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叉竖管及前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4426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09:34
一种前叉竖管及前叉,所述前叉竖管包含管体,及补强件。所述管体包括管身,及管内空间。所述管身具有内管面,及出线开口。所述补强件包括沿所述出线开口的内缘设置的环圈部,及两个连接于所述环圈部的足部。所述环圈部具有面向所述管内空间的内环缘。所述内环缘与所述内管面齐平。所述足部由所述环圈部伸入所述管内空间。每一个足部具有与所述内管面相间隔的末端。本发明专利技术前叉包含如前所述的前叉竖管,及两个分别连接于所述前叉竖管的前叉臂。线材设置在所述管内空间,从而避免线材裸露。所述补强件强化所述管体的结构强度,使得所述管体的结构强度能维持在一定的程度以上。构强度能维持在一定的程度以上。构强度能维持在一定的程度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前叉竖管及前叉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组件,特别是涉及一种前叉竖管及前叉。

技术介绍

[0002]电动自行车或电动辅助自行车会运用电力来驱动或辅助用户驱动车辆向前行进。因此,为了控制电动马达、供应电动马达电源,或是接收其他电子组件的信号(例如:扭矩传感器、转速传感器、电子变速器等等),必须设置许多线材(例如:控制线、电源线、信号线等等)。然而,以现有的自行车来说,所述线材设置于一个现有的前叉竖管时,为了避免该前叉竖管的结构被破坏而导致强度不足进而产生安全上的疑虑,所述线材通常会由该前叉竖管的外部经过而不会穿入该前叉竖管的内部。但是,所述线材裸露于外部的话,容易被拉扯或受到环境影响而衍生漏电、短路、信号不良等问题。因此,如何在维持一定程度的结构强度的条件下避免所述线材裸露便成为一项深具产业价值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避免线材裸露的前叉竖管及前叉。
[0004]本专利技术前叉竖管,包含管体,及补强件。
[0005]所述管体包括管身,及管内空间。所述管身具有外管面、相反于所述外管面的内管面,及由所述外管面贯通至所述内管面的出线开口。
[0006]所述补强件包括沿所述出线开口的内缘设置且固定于所述管身的环圈部,及两个连接于所述环圈部的足部。所述环圈部的最小内径为10毫米以上且具有面向所述管内空间的内环缘,及面向相反于所述管内空间的一侧的外环缘。所述内环缘与所述内管面齐平。所述足部由所述环圈部伸入所述管内空间。每一个足部具有远离于所述环圈部且与所述内管面相间隔的末端。
[0007]本专利技术前叉竖管,所述管体还包括顶端,及沿竖轴向相反于所述顶端的底端,所述管身连接于所述顶端与所述底端之间,所述顶端、所述底端与所述管身共同界定出所述管内空间,定义横交于所述竖轴向的横轴向,及同时横交于所述竖轴向与所述横轴向的前后轴向,所述出线开口沿所述前后轴向朝后开放,所述管体的底端具有沿所述横轴向朝其中一侧开放的底侧开口。
[0008]本专利技术前叉竖管,所述补强件的足部沿所述横轴向分别设置于所述环圈部的内环缘的两相反侧。
[0009]本专利技术前叉竖管,所述足部沿所述前后轴向延伸。
[0010]本专利技术前叉竖管,所述补强件的环圈部与所述足部相连的转角处呈倒角。
[0011]本专利技术前叉竖管,每一个足部的末端与所述管体的内管面之间的距离为0.05毫米以上。
[0012]本专利技术前叉竖管,所述补强件的外环缘凸出于所述管身的外管面。
[0013]本专利技术前叉竖管,所述补强件的环圈部是以电焊的方式固定于所述管体的管身,
且焊料位于所述外管面与所述环圈部彼此相连的转角处。
[0014]本专利技术前叉,包含如前所述的前叉竖管,及两个分别连接于所述前叉竖管的前叉臂。
[0015]本专利技术前叉,其中至少一个前叉臂呈中空且包括远离于所述前叉竖管的入线开口。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所述补强件强化所述管体的结构强度,使得线材设置在所述管内空间并由所述出线开口穿出的同时,所述管体的结构强度能维持在一定的程度以上。又,由于线材设置在所述管内空间,能够避免线材裸露,自然降低了产生漏电、短路、信号不良等问题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前叉竖管的一个实施例的一个主视图;
[0018]图2是本专利技术前叉竖管的该实施例的一个右视图;
[0019]图3是本专利技术前叉竖管的该实施例沿图1中的线
Ⅲ‑Ⅲ
所得到的一个不完整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专利技术前叉竖管的一个补强件的一个立体图;
[0021]图5是本专利技术前叉竖管的该实施例沿图2中的线
Ⅴ‑Ⅴ
