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塔吊预应力筋处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4178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过塔吊预应力筋处理结构,包括待弯折预应力筋、弯折预应力结构、待断开加强预应力筋、第一断开加强结构和第二断开加强结构,当预应力筋与塔吊洞口长或宽边之间的间距小于等于a或b的二十分之三时,只需将该预应力筋按要求折弯成弯折预应力结构即可;当预应力筋与塔吊洞口长或宽边之间的间距大于a或b的二十分之三时,需要将经过塔吊洞口的预应力筋进行截断并替换,先确认该塔吊洞口处于所处矩形板块内的某一区内,不同区根据区内预应力筋的受力情况不同采用不同的断开加强结构,经济实用,简便高效,可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化。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过塔吊预应力筋处理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预应力筋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过塔吊预应力筋处理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一般情况下,每个项目都会设有塔吊,且带有地下室的项目基本将塔吊位置设在地下室范围内。而当地下室顶板采用预应力结构时,则会遇到预应力筋通过塔吊的情况。
[0003]塔吊的塔身是由标准节与标准节连接,且标准节只有几种固定高度。多数情况下,在顶板标高位置上,预应力筋会通过其标准节。在施工塔吊时,一般会先预留普通钢筋及预应力筋,不浇筑混凝土。待拆除塔吊后,才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再进行张拉灌浆。
[0004]而拆除塔吊时,由于预应力筋通长通过塔吊洞口,并浇筑在塔吊两边的混凝土内,这样就必须切断塔吊或切断预应力筋,才能拆除塔吊。而顶板为预应力板,切除预应力筋相当于板中不设置预应力筋,减少了原先的配筋,不安全。但切断塔吊,费用极高。
[0005]因此,找出一个经济又实用的塔吊处理结构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过塔吊预应力筋处理结构,解决现有项目中切断预应力筋导致顶板不安全、而切断塔吊费用昂贵的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过塔吊预应力筋处理结构,所述塔吊经过一顶板的塔吊洞口,所述顶板上设置有扁梁,所述扁梁包括呈十字形纵横交错的X向扁梁和Y向扁梁,X向扁梁和Y向扁梁的上表面与顶板上表面齐平,X向扁梁和Y向扁梁的下表面低于顶板下表面,且所述X向扁梁和Y向扁梁的交叉处安装有立柱,且每交错的相邻两个X向扁梁和两个Y向扁梁之间均为一个矩形板块,所述顶板内置有若干预应力筋,该预应力筋包括沿X向扁梁延伸方向次设置的X向预应力筋,以及若干沿Y向扁梁延伸方向次设置的Y向预应力筋,其创新点在于:包括
[0008]所述塔吊洞口的长与宽分别为a与b,设置在一矩形板块内;
[0009]待弯折预应力筋,为经过所述塔吊洞口的预应力筋,且该预应力筋与a的距离不大于a的二十分之三,或,该预应力筋与b的距离不大于b的二十分之三;
[0010]弯折预应力结构,为不经过塔吊洞口的一体结构,是由待弯折预应力筋缓慢弯折形成,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直线部、第一倾斜部、第二直线部、第二倾斜部以及第三直线部,且第一直线部与第三直线部处于同一直线上,第二直线部与第一直线部平行并远离塔吊洞口,第一倾斜部与第二倾斜部关于第二直线部中心对称;
[0011]待断开加强预应力筋,为经过所述塔吊洞口的预应力筋,且该预应力筋与a的距离大于a的二十分之三,或,该预应力筋与b的距离大于b的二十分之三;
[0012]第一断开加强结构,包括若干加强板支座负筋,将该待断开加强预应力筋位于塔吊洞口内部分截断并替换连接有所述加强板支座负筋;
[0013]第二断开加强结构,包括若干加强板底筋,且该待断开加强预应力筋位于塔吊洞口内部分截断并替换连接有所述加强板底筋;
[0014]塔吊洞口位于所处矩形板块的X向扁梁边或Y向扁梁边的,待断开加强预应力筋就采用所述第一断开加强结构,塔吊洞口跨中时,待断开加强预应力筋则采用所述第二断开加强结构。
[0015]进一步的,所述弯折预应力结构中,第一直线部与第一倾斜部之间的夹角、以及第二倾斜部与第三直线部之间的夹角相等,且不大于15度。
[0016]进一步的,所述待断开加强预应力筋的总根数为n,等强代换成普通钢筋总数量为As总,常见的一根钢绞线所对应的面积为Ap1;
[0017]预应力钢绞线的抗拉强度设计值为fpy;
[0018]普通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为fy;
[0019]故As总=fpy*n*Ap1
÷
fy;
[0020]加强区域为塔吊洞口长宽两边各自外扩而成,设定加强区域的宽度B,则加强板底筋As=As总
÷
