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具有信号传输功能的智能插头,其包括插头本体、线缆组、及设置于插头本体内部的插脚容置腔和信号控制腔;线缆组包括电源控制线和信号传输线;于插脚容置腔中设置有插脚模组,插脚模组与电源控制线电性连接;于信号控制腔中设置有信号控制模块,信号控制模块包括电路板、及贴装于电路板上的信号控制芯片,电路板与信号传输线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开创性地划分独立区域的插脚容置腔和信号控制腔,实现在插脚模组高效通电的同时,增强信号控制模块的信号传输稳定性,集电源供电和信号传输功能为一体,满足供电和远程操控的要求,具有产品体型小、高品质、高性能、简单易操控、安全性高的优点,适用于智慧家居电器。适用于智慧家居电器。适用于智慧家居电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信号传输功能的智能插头
[0001]本技术涉及插头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信号传输功能的智能插头。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智慧家居领域中,尤其是国内厨房电器,都是采用电源供电,手动操作或关闭电器,无法兼备信号传输功能以实现远程操控的需求,操作不便捷,危险性高,容易出现事故,并且不适合现在高品质生活的简单便捷需求,跟不上时代的需求,无法实现智能化、现代化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信号传输功能的智能插头。
[0004]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具有信号传输功能的智能插头,其包括插头本体、安装于所述插头本体上的线缆组、及设置于所述插头本体内部的插脚容置腔和信号控制腔;
[0006]所述线缆组包括电源控制线和信号传输线;
[0007]于所述插脚容置腔中设置有插脚模组,所述插脚模组与所述电源控制线电性连接;
[0008]于所述信号控制腔中设置有信号控制模块,所述信号控制模块包括电路板、及贴装于所述电路板上的信号控制芯片,所述电路板与所述信号传输线电性连接。
[0009]上述的具有信号传输功能的智能插头,其中所述信号控制芯片的引脚3为EN端脚,所述EN端脚经电阻R4接电源,且所述EN端脚经电容C1接地。
[0010]上述的具有信号传输功能的智能插头,其中所述信号控制芯片的引脚8经电阻R5接地。
[0011]上述的具有信号传输功能的智能插头,其中所述信号控制芯片的引脚12、20分别为第一CND端脚、第二CND端脚,所述第一CND端脚、第二CND端脚均接地。
[0012]上述的具有信号传输功能的智能插头,其中所述信号控制芯片的引脚21、22分别为RX端脚、TX端脚,所述RX端脚、TX端脚分别连接RX单元、TX单元。
[0013]上述的具有信号传输功能的智能插头,其中所述信号控制芯片的引脚23为VCC端脚,所述VCC端脚接电源。
[0014]上述的具有信号传输功能的智能插头,其中所述信号控制芯片的引脚24为RST端脚,所述RST端脚经电阻R6接电源。
[0015]上述的具有信号传输功能的智能插头,其中所述插头本体包括装配设置的插头上盖和插头下盖;
[0016]所述插头下盖包括用于划分所述插脚容置腔和信号控制腔的第一屏蔽板,所述第一屏蔽板设置有用于避让所述信号传输线的避让槽。
[0017]上述的具有信号传输功能的智能插头,其中对应所述插脚容置腔贯穿所述插头下
盖设置有第一插脚孔、第二插脚孔和第三插脚孔;
[0018]所述插脚模组包括第一插脚、第二插脚和第三插脚,所述第一插脚、第二插脚和第三插脚分别相适配地插置于所述第一插脚孔、第二插脚孔和第三插脚孔中并延伸而出。
[0019]上述的具有信号传输功能的智能插头,其中所述插头上盖包括用于分隔所述第一插脚和第二插脚的第二屏蔽板。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开创性地划分独立区域的所述插脚容置腔和所述信号控制腔,实现在所述插脚模组高效通电的同时,增强所述信号控制模块的信号传输稳定性,集电源供电和信号传输功能为一体,满足供电和远程操控的要求,具有产品体型小、高品质、高性能、简单易操控、安全性高的优点,便于安装使用,适用于智慧家居电器。
附图说明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正视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中插头下盖的立体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中插头上盖的立体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中信号控制芯片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而非对本技术进行限制。
[0027]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4,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信号传输功能的智能插头,其包括插头本体、安装于所述插头本体上的线缆组、及设置于所述插头本体内部的插脚容置腔和信号控制腔;