所得到的一个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图5的一局部放大图;
[0023]图7是本专利技术前叉竖管的该补强件的一个主视图;
[0024]图8是本专利技术前叉的一个实施例的一个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6]参阅图1、图2与图3,本专利技术前叉竖管的一个实施例,包含一个管体1,及一个补强件2。
[0027]该管体1包括一个顶端11、一个沿一个竖轴向D1相反于该顶端11的底端12、一个连接于该顶端11与该底端12之间的管身13,及一个由该顶端11、该底端12与该管身13共同界定出的管内空间14。定义一个横交于该竖轴向D1的横轴向D2,及一个同时横交于该竖轴向D1与该横轴向D2的前后轴向D3。该底端12具有一个沿该横轴向D2朝其中一侧开放的底侧开口121。该管身13具有一个外管面131、一个相反于该外管面131的内管面132,及一个由该外管面131贯通至该内管面132的出线开口133。该出线开口133沿该前后轴向D3朝后开放,也就是前叉竖管于使用时该出线开口133朝向使用者。
[0028]参阅图2、图3与图4,该补强件2包括一个沿该出线开口133的内缘设置且固定于该管身13的环圈部21,及两个连接于该环圈部21的足部22。该环圈部21的最小内径为10毫米以上且具有一个面向该管内空间14的内环缘211,及一个面向相反于该管内空间14的一侧的外环缘212。该内环缘211与该内管面132齐平。该外环缘212凸出于该管身13的外管面131。所述足部22沿该横轴向D2分别设置于该环圈部21沿该横轴向D2的两相反侧且由该内环缘211沿该前后轴向D3伸入该管内空间14。每一个足部22具有一个远离于该环圈部21且
与该内管面132相间隔的末端221。
[0029]如此一来,当线材设置于本实施例时,便可以由该底侧开口121进入该管内空间14,并由该出线开口133引出,从而能够避免线材裸露,自然降低了产生漏电、短路、信号不良等问题的可能性。同时,由于该环圈部21沿该出线开口133的内缘设置且固定于该管身13,该管体1的结构强度因此得以被强化而能维持在一定的程度以上。又,当本实施例承受较大的扭矩时,所述足部22会抵于该管身13的内管面132,有助于本实施例抵抗扭矩,避免损坏。
[0030]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每一个足部22的末端221与该管体1的内管面132之间的距离为0.05毫米以上(参阅图5与图6,在图6中此距离以M1标示),如此设计的好处在于当本实施例承受较小的扭矩时,所述末端221不会马上抵于该内管面132,减少正常使用时所造成的磨损。
[0031]还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该环圈部21垂直于该前后轴向D3的截面形状并非圆形而较近似于椭圆形,该环圈部21能区分为两个沿该横轴向D2相间隔的平直段213,及两个沿该竖轴向D1相间隔且连接于所述平直段213之间的弧形段214。以该环圈部21的内缘做为计算的基础,所述平直段213之间的一个第一距离S1为18毫米,所述弧形段214的顶点之间的一个第二距离S2为26毫米(如图7所示),该环圈部21的最小内径显然为10毫米以上。又,由于该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叉竖管,包含管体及补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包括管身,及管内空间,所述管身具有外管面、相反于所述外管面的内管面,及由所述外管面贯通至所述内管面的出线开口;所述补强件,包括沿所述出线开口的内缘设置且固定于所述管身的环圈部,及两个连接于所述环圈部的足部,所述环圈部的最小内径为10毫米以上且具有面向所述管内空间的内环缘,及面向相反于所述管内空间的一侧的外环缘,所述内环缘与所述内管面齐平,所述足部由所述环圈部伸入所述管内空间,每一个足部具有远离于所述环圈部且与所述内管面相间隔的末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叉竖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还包括顶端,及沿竖轴向相反于所述顶端的底端,所述管身连接于所述顶端与所述底端之间,所述顶端、所述底端与所述管身共同界定出所述管内空间,定义横交于所述竖轴向的横轴向,及同时横交于所述竖轴向与所述横轴向的前后轴向,所述出线开口沿所述前后轴向朝后开放,所述管体的底端具有沿所述横轴向朝其中一侧开放的底侧开口。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年丰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兆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