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实现河湖水系连通性的活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25029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0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体环境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实现河湖水系连通性的活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河流水系循环划分为大循环和/或局部循环,所述大循环设置深度净化装置的水泵,提供活水动力,也可通过深度净化装置水泵与局部循环活水方法组合实现;所述局部循环可通过待处理河湖水域的具体区域(大湖、沟梢、环河、景观池)对应的活水方法实现。本发明专利技术对河湖中大湖、沟梢、环河、景观池等区域开展活水工程提供可灵活适配的活水方法,具有较强的应用性,能够实现河湖水系连通性、打通水系活水廊道、实现项目活水循环,畅通河道水网各个堵塞环节、最终形成活水畅流总体环境。最终形成活水畅流总体环境。最终形成活水畅流总体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实现河湖水系连通性的活水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体生态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实现河湖水系连通性的活水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由于地表径流、雨水沉降、排水污染、底泥污染、排口污染等众多污染源流入河湖,河湖总氮、总磷及COD含量日益增多,尤其针对地表Ⅲ类、Ⅳ类水体面临富营养化的风险日益严重。与此同时,当河湖水系处于相对封闭的区域,河道流动性差甚至基本静止、好氧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使水体缺氧,形成厌氧环境,厌氧微生物就会大量繁殖,在代谢过程中会放出毒臭的硫化氢、难闻的氨气和甲烷等各种气体,使水体发生黑臭现象,河流纳污能力自净能力差、水质恶化严重、极易演变为黑臭水体。因此针对地表河湖Ⅲ类、Ⅳ类水体、及水系相对封闭的区域开展高效的活水工程,实现水体内部活水循环,改善与维护水质。
[0003]活水技术作为改良水质的实质工程,在控源截污前提下,可起到活水循环、加强水体流动,为河湖水质净化与生态环境修复奠定工程基础,提升水环境质量,增强人水和谐。在选取活水工程中涉及的造浪机、潜水泵、鼓风机、推流泵、喷泉等设备时,因地制宜,充分考虑不同项目工程区位适用性、组合应用配置、效果长期稳定性、噪声影响安全性等因素。然而目前活水技术因区域河湖区域特征差异性、缺乏与地形的结合度,区域内装置选取不合理、水体循环效果产生了限制,现有实现河湖水系连通性的活水技术较难实现对河湖区域实现水体全面有效流动,无法满足目前活水工程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实现河湖水系连通性的活水方法,该方法旨在为待治理河流区域实现活水工程,实现水体内部活水循环、高效化连通治理,修复浅水湖泊水域生态环境,构建稳态化水域生态系统,营造优美城市水域景观。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用于实现河湖水系连通性的活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河流水系循环划分为大循环和/或局部循环,所述大循环设置深度净化装置的水泵,提供活水动力,也可通过深度净化装置水泵与局部循环活水方法组合实现;所述局部循环包括大湖、沟梢、环河及景观池具体区域活水方法,选用潜水推流泵、造浪机和沉水式曝气装置组合使用。
[0007]优选的,所述大循环通过设置深度净化装置,并设置涵管连通,利用水泵抽水,构成水体推流活水大循环。
[0008]优选的,待治理水系较分散,在大湖进行局部循环活水,布设潜水推流泵和造浪机,形成横向纵向推流起到曝气复氧的效果;所述局部循环的环河及湖区部分水域遮阴严重地带,设置局部活水循环,布置沉水式曝气,基本无噪音产生,保证沉水植物正常生长。
[0009]优选的,在所述景观池及景观要求高的地方进行局部循环活水,布设潜水推流泵,所述潜水推流泵安装在水下隐蔽处,潜水泵将水打向空中,形成水花自然落下,能加速底层
低溶氧水与表面富溶氧水的交换,减小表层水与底层水的温差,防治底泥皮上升污染水面。
[0010]优选的,所述方法中选用造浪机辐射范围大、增加横向推流面,加速底层低溶氧水与表面富溶氧水的交换,适用宽阔水面;所述潜水推流泵纵向推流、将水打入空中、具有喷泉式景观效果,使湖区水体形成微流循环,促使水体局部循环。
[0011]优选的,根据河道的现有水动力条件和溶解氧指标选择安装具体型号的水循环设备。
[0012]优选的,当河流的检测数据显示河道的水质中溶解氧指标处于Ⅳ类时,需设置局部水循环设备,以增强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
