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治疗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46980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0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人类治疗处理的组成物,其包含姜黄素组分、野芸香碱组分及异香兰素组分中的至少两者,且较佳包含所有三者的组合。所述药剂可有效用于治疗人类病状,尤其人类癌症。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人类治疗剂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0002]本申请主张三篇临时申请案:2014年10月21日申请的SN 62/066,686、2015 年5月13日申请的SN 62/161,090及2015年6月24日申请的SN 62/184,051及 非临时申请案:2015年5月26日申请的申请案SN 14/721011的权利。以上临 时及非临时申请案中均以全文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


[0003]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用于治疗人类,且尤其用于治疗人类癌症的组合化学治 疗剂,以及用于治疗罹患癌症或其他疾病的人类的相应方法。本专利技术亦提供用 于投予人类患者的剂型及方案,以及调配及投予此类剂型以产生治疗结果的改 良的方法。更特定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有一或多种姜黄素组分、野芸香碱 (harmine)组分及异香兰素(isovanillin)组分以及其子组合的特定化学治疗剂 型(例如液体混合物、胶囊、丸剂或锭剂)的投药。

技术介绍

[0004]癌症是可影响身体的任何部分的大型疾病群体的通用术语,其它所使用的 术语还有恶性肿瘤及赘瘤。癌症的一个定义特征为快速产生异常细胞,其生长 超过其常见边界,紧接着可侵入身体的相邻部分并扩散至其他器官。此过程称 为转移。癌转移为癌症死亡的主要起因。
[0005]正常细胞转型成肿瘤细胞为多阶段过程,典型地为自癌前病灶转型成恶性 肿瘤的进程。此等变化为人的基因因子与三种类别的外部试剂之间的相互相用 的结果,所述三种类别的外部试剂包括:
[0006]·
生理致癌物,诸如紫外线及电离辐射
[0007]·
化学致癌物,诸如石棉、烟雾的组分、黄霉毒素(aflatoxin)(食品污染 物)及砷(饮用水污染物)
[0008]·
生物致癌物,诸如由某些病毒、细菌或寄生虫引起的感染。
[0009]与某些癌症相关的感染的一些实例:
[0010]·
病毒:B型肝炎及肝癌、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及宫颈癌,及人类免 疫缺乏病毒(HIV)及卡堡氏肉瘤(Kaposi sarcoma)。
[0011]·
细菌: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及胃癌。
[0012]·
寄生虫:血吸虫病及膀胱癌。
[0013]老龄化为癌症发展的另一基本因素。癌症的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显著上 升,最可能由于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的特定癌症风险的积累。整体风险积累与 细胞修复机制随着个体年龄增加而有效性降低的倾向组合。
[0014]烟草使用、酒精使用、水果及蔬菜摄入量低以及由B型肝炎(HBV)、C型 肝炎病毒(HCV)及一些类型的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引起的慢性感染为 低收入及中等收入国家中
癌症的主要风险因子。宫颈癌(其由HPV引起)为低 收入国家中女性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在高收入国家中,烟草使用、酒精使用 及超重或肥胖为主要癌症风险因子。
[0015]最常见癌症治疗模式为手术、化学疗法及辐射治疗。所有此等技术在副作 用及患者不适方面具有显著缺陷。举例而言,化学疗法可引起白血球数量(嗜 中性白细胞减少症)、红血球数量(贫血)及血小板数量(血小板减少)显著降 低。此可引起疼痛、腹泻、便秘、口腔溃疡、脱发、恶心及呕吐。
[0016]生物疗法(有时称为免疫疗法、生物疗法或生物反应调节剂疗法)为癌症 治疗家族的相对新增成员。生物疗法直接或间接地使用身体免疫系统对抗癌症 或减轻可由一些癌症治疗引起的副作用。
[0017]在涉及多药物治疗的化学疗法期间,药物副作用为常见的,且与药物

药物 相互作用有关的实际毒性为住院主要原因中的一种(Obach R S.Drug

druginteractions:An important negative attribute in drugs[J].Drugs of Today,2003,39(5): 301

338.)。实际上,在任何单月周期中,在美国,所有接受调查的成年人中有 五分之一报导不良药物反应(Hakkarainen K M,Sundell K A,Petzold M,et al. Prevalence and perceived preventability of self

reported adverse drug events

apopulation

based survey of 7099 adults[J].PloS one,2013,8(9):e73166.)。对年龄为 57

85周岁的成年人的大规模研究发现29%使用超过五种处方药且几乎5%处于 主要不良药物

药物相互作用风险中。在肿瘤学领域,对超过400名癌症患者的 审查测定表明77%使用视为具有中等严重的不良药物相互作用可能性的药物, 且9%具有主要不良药物相互作用(Mani S,Ghalib M,Chaudhary I,et al. Alterations of chemotherapeutic pharmacokinetic profiles by drug

druginteractions[J].Expert opinion on drug metabolism&toxicology,2009,5(2): 109

130.)。
[0018]此类相互作用为全球性健康问题,WHO亦确定不良药物相互作用为全世界 致病率及死亡率的主要起因,其中在美国,所有住院患者中多达7%是由不良药 物相互作用引起。单一医院的当前调查表明,83%住院患者使用具有引起不良反 应的潜力的药物组合(Patel P S,Rana D A,Suthar J V,et al.A study of potentialadverse drug

drug interactions among prescribed drugs in medicine outpatientdepartment of a tertiary care teaching hospital[J].Journal of basic and clinicalpharmacy,2014,5(2):44.)。
[0019]著名不良药物相互作用的实例包括在服用辛伐他汀(Simvastatin)及胺碘酮 (Amiodarone)时发展横纹肌溶解症,一种严重肌肉疾病。因此,FDA在药物 标记上引入关于相互相用的警告。用于高血压的钙离子通道阻断剂Mibefradif 由于与对心脏的电活性起作用的药物的有害相互相用而退市。
[0020]美国专利第8,039.025号描述补充有个别量的β

植固醇、异香兰素及亚麻油 酸的呈巴勒斯坦海芋(Arum palaestinum Boiss)的提取物形式的癌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性组成物,其包含至少一种姜黄素组分、至少一种野芸香碱组分及至少一种异香兰素组分的组合,所述姜黄素组分是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群: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及去甲氧基姜黄素,所述异香兰素组分是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群:异香兰素及邻香草精,且所述野芸香碱组分是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群:野芸香碱及骆驼蓬碱,其中以三种组分的总重量视为100重量%计,所述异香兰素组分以约25

85重量%的含量存在,所述野芸香碱组分以约7

50重量%的含量存在,且所述姜黄素组分以约5

40重量%的含量存在,所述至少一种异香兰素组分存在的量大于所述至少一种野芸香碱组分及所述至少一种姜黄素组分的量,其中所述组成物对于肺癌、乳癌、卵巢癌及淋巴瘤中的至少一者呈现治疗性抗癌活性。2.根据权利要求1的组成物,其中所述至少一种姜黄素组分、所述至少一种野芸香碱组分及所述至少一种异香兰素组分的重量比为约0.1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基尼
申请(专利权)人:安克生命科学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