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水质移动监测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4383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河道水质移动监测机构,包括水质移动监测机架体,所述水质移动监测机架体的内部的上方的中间位置设有限位架,所述限位架的内部设有水质监测器,所述水质监测器的顶端设有牵引绳挂口,所述水质监测器的底端设有监测头,所述水质移动监测机架体的下方设有底座。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支架的下端设有万向自锁轮,通过万向自锁轮可将水质移动监测机架体在陆地上进行移动,单人即可操作,移动更省力,且万向自锁轮可以通过折叠铰链进行折叠收缩的,当水质移动监测机架体进行水面工作时,可以将万向自锁轮折叠,降低阻力,使水质移动监测机架体可以适应于水陆两地,更易于操作。作。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道水质移动监测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水质监测相关领域,具体为一种河道水质移动监测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水质监测是监视和测定水体中污染物的种类、各类污染物的浓度及变化趋势,评价水质状况的过程,水质监测的主要监测项目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反映水质状况的综合指标,如温度、色度、浊度、pH值、电导率、悬浮物、溶解氧、化学需氧量和生物需氧量等,另一类是一些有毒物质,如酚、氰、砷、铅、铬、镉、汞和有机农药等。
[0003]现有技术中对于河道水质移动监测机构在使用中仍存在一定的弊端,传统的河道水质移动监测机构在使用时,需要人工搬运至河道内,一般需要多人配合,比较浪费人力,劳动力度大,不能够水陆两用,且在水面移动会受水波的影响,使内部安装的水质监测器产生歪斜,导致重心不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河道水质移动监测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传统的河道水质移动监测机构在使用时,需要人工搬运至河道内,一般需要多人配合,比较浪费人力,劳动力度大,不能够水陆两用,且在水面移动会受水波的影响,使内部安装的水质监测器产生歪斜,导致重心不稳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河道水质移动监测机构,包括水质移动监测机架体,所述水质移动监测机架体的内部的上方的中间位置设有限位架,所述限位架的内部设有水质监测器,所述水质监测器的顶端设有牵引绳挂口,所述水质监测器的底端设有监测头,所述水质移动监测机架体的下方设有底座,所述水质移动监测机架体的两侧设有定位推拉盖,所述定位推拉盖的一侧的中间位置设有隐形拉手,所述底座的两侧设有侧平衡漂浮圈,所述底座的内部的两端的下方设有漂浮球,所述底座的底部的两侧设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下端设有万向自锁轮,且万向自锁轮与支架通过折叠铰链铰接连接,所述底座的底部的中间位置设有防护板。
[0006]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推拉盖的内部的下方与水质移动监测机架体通过伸缩杆与伸缩套滑动连接,且伸缩杆与伸缩套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
[0007]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推拉盖的内部的上方与水质监测器通过镶嵌块与镶嵌槽固定连接,且水质监测器与限位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0008]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侧平衡漂浮圈与水质移动监测机架体通过侧箍圈固定连接,且侧平衡漂浮圈的数量不少于四个。
[0009]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漂浮球与底座通过下箍圈固定连接,所述漂浮球的顶部设有定位板,且漂浮球的数量不少于四个。
[0010]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防护板与底座通过收缩弹簧连接,所述收缩弹簧的内部设有紧固螺杆,且防护板的内部与监测头对齐的位置处设为镂空结构。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该技术中的支架的下端设有万向自锁轮,通过万向自锁轮可将水质移动监测机架体在陆地上进行移动,单人即可操作,移动更省力,且万向自锁轮可以通过折叠铰链进行折叠收缩的,当水质移动监测机架体进行水面工作时,可以将万向自锁轮折叠,降低阻力,使水质移动监测机架体可以适应于水陆两地,更易于操作。
