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电动马达的车辆及车辆的制动灯的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24633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0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配备有电动马达作为动力源的车辆的制动灯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当在滑行情况下通过再生制动减速时,确定跟随车辆的位置;以及响应于确定的跟随车辆的位置在根据距车辆的后部的距离设置的多个区域中的一个内,执行根据减速度的打开阈值的校正和用于减速度变化的再生制动扭矩的控制中的至少一种。一种。一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电动马达的车辆及车辆的制动灯的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电动马达的车辆及车辆的制动灯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术语“滑行”在字典中被定义为在不施加驱动力的情况下利用运动惯性继续行驶,并且通常指在未操作加速踏板(APS)和制动踏板(BPS)的状态下行驶。
[0003]当以这种方式执行滑行时施加到驱动轴的扭矩可以被称为惯性扭矩或滑行扭矩。在典型的内燃发动机车辆中,即使当未操作APS和BPS时,发动机的怠速扭矩也通过变矩器和变速器传递到驱动轴。该扭矩还被称为爬行扭矩。
[0004]在滑行期间,爬行扭矩由发动机传递到驱动轴,另一方面,根据车速的驱动载荷作用在与爬行扭矩相反的方向上,并且驱动载荷和爬行扭矩的和构成惯性扭矩,将参照图1对此进行描述。
[0005]图1示出在一般车辆中执行滑行时的滑行扭矩与车速之间的关系的示例。
[0006]参照图1,当车速低时,变速器一般处于低挡位。因此,当变速器的输入挡位速度小于发动机的怠速RPM时,发动机的怠速扭矩被传递并且车辆仅通过爬行扭矩向前推进。另一方面,在高车速时,变速器处于相对高挡位。因此,当变速器的输入挡位速度变得大于发动机的怠速RPM时,由于发动机的燃料供应切断而导致的发动机阻力被传递并且产生滑行扭矩。
[0007]另一方面,随着近来对环境的关注增加,已经对使用电动马达作为驱动源的混合动力车辆(HEV)或电动车辆(EV)进行了许多开发。
[0008]在配备有这种电动马达的车辆中,没有发动机,或者发动机不是一直开启,因此发动机不产生爬行扭矩。但是,为了实现一般内燃发动机的特性,通常执行通过驱动马达来产生爬行扭矩的控制。因此,在配备有电动马达的车辆中,类似于图1,在低速情况下,模拟内燃发动机的怠速推力和变矩器的扭矩倍增效应的正向扭矩,并且在高速情况下,模拟当燃料供应中断时由发动机阻力产生的反向扭矩。这样,可以将模拟正向扭矩的区域称为爬行区域,并且可以将模拟反向扭矩的区域称为滑行区域。在这种情况下,反向扭矩可以实现为再生制动。
[0009]在具有电动马达作为动力源的诸如HEV或EV的车辆中,当制动时,可以通过作为发电机操作的马达与现有液压摩擦制动器将车辆的动能转换为电能并执行制动。这种类型的制动被称为再生制动。
[0010]在一些目前上市的环保车辆中,存在一种通过使用拨片换挡杆改变再生制动量,即滑行水平来同时实现驾驶乐趣并提高实际燃料效率的方式。
[0011]图2是说明滑行水平的一般概念的示图。
[0012]参照图2,针对五种不同的滑行扭矩中的每一种示出图1所示的车速与施加到车轴的总扭矩之间的关系。具体地,拨片换挡杆的
“‑”
侧每拉动一次,再生制动量增加一级,车辆减速度增加,并且拨片换挡杆的“+”侧每拉动一次,再生制动量减小一级,车辆减速度减小。
因此,随着滑行水平越高并且车速越低,由于再生制动而在车辆中产生越大的减速度。
[0013]近来,已经引入了一种智能再生制动系统,该智能再生制动系统根据道路坡度或周围车辆的驾驶状态自动控制滑行水平。
[0014]另一方面,存在被称为单踏板驾驶(One

pedal Driving)的技术,单踏板驾驶是当电子换挡器放置在特定位置时激活的功能。可以在未操作BPS的情况下仅使用APS来控制加速和减速。此外,甚至可以通过将脚从APS完全移开来停止车辆。该功能使用由于再生制动的减速度。
[0015]然而,随着近年来通过再生制动产生减速度的诸如环保车辆的车辆的数量增加,已经制定了与根据减速度的制动灯的点亮标准有关的法规。具体地,ECE R

13H法规的第5.2.22.4段规定,在应用当APS释放时产生减速力的电动再生制动系统(e

braking)的车辆的情况下,需要根据下表1中定义的车辆减速度值操作(打开和关闭)制动灯。
[0016]表1
[0017]减速度操作标准备注减速度≤0.7不得打开

