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液方法及注液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622984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29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注液方法及注液设备,该注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位于电池长度方向的第一端的第一注液口向电池内注入电解液;在位于电池长度方向的第二端的第二注液口对电池进行抽真空;第一端和第二端相对设置;在停止抽真空前,封堵所述第一注液口;在电池内压力回复至常压后,封堵所述第二注液口。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在注液时,一个注液口向电池内进行注液,一个注液口向外进行抽真空,从而提高了对电池注液的效率,改善了注液效果。改善了注液效果。改善了注液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0011]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申请不同实施方式中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0012]为方便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注液方法,首先说明一下其应用场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注液方法用于给电池进行注液,当前的注液方式采用在一注液口中进行注液,需要间隔的注液以及抽气,整体注液效率比较低。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注液方法,用以改善注液效率。下面结合具体的附图以及实施例对其进行详细的说明。
[0013]参考图1,图1中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注液方法对应的电池100。该电池100为长方体形的电池100,极柱设置在电池100的大面,该大面为电池100外表面中面积最大的表面。该电池100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注液口。为方便描述定义电池100的第一端110和第二端120,第一端110和第二端120为电池100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部。其中,位于第一端110的注液口为第一注液口200,位于第二端120的注液口为第二注液口300。
[0014]参考图2,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注液方法的流程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注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001:在位于电池长度方向的第一端的第一注液口向电池内注入电解液;具体的,参考图3,在具体注液时,通过注液杯10体向第一注液口200内注入电解液。示例性的,注液杯10包括一杯体11,该杯体11用以缓存电解液,该杯体11的两端开口,其中,杯体11的第一端110的开口为注液孔,在注液时,插入到第一注液口200中,以使得杯体11内的电解液可注入到电池100内。杯体11的第二端120的开口为电解液注入到杯体11内的注入口。
[0015]在具体设置时,为方便注液,杯体11的第一端110采用倒置的锥形结构,以使得杯体11的第一端110逐渐收缩,方便电解液流入到第一注液口200中。另外,杯体11的主体形状为圆柱筒状结构,当然,该杯体11的主体形状也不仅限于圆柱筒状结构,还可为其他的形状,如长方体形或者其他的形状,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0016]在电解液注入到电池100内时,杯体11内缓存的电解液可在重力的作用下,由杯体11内流入到第一注液口200内。当然除上述靠电解液的重力外,还可采用其他的方式,如通过泵将电解液泵入到电池100内,也可达到电解液注入到电池100内的效果。
[0017]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注液杯10可采用金属材质或其他强度足够的材质制造,其容积可保证存储电池100所需的全部电解液。
[0018]注液杯10还可包括一封堵杆12,该封堵杆12位于注液杯10的杯体11内,并可相对杯体11移动。注液杯10内堵杆下压,在将电解液注入到杯体11内时,将第一注液口200密封后电解液完全流入注液杯10体的杯体11内。
[0019]步骤002:在位于电池长度方向的第二端的第二注液口对电池进行抽真空;具体的,继续参考图1,电池100的第一端110和第二端120相对设置,如,第一端110和第二端120为电池100长度方向相对的两端。从而使得注液位置和抽真空位置之间间隔较长的距离。
[0020]在对电池100进行抽真空时,可通过管道进行抽取。如通过真空管道20进行抽取。一并参考图4,图4示出了采用的真空管道20的结构,该真空管道20为一管状结构,该真空管
道20的一端与第二注液口300连接,在连接时,两者之间密封,以提高抽真空的效果。真空管道20的另一端连接有真空泵。在抽真空时,通过真空泵抽取电池100内的空气。
[0021]一并参考3和图4,在真空管道20具体与第二注液口300连接时,在真空管道20具体与第二注液口300连通时,真空管道20的一端设置了一密封嘴30,该密封嘴30与第二注液口300密封连接,以保证抽真空时的密封效果。
[0022]在具体对电池100抽真空时,可通过抽真空时在电池100内形成的负压来驱动注液杯10内的电解液进入到电池100内,从而提高注液的效果。
[0023]一并参考图1和图3,在位于电池100长度方向的第二端120的第二注液口300对电池100进行抽真空时,采用<

