二安装槽且与所述段差冲头抵接,所述折弯冲头通过螺纹紧固件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槽。
[0015]可选地,所述折弯冲头朝向所述上模具的一侧具有第一斜面,所述段差冲头具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接触时为所述下限位,所述段差冲头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底部接触时为所述上限位。
[0016]可选地,所述弹簧放置孔为盲孔,所述弹簧的上端面与所述盲孔的底部抵接。
[0017]可选地,所述弹簧放置孔为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设有螺母,所述弹簧的上端面与所述螺母抵接。
[0018]可选地,所述滑动槽的两侧形成导向槽,所述段差冲头的两侧形成导向部,两个所述导向部分别伸入两个导向槽内且滑动配合。
[0019]可选地,每一所述段差冲头通过三个弹簧实现滑动配合。
[0020]可选地,所述上模座和所述下模座之间通过导向柱和导向轴承实现上下滑动配合。
[0021]可选地,所述上模座和所述下模座均设有叉车孔位。
[0022]本技术技术方案包括下模座、上模座、段差下模、折弯冲头、段差冲头和弹簧,段差下模的顶部形成第一台阶,段差冲头可滑动地设于折弯冲头和上模座之间形成的滑动槽内,并压缩或者释放弹簧,当段差冲头滑动至上限位时,段差冲头的下端面与折弯冲头的下端面形成与第一台阶配合的第二台阶,当段差冲头滑动至下限位时,段差冲头的下端面与折弯冲头的下端面平齐,由于采用了段差冲头可上下滑动的技术手段,使得上模座靠近下模座时,折弯冲头和段差冲头可同时与零件接触,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两个冲头不同步导致零件在折弯与段差处形成明显模痕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同步成型以及提高产品外观质量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消除段差成型模痕的折弯模具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消除段差成型模痕的折弯模具的主视示意图;
[0025]图3为折弯冲头和段差冲头未进行成型工序之前的状态示意图;
[0026]图4为折弯冲头和段差冲头进行成型工序时的状态示意图;
[0027]图5为本技术下模座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本技术上模座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9]图7为本技术折弯冲头和段差冲头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30]图8为图7另一视角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31]图9为本技术零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2]附图标号说明:
[0033]消除段差成型模痕的折弯模具100;下模座10;下模具11;上模座20;上模具21;段差下模30;折弯冲头40;第一斜面41;导向槽42;段差冲头50;第二斜面51;导向部52;弹簧60;螺母70;导向柱81;导向轴承82;叉车孔位90;零件200。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5]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36]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7]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8]本技术提出一种消除段差成型模痕的折弯模具100,用于折弯段差同步成型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除段差成型模痕的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除段差成型模痕的折弯模具包括:下模座,所述下模座设有多个间隔的下模具;上模座,所述上模座设有多个间隔的上模具;段差下模,所述段差下模有两个且位于首尾两个所述下模具的外侧,所述段差下模的高度小于所述下模具的高度,所述段差下模的顶部形成第一台阶;折弯冲头,所述折弯冲头有两个且位于首尾两个上模具的外侧,所述折弯冲头与所述上模具之间形成滑动槽;段差冲头,所述段差冲头有两个且分别滑动设于两个所述滑动槽,所述段差冲头在所述滑动槽内具有上限位和下限位;弹簧,所述弹簧设于所述段差冲头与所述上模座之间,所述段差冲头上下滑动以压缩或者释放所述弹簧;所述段差冲头位于所述上限位时,所述段差冲头的下端面与所述折弯冲头的下端面形成与所述第一台阶配合的第二台阶,所述段差冲头位于所述下限位时,所述段差冲头的下端面与所述折弯冲头的下端面平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除段差成型模痕的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设有两个第一安装槽,所述段差下模通过螺纹紧固件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除段差成型模痕的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设有两个第二安装槽和两个弹簧放置孔,所述第二安装槽和所述弹簧放置孔一一对应且连通,所述弹簧置于所述弹簧放置孔,所述弹簧的下端面伸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冬良夏宗敏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盈特精密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