0.7<减速度≤1.3允许打开在以减速度<0.7m/s2减速前1.3<减速度必须打开必须关闭
[0018]将参照图3描述根据该法规打开和关闭制动灯的方式。
[0019]图3是说明根据再生制动装置的法规的车辆减速度以及制动灯的打开与否的示图。
[0020]参照图3,通过在法规标准内设置关闭阈值“α”和打开阈值“β”来执行根据再生制动的制动灯的操作。该标准是考虑跟随车辆的驾驶员的安全性通过测试确定的。此时,通过将滞后余量“Δ”作为α与β之间的差,当由于再生制动的车辆减速度在参考减速度附近变化时,可以防止频繁打开和关闭。
[0021]例如,如图3所示,在车辆减速度大于或等于β的区间(

)中,制动灯关闭。另外,在车辆减速度小于β的区间(

)中,控制根据再生制动的制动灯的打开和关闭与否的控制器设置根据再生制动的制动灯的打开请求,并且在减速度降到α以下的区间(

)中取消(重置)打开请求。
[0022]最后,在法规中规定打开或关闭的区间(即,0.7<减速度≤1.3)中,车辆制造商通常通过将上述余量调整为固定值来减少抖动(chattering),因此基于车辆中检测到的减速度值的打开/关闭控制基本上没有变化。
[0023]然而,制动灯实际上仅当通过上述滞后余量产生足够的减速度时才打开。因此,在此之前,即使车速降低,也不会打开制动灯。因此,存在当跟随车辆接近时可能发生事故的问题。特别是,在许多情况下,电动车辆具有楔形设计以降低空气阻力。因此,从车顶后部到行李箱盖的高度差不大,因而后窗的垂直面积小。因此,本车辆的驾驶员不容易确认跟随车辆是否接近,从而通过将余量应用于减速度来控制制动灯变得更加成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24]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电动马达的车辆及车辆的制动灯的控制方法。具体实施例涉及一种能够通过根据再生制动的制动灯的操作控制来诱导跟随车辆保持安全距离的具有
电动马达的车辆及车辆的制动灯的控制方法。
[0025]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涉及一种基本上消除由于现有技术的限制和缺点而导致的一个或多个问题的具有电动马达的车辆及车辆的制动灯的控制方法。
[0026]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能够控制可以诱导跟随车辆保持安全距离的制动灯的具有电动马达的车辆及车辆的制动灯的控制方法。
[0027]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附加优点、目的和特征将部分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并且部分地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查阅以下内容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变得显而易见或可以从本专利技术的实践获知。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目的和其它优点可以通过撰写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0028]为了实现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并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目的,如本文所体现和广泛描述的,一种配备有电动马达作为动力源的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备有电动马达作为动力源的车辆的制动灯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当在滑行情况下通过再生制动减速时,确定跟随车辆的位置;以及响应于确定的所述跟随车辆的位置在根据距所述车辆的后部的距离设置的多个区域中的一个内,执行根据减速度的打开阈值的校正和用于减速度变化的再生制动扭矩的控制中的至少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执行打开阈值的校正包括:响应于确定的所述跟随车辆的位置在所述多个区域中的第一区域内,与默认打开阈值相比,向上校正所述打开阈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校正包括:将所述打开阈值校正为比所述默认打开阈值更接近关闭阈值。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响应于确定的所述跟随车辆的位置在所述多个区域中的比所述第一区域更接近所述车辆的后部的第二区域内,执行所述再生制动扭矩的控制以实现根据校正的打开阈值打开所述制动灯的减速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执行所述再生制动扭矩的控制包括:响应于所述跟随车辆位于所述多个区域中的比所述第二区域更接近所述车辆的后部的第三区域内,控制所述再生制动扭矩以实现根据所述校正的打开阈值和关闭阈值使所述制动灯中发生抖动的减速度变化。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控制所述再生制动扭矩以实现使所述制动灯中发生抖动的减速度变化包括:控制所述再生制动扭矩,使得减速度在预设时间段内重复变得小于所述关闭阈值后变得大于所述校正的打开阈值。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区域的大小基于天气或路面状况。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执行基于激活在所述滑行情况期间能够进行爬行扭矩的可变控制的功能来执行。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能够进行爬行扭矩的可变控制的功能包括使用拨片换挡的再生制动量可变设置功能和智能再生制动功能。10.一种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记录有用于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的程序。11.一种车辆,包括:电动马达;制动灯;后部传感器;以及控制器,被配置为:在滑行情况下通过所述电动马达进行再生制动期间,基于减速度控制所述制动灯,
响应于在所述滑行情况下进行所述再生制动期间减速,通过所述后部传感器确定跟随车辆的位置,并且基于确定的所述跟随车辆的位置在根据距所述车辆的后部的距离设置的多个区域中的一个内,执行根据减速度的打开阈值的校正和用于减速度变化的再生制动扭矩的控制中的至少一种。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熙云
申请(专利权)人:起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