[0013]优选的,所述局部水循环设备选用潜水推流泵、造浪机和沉水式曝气机其一或组合配置。
[0014]优选的,所述方法中选用潜水推流泵具体功率型号,根据每天循环总体水量的5%进行计算选择。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6](1)本专利技术将河流水系循环划分为大循环和/或局部循环,所述大循环包括所有水域,所述局部循环包括大湖、沟梢、环河及景观池具体区域。所述大循环设置深度净化装置的水泵,提供活水动力,也可通过深度净化装置水泵与局部循环活水方法组合实现。
[0017](2)本专利技术成本能耗低、操作简易、稳定性好,充分考虑因地制宜,减少设备不合理性,为相似区域类型河湖治理提供技术选择与支撑,值得推广。
[0018](3)作为水体整治基本技术路线“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活水循环、清水补给;水质净化、生态修复”中活水循环这一重要环节,本专利技术活水技术有较强的应用性,针对河湖区域中常见区域水域现状和水流特点筛选低能耗人工曝气复氧设备,并为活水循环整治提供可适配与可调控的活水技术方案,实现项目活水循环,打通水系活水廊道、努力畅通河道水网各个堵塞环节、形成活水畅流总体环境。
[0019](4)本专利技术实现河湖水系连通性治理的生态与经济双重效益,既能维持河流通畅、助于修复生态、具有较显著的生态效益;又可根据项目经济辐射作用、优化项目周边环境,带动周边地块升值,保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0020]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0021]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0022]图1(a)待治理河流水系范围图(包括大湖、沟梢、环河及景观池)
[0023]图1(b)是河流水体活水方法形成大循环示意图;
[0024]图2是针对大湖(较大水面区域)及沟梢区域可供选择活水方法示意图;
[0025]图3是针对环河区域可供选择活水方法的示意图;
[0026]图4(a)景观池区域现状图;
[0027]图4(b)是针对景观池区域可供选择活水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现在对照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0029]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0030]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0031]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0032]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0033]下面首先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
[0034]实施例1
[0035]如图1(a)、图1(b)所示,提供实现河湖水系连通性的活水方法,主要适用于Ⅲ类、Ⅳ类水体流动缓慢河道及相对封闭水系、该水体相对封闭,流动性差,存在潜在富营养化风险,水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实现河湖水系连通性的活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河流水系循环划分为大循环和/或局部循环,所述大循环设置深度净化装置的水泵,提供活水动力,或者通过深度净化装置水泵与局部循环活水方法组合实现;所述局部循环包括大湖、沟梢、环河及景观池具体区域活水方法,选用潜水推流泵、造浪机和沉水式曝气装置组合使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实现河湖水系连通性的活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循环通过设置深度净化装置,并设置涵管连通,利用水泵抽水,构成水体推流活水大循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实现河湖水系连通性的活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待治理水系较分散,在大湖进行局部循环活水,布设潜水推流泵和造浪机,形成横向纵向推流起到曝气复氧的效果;所述局部循环的环河及湖区部分水域遮阴严重地带,设置局部活水循环,布置沉水式曝气,基本无噪音产生,保证沉水植物正常生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实现河湖水系连通性的活水方法,特征在于,在所述景观池及景观要求高的地方进行局部循环活水,布设潜水推流泵,所述潜水推流泵安装在水下隐蔽处,潜水泵将水打向空中,形成水花自然落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文辉张饮江程梦雨徐小娜赵志淼刘玉超李佳依鲁仙张敏漆志飞王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