[0013]2、该技术中在底座的内部的两端共设有四个漂浮球,通过漂浮球可以从底部增加浮力,使底座在漂浮移动的过程中可以保持平衡稳固,从而保证水质监测器的重心,将漂浮球与侧平衡漂浮圈结合一体可以增加承重能力,同时保证底座移动的平衡性,增加水质监测器的稳固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河道水质移动监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底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A部细节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水质移动监测机架体的俯视图;
[0018]图5为本技术的定位推拉盖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技术的万向自锁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牵引绳挂口;2、水质监测器;3、水质移动监测机架体;4、定位推拉盖;5、隐形拉手;6、固定螺栓;7、底座;8、侧平衡漂浮圈;9、侧箍圈;10、镶嵌槽;11、伸缩套;12、漂浮球;13、下箍圈;14、万向自锁轮;15、定位板;16、收缩弹簧;17、紧固螺杆;18、监测头;19、防护板;20、镶嵌块;21、限位架;22、支架;23、伸缩杆;24、折叠铰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2]请参阅图1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河道水质移动监测机构,包括水质移动监测机架体3,水质移动监测机架体3的内部的上方的中间位置设有限位架21,限位架21的内部设有水质监测器2,水质监测器2的顶端设有牵引绳挂口1,水质监测器2的底端设有监测头18,水质移动监测机架体3的下方设有底座7,水质移动监测机架体3的两侧设有定位推拉盖4,定位推拉盖4的一侧的中间位置设有隐形拉手5,底座7的两侧设有侧平衡漂浮圈8,底座7的内部的两端的下方设有漂浮球12,底座7的底部的两侧设有支架22,支架22的下端设有万向自锁轮14,且万向自锁轮14与支架22通过折叠铰链24铰接连接,底座7的底部的中间位置设有防护板19。
[0023]通过限位架21用于对水质监测器2安装的位置进行限制定位,通过水质监测器2用于对河道内的水质情况进行监测,通过牵引绳挂口1用于将牵引绳进行安装,方便将水质移动监测机架体3收回,通过定位推拉盖4用于将安装的水质监测器2进行夹持固定,通过侧平衡漂浮圈8用于将水质移动监测机架体3漂浮在水面进行移动,通过漂浮球12用于增加底部的浮力,对侧平衡漂浮圈8起到辅助平衡的作用,通过支架22,用于将万向自锁轮14安装,通
过万向自锁轮14便于将水质移动监测机架体3在陆地进行移动,通过防护板19用于在陆地移动的监测头18进行保护。
[0024]进一步,定位推拉盖4的内部的下方与水质移动监测机架体3通过伸缩杆23与伸缩套11滑动连接,且伸缩杆23与伸缩套11通过固定螺栓6固定连接。
[0025]通过伸缩杆23用于将定位推拉盖4伸缩开关调节,通过固定螺栓6用于将关闭的定位推拉盖4的位置进行固定。
[0026]进一步,定位推拉盖4的内部的上方与水质监测器2通过镶嵌块20与镶嵌槽10固定连接,且水质监测器2与限位架2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0027]通过镶嵌块20与镶嵌槽10连接用于增加水质监测器2安装的牢固性。
[0028]进一步,侧平衡漂浮圈8与水质移动监测机架体3通过侧箍圈9固定连接,且侧平衡漂浮圈8的数量不少于四个。
[0029]通过侧箍圈9用于将侧平衡漂浮圈8安装定位。
[0030]进一步,漂浮球12与底座7通过下箍圈13固定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道水质移动监测机构,包括水质移动监测机架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质移动监测机架体(3)的内部的上方的中间位置设有限位架(21),所述限位架(21)的内部设有水质监测器(2),所述水质监测器(2)的顶端设有牵引绳挂口(1),所述水质监测器(2)的底端设有监测头(18),所述水质移动监测机架体(3)的下方设有底座(7),所述水质移动监测机架体(3)的两侧设有定位推拉盖(4),所述定位推拉盖(4)的一侧的中间位置设有隐形拉手(5),所述底座(7)的两侧设有侧平衡漂浮圈(8),所述底座(7)的内部的两端的下方设有漂浮球(12),所述底座(7)的底部的两侧设有支架(22),所述支架(22)的下端设有万向自锁轮(14),且万向自锁轮(14)与支架(22)通过折叠铰链(24)铰接连接,所述底座(7)的底部的中间位置设有防护板(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水质移动监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推拉盖(4)的内部的下方与水质移动监测机架体(3)通过伸缩杆(23)与伸缩套(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亮郑华许晓田磊李安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威流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