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火型高强钢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24912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09: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火型高强钢及其生产方法,钢板化学成分组成及质量百分含量为C 0.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火型高强钢及其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钢铁
,具体涉及一种耐火型高强钢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GB/T 28415

2012规定,耐火钢600℃的高温屈服强度必须不低于室温标准屈服强度的2/3,以保证建筑物在高温下的安全性能。但是对于核电、军工等特殊领域,这个指标是远远不够的,它们的使用环境更加恶劣,因此要求更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火型高强钢及其生产方法,所提供的钢板抗拉强度Rm≥1000MPa,硬度在300

350HB,延伸率≥14%、常温U型冲击功在80J以上,1000℃高温拉伸性能中,屈服强度≥600Mpa。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耐火型高强钢,其化学成分组成及质量百分含量为:C 0.3

0.5%,Mn 0.3

0.6%,V 0.07

0.12%,Ni 5

6%,Cr 19

21.2%,Mo 10

19%,,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
[0005]本专利技术所述耐火型高强钢中各化学元素的作用如下:C:可提高钢板的屈服点和抗拉强度,尤其是高温时的强度指标,但也会引起塑性和冲击性降低,因此需要配合其他元素形成固溶物,然后结合合理的热处理工艺,形成大角晶界的马氏体组织,减少对韧性的影响。为保证1000℃时的高温拉伸性能,C含量不能低于0.3%,但是也不能太高、会影响焊接性,因此设计数值在0.3

0.5%之间。
[0006]Mn:提高强度指标元素,使钢的调质组织均匀、细化,避免了渗碳层中碳化物的聚集成块,但增大了钢的过热敏感性和回火脆性倾向。同时锰强烈降低钢的Ar1和马氏体转变温度(其作用仅次于碳)和钢中相变的速度,提高钢的淬透性,增加残余奥氏体含量。为了减少残余奥氏体含量以及过热敏感性和回火脆性倾向,在设计成分时,有意减少Mn含量,设计数值在0.3

0.6%之间。
[0007]V:由于钒与碳能够形成稳定难熔的碳化物,强化基本,使钢在较高温度时仍保持细晶组织,调节钢的淬透性,大大降低钢的过热敏感性,使得高温强度性能得以提高;且钒的碳化物是金属碳化物中最硬和最耐磨的,弥散分布的碳化物可提高工具钢的硬度和耐磨性,因此设计数值在0.07

0.12%之间,过高时,组织会粗化。
[0008]Ni:镍是扩大γ相区,形成无限固溶体的元素,它是奥氏体不锈钢中的主要元素。由于镍可降低临界转变湿度和降低钢中各元素的扩散速度,因而它可以提高钢的淬透性。并且镍能细化铁素体晶粒,改善钢的低温性能。含镍量超过一定值的碳钢,其低温脆化转变温度显著降低,而低温冲击韧性显著提高,因此镍钢常用于低温材料。由于Ni属于贵金属,对于高碳型耐火钢一般设计在5

6%。
[0009]Mo:钼对铁素体有固溶强化作用.同时也提高碳化物的稳定性,从而提高钢的强
度。与铬、锰等并存时,钼又降低或抑止因其他元素所导致的回火脆性;可与铁、碳形成复合的渗碳体,提高强度,增加高温耐火性;同时钼对改善钢的延展性和韧性以及耐磨性起到有利作用。对于高温耐火性,Mo可以设计范围广,在10

19%。
[0010]Cr:铬与碳形成多种碳化物,溶于铁素体中,缩小奥氏体相区域,减缓奥氏体的分解速度,显著提高钢的淬透性,即可以提高强度,且铬的碳化物熔点高,具有一定抗高温性能,对于高碳型耐火钢一般设计在19

21.2%。
[0011]本专利技术所述耐火性高强钢的生产方法包括冶炼、加热、轧制以及热处理工序。
[0012]本专利技术所述冶炼工序,电炉生产的大包样P:≤0.010%,出钢后加入Al线400m

650m,冶炼时,精炼的碱度控制在6

8之间,精炼后期的硫含量在0.002

0.005%之间;真空采用13+7模式,即真空吹氩13

15min后,破坏真空加微合金进行微调,破坏真空后软吹7

12min以上;VD吹氩气进行真空搅拌,真空总时间控制在30

35min。
[0013]本专利技术所述加热工序,钢板合金含量较高,导热性比较差,加热时间在90

100小时,残余氧含量≤0.5ppm;钢板轧制厚度在20

50mm;在加热段停留时间3

5小时,最高加热温度≤1180℃,同时应保证升温均匀平稳,钢坯在均热段停留时间10

15小时,均热温度1140

1160℃。
[0014]本专利技术所述轧制工序,钢板开轧温度≥1150℃,终轧温度≥980℃,多道次、小压下量快速轧制。
[0015]本专利技术所述热处理工序,钢板采用调质热处理,淬火温度:750

800℃,1.5

2.0min/mm,油冷;回火热处理:500

550℃,保温5

6小时,空冷。
[0016]本专利技术所述钢板厚度为20

50mm。
[001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火型高强钢及其生产方法,以实现核电、军工等特殊领域耐火钢板生产,其中一项力学要求1000℃高温拉伸性能,非一般领域600℃普通耐火型实验,保证特殊领域的耐火性要求;同时要求屈强比要求,使得钢板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在成分设计上,通过降低Mn实现残余奥氏体降低和过热敏感性、回火脆性降低;弥散分布的钒的碳化物以及Mo的复合渗碳体析出提高强度、增加高温耐火性,以实现高强度耐火板生产。钢板采用亚温调质的方式进行热处理,所得钢板强度高、延伸率高,屈强比低,有利于生产核电、军工支撑架。钢板抗拉强度Rm≥1000MPa、屈强比≤0.92,硬度在300

350HB,延伸率≥14%、常温U型冲击功在80J以上,1000℃高温拉伸性能中,屈服强度≥600Mpa。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9]实施例1本实施例钢板厚度为20mm,其化学成分组成及质量百分含量为:C 0.3%、Mn 0.3%、V 0.070%,Ni 5.1%,Cr 19.0%,Mo 1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本实施例钢板的生产方法包括冶炼加热、轧制以及热处理工序,具体如下:电炉生产的大包样P:0.010%,出钢后加入Al线400m,冶炼时,精炼的碱度控制在6,精炼后期的硫含量在0.005%。真空采用13+7模式,即真空吹氩13min后,破坏真空加微合金进行微调,破坏真空后软吹7min。VD吹氩气进行真空搅拌,真空总时间控制在30min。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耐火型高强钢,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化学成分组成及质量百分含量为:C 0.3

0.5%、Mn 0.3

0.6%,V 0.07

0.12%,Ni 5

6%,Cr 19

21.2%,Mo 10

19%,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2.如权利要求1所述耐火性高强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冶炼、加热、轧制以及热处理工序;其中所述热处理工序采用调质方式,淬火温度:750

800℃,1.5

2.0min/mm,油冷;回火温度:500

550℃,保温5

6小时,空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火型高强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冶炼工序,大包样P≤0.010%,出钢后加入Al线400m

650m;真空采用13+7模式,即真空吹氩13

15min,破坏真空加微合金进行微调,破坏真空后软吹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丹赵国昌龙杰庞辉勇刘生付冬阳师帅张晓华郭大山张西忠
申请(专利权)人:舞阳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