[0028]所述线缆组包括电源控制线21和信号传输线22;
[0029]于所述插脚容置腔中设置有插脚模组3,所述插脚模组3与所述电源控制线21电性连接;
[0030]于所述信号控制腔中设置有信号控制模块,所述信号控制模块包括电路板41、及贴装于所述电路板41上的信号控制芯片42,所述电路板41与所述信号传输线22电性连接。
[0031]具体地,开创性地划分独立区域的所述插脚容置腔和所述信号控制腔,实现在所述插脚模组3高效通电的同时,增强所述信号控制模块的信号传输稳定性,集电源供电和信号传输功能为一体,满足电源和信号传输的操作控制要求,具有产品体型小、高品质、高性能、简单易操控、安全性高的优点,便于安装使用,适用于智慧家居电器。
[0032]较佳地,所述信号控制芯片42的引脚3为EN端脚,所述EN端脚经电阻R4接电源,且所述EN端脚经电容C1接地;
[0033]所述信号控制芯片42的引脚8经电阻R5接地;
[0034]所述信号控制芯片42的引脚12、20分别为第一CND端脚、第二CND端脚,所述第一CND端脚、第二CND端脚均接地;
[0035]所述信号控制芯片42的引脚21、22分别为RX端脚、TX端脚,所述RX端脚、TX端脚分别连接RX单元、TX单元;
[0036]所述信号控制芯片42的引脚23为VCC端脚,所述VCC端脚接电源;
[0037]所述信号控制芯片42的引脚24为RST端脚,所述RST端脚经电阻R6接电源。
[0038]较佳地,所述插头本体包括装配设置的插头上盖11和插头下盖12;
[0039]所述插头下盖12包括用于划分所述插脚容置腔和信号控制腔的第一屏蔽板121,所述第一屏蔽板121设置有用于避让所述信号传输线22的避让槽122;所述第一屏蔽板121用于消除所述插脚模组3和所述信号控制模块之间的电磁干扰,进一步提高插头的电源供电和信号传输功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0040]进一步地,对应所述插脚容置腔贯穿所述插头下盖设置有第一插脚孔、第二插脚孔和第三插脚孔;
[0041]所述插脚模组3包括第一插脚、第二插脚和第三插脚,所述第一插脚、第二插脚和第三插脚分别相适配地插置于所述第一插脚孔、第二插脚孔和第三插脚孔中并延伸而出;具体地,所述电源控制线21包括火线、零线和地线,所述第一插脚、第二插脚和第三插脚分别与所述火线、零线和地线电性连接。
[0042]进一步地,所述插头上盖11包括用于分隔所述第一插脚和第二插脚的第二屏蔽板111;所述第二屏蔽板111用于消除所述第一插脚和第二插脚之间的电磁干扰,进一步提高插头的电源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0043]本技术设计合理巧妙,开创性地划分独立区域的所述插脚容置腔和所述信号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信号传输功能的智能插头,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插头本体、安装于所述插头本体上的线缆组、及设置于所述插头本体内部的插脚容置腔和信号控制腔;所述线缆组包括电源控制线和信号传输线;于所述插脚容置腔中设置有插脚模组,所述插脚模组与所述电源控制线电性连接;于所述信号控制腔中设置有信号控制模块,所述信号控制模块包括电路板、及贴装于所述电路板上的信号控制芯片,所述电路板与所述信号传输线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信号传输功能的智能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控制芯片的引脚3为EN端脚,所述EN端脚经电阻R4接电源,且所述EN端脚经电容C1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信号传输功能的智能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控制芯片的引脚8经电阻R5接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信号传输功能的智能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控制芯片的引脚12、20分别为第一CND端脚、第二CND端脚,所述第一CND端脚、第二CND端脚均接地。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信号传输功能的智能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控制芯片的引脚21、22分别为RX端脚、TX端脚,所述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建功,王欢,詹中彩,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瑞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