B,加强板支座负筋。
[0021]进一步的,所述常见的一根钢绞线为7股,其所对应公称面积Ap1:直径15.2mm对应公称面积为140mm
²
;直径17.8mm对应公称面积为191mm
²

[0022]所述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控制应力fptk=1860MPa。
[0023]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4]1)本技术中,将经过塔吊洞口的预应力筋根据其与塔吊洞口长或宽边之间的间距划分成距离较近的待弯折预应力筋和距离较远的为待断开加强预应力筋,其中,待弯折预应力筋由于离塔吊洞口的距离不大于a或b的二十分之三,可以在不截断预应力筋的前提下,直接通过将待弯折预应力筋折弯成一个不经过塔吊洞口的一体结构,保证预应力筋的结构强度,同时简化该预应力筋的处理方法,若是待弯折预应力筋离塔吊洞口的距离大于a或b的二十分之三的时候还采用折弯预应力筋,会导致该折弯预应力筋的结构强度不够,从而影响顶板的结构强度,因此本次折弯结构是在保证顶板结构强度的前提下简化处理操作方法,降低处理成本;
[0025]2)本技术中待断开加强预应力筋由于离塔吊洞口的距离大于a或b的二十分之三,就需要将经过塔吊洞口的预应力筋进行截断并替换,通过先确认该塔吊洞口处于所处矩形板块内的某一区内,不同区根据区内预应力筋的受力情况不同采用不同的断开加强结构,当塔吊洞口位于X向扁梁边或Y向扁梁边,则需要加强板支座负筋;在跨中时,则需要加强板底筋,不同分区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经济实用,简便高效,可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附图说明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过塔吊预应力筋处理结构的结构图一。
[0028]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过塔吊预应力筋处理结构的结构图二。
[0029]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过塔吊预应力筋处理结构的分区示意图。
[0030]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过塔吊预应力筋处理结构的图2的部分结构放大图。
[0031]图5为本技术的一种过塔吊预应力筋处理结构的折弯示意图。
[0032]图6为本技术的一种过塔吊预应力筋处理结构的X向待断开加强预应力筋部分结构图。
[0033]图7为本技术的一种过塔吊预应力筋处理结构的Y向待断开加强预应力筋部分结构图。
[0034]图8为普通钢筋加强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塔吊经过一顶板2的塔吊洞口1,所述顶板2上设置有扁梁,所述扁梁包括呈十字形纵横交错的X向扁梁21和Y向扁梁22,X向扁梁21和Y向扁梁22的上表面与顶板2上表面齐平,X向扁梁21和Y向扁梁22的下表面低于顶板2下表面,且所述X向扁梁21和Y向扁梁22的交叉处安装有立柱23;
[0036]所述顶板2内置有若干预应力筋,该预应力筋包括沿X向扁梁21延伸方向次设置的X向预应力筋8,以及若干沿Y向扁梁22延伸方向次设置的Y向预应力筋9;
[0037]如图1至图4所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塔吊预应力筋处理结构,所述塔吊经过一顶板的塔吊洞口,所述顶板上设置有扁梁,所述扁梁包括呈十字形纵横交错的X向扁梁和Y向扁梁,X向扁梁和Y向扁梁的上表面与顶板上表面齐平,X向扁梁和Y向扁梁的下表面低于顶板下表面,且所述X向扁梁和Y向扁梁的交叉处安装有立柱,且每交错的相邻两个X向扁梁和两个Y向扁梁之间均为一个矩形板块,所述顶板内置有若干预应力筋,该预应力筋包括沿X向扁梁延伸方向次设置的X向预应力筋,以及若干沿Y向扁梁延伸方向次设置的Y向预应力筋,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塔吊洞口的长与宽分别为a与b,设置在一矩形板块内;待弯折预应力筋,为经过所述塔吊洞口的预应力筋,且该预应力筋与a的距离不大于a的二十分之三,或,该预应力筋与b的距离不大于b的二十分之三;弯折预应力结构,为不经过塔吊洞口的一体结构,是由待弯折预应力筋缓慢弯折形成,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直线部、第一倾斜部、第二直线部、第二倾斜部以及第三直线部,且第一直线部与第三直线部处于同一直线上,第二直线部与第一直线部平行并远离塔吊洞口,第一倾斜部与第二倾斜部关于第二直线部中心对称;待断开加强预应力筋,为经过所述塔吊洞口的预应力筋,且该预应力筋与a的距离大于a的二十分之三,或,该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春斌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开来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