90KPa的压力对电池100进行抽真空。也即真空管道20的抽真空时的压力小于

90KPa,示例性的,压力可为

90KPa、

80KPa、

60KPa、

50KPa等不同的抽真空压力。从而避免抽真空时压力过大,导致电解液不能充分的浸润电芯体。应理解,抽真空的最小压力应能够保证驱动电解液在电池100内流动。
[0024]在对电池100进行注液和抽真空时,注液位置和抽真空位置位于电池100的相对的两侧(电池100的第一端110和第二端120),从而可使得两者之间的间距较大,方便快速的抽取电池100内的空气,同时也使得抽真空的负压可驱动电解液行走更长的距离(电池100的第一端110到第二端120),如图3中所示的带箭头的直线的示例方向,提高注液的速度。
[0025]作为一个可选的方案,注液的位置与抽真空的位置成对角设置。示例性的,第一注液口200和第二注液口300在设置时采用对角的方式设置,从而使得在注液时,抽真空的位置与注液的位置之间距离较大,进一步的提高注液的速度。
[0026]在具体抽正空时,可采用两种不同的抽真空的方式进行,下面分别进行说明。
[0027]方式一:在对电池100进行抽真空时,将携带出的的电解质再次流入注液杯10体内。
[0028]具体的,在采用该方式时,真空管道20的一端直接与第二注液口300之间连通,两者之间不设置任何阻碍电解液的结构。在真空管道20进行抽真空时,电解液也不可避免的被抽入到真空管道20内。
[0029]真空管道20的一端可连接有缓存池,在对电池100进行抽真空时携带出的电解液可存储在缓存池内,之后通过管道将缓存池与注液杯10连通,缓存池内的电解液可导入到注液杯10中,以用于再次冲入到电池100内。
[0030]当然,除上述方案外,还可通过管道将真空管道20与注液杯10连通,抽真空携带出来的电解液可直接回流到注液杯10中。示例性的,在真空管道20连接真空泵时,真空泵的出风口通过管道与注液杯10连通。
[0031]方式二:在抽真空时,抽取电池100内的空气,且阻止电池100内的电解液外流。
[0032]具体的,在采用上述方式时,在真空管道20与第二注液口300连接的位置设置了阻挡电解液的结构。
[0033]继续参考图4,通过连接在第二注液口300的抽真空管道20抽取电池100的空气;通过设置在第二注液口300与真空管道20之间的透气防水层40阻止电解液外流。
[0034]下面结合附图图3和4详细说明该方式对应的结构。图4示出了真空管道20的结构示意图。在具体设置真空管道20时,真空管道20与第二注液口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位于电池长度方向的第一端的第一注液口向电池内注入电解液;在位于电池长度方向的第二端的第二注液口对电池进行抽真空;第一端和第二端相对设置;在停止抽真空前,封堵所述第一注液口;在电池内压力回复至常压后,封堵所述第二注液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位于电池长度方向的第一端的第一注液口向电池内注入电解液;具体为:通过注液杯体向所述第一注液口内注入电解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停止抽真空前,封堵所述第一注液口;具体为:通过所述注液杯体内的封堵杆封堵所述第一注液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位于电池长度方向的第二端的第二注液口对电池进行抽真空;具体为:抽取所述电池内的空气,且阻止所述电池内的电解液外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取所述电池内的空气,且阻止所述电池内的电解液外流;具体为:通过连接在所述第二注液口的抽真空管道抽取所述电池的空气;通过设置在第二注液口与所述真空管道之间的透气防水层阻止所述电解液外流。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领松刘佳奇
申请(专利权)人:中创新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