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室以及地下铲运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2778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驾驶室以及地下铲运机,涉及工程机械领域,用以兼顾驾驶室的舒适性、防翻滚、防落物的要求。驾驶室包括顶棚板组件、底板组件、第一侧板组件、第二侧板组件、背板组件以及前挡风板组件。顶棚板组件位于驾驶室的顶部;底板组件与顶棚板组件间隔布置,且位于驾驶室的底部;第一、第二侧板组件均布置于顶棚板组件和底板组件之间。背板组件也布置于顶棚板组件和底板组件之间。前挡风板组件也布置于顶棚板组件和底板组件之间;前挡风板组件与背板组件间隔布置。顶棚板组件、底板组件、侧板组件、背板组件和前挡风板组件共同围成封闭的空间。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无立柱的封闭式驾驶室,具有防滚翻、防落物的功能。防落物的功能。防落物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驾驶室以及地下铲运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驾驶室以及地下铲运机。

技术介绍

[0002]地下铲运机一般在矿井工作,矿井的工作条件十分恶劣,顶部有时会有浮石落下。地下矿山坡陡,弯多,路不平,稍不小心就有可能翻车。同时,业内对地下铲运机的安全性能要求也在逐渐增加,需要驾驶室满足防滚翻、防落物的性能要求。防滚翻是指在翻车的情况下,驾驶室不翻滚或者只是小角度的翻滚。防落物是指在坠物掉落到驾驶室上时,坠物不会坠穿驾驶室。因此,业内亟需设计一款能够满足防滚翻、防落物性能要求的地下铲运机。
[0003]然而,专利技术人发现,由于地下铲运机的作业环境是空间狭小的隧道,因此地下铲运机的机身宽度和机身高度受到了严格的限制,进而使得驾驶室的空间很小,很难像地面上的大铲运机一样做成封闭式的结构。同时驾驶的安全性、舒适性直接影响了驾驶员的误操作和工作效率,这就使得很难在有限空间限制下设计一款满足要求的驾驶室。
[0004]相关技术中,为了满足防滚翻、防落物的性能要求,地下铲运机的驾驶室以型钢焊接作为骨架,外部焊接厚钢板;或者地下铲运机的驾驶室做成半封闭式的结构,以满足大视野的要求。
[0005]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由于地下铲运机的机身宽度和机身高度受到了严格的限制,进而使得驾驶室的空间很小,且对尺寸要求严格,采用型钢作为驾驶室骨架会使得其空间变小,严重影响了驾驶员的舒适性从而降低工作效率、提高了误操作的几率;而半封闭式的结构又无法满足防落物的性能要求。
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驾驶室以及地下铲运机,用以兼顾驾驶室的舒适性、防翻滚、防落物的要求。
[000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驾驶室,包括:
[0008]顶棚板组件,位于所述驾驶室的顶部;
[0009]底板组件,与所述顶棚板组件间隔布置,且位于所述驾驶室的底部;
[0010]第一侧板组件,布置于所述顶棚板组件和所述底板组件之间;
[0011]第二侧板组件,与所述第一侧板组件间隔布置,且也布置于所述顶棚板组件和所述底板组件之间;
[0012]背板组件,也布置于所述顶棚板组件和所述底板组件之间;以及
[0013]前挡风板组件,也布置于所述顶棚板组件和所述底板组件之间;所述前挡风板组件与所述背板组件间隔布置;
[0014]其中,所述顶棚板组件、所述底板组件、所述侧板组件、所述背板组件和所述前挡风板组件共同围成封闭的空间。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挡风板组件、所述第一侧板组件和所述第二侧板组件均
设置有用于安装挡风玻璃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中均安装有挡风玻璃。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组件还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中也安装有挡风玻璃。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组件包括:
[0018]第一窗板,设置有所述第一通孔;
[0019]第二窗板,设置有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一窗板和所述第二窗板并排布置,且所述第一窗板和所述第二窗板的夹角为钝角;以及
[0020]弯板,固定于所述第一窗板和所述第二窗板的底部;
[0021]其中,所述第一窗板、所述第二窗板远离所述弯板的一侧均与所述顶棚板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弯板远离所述第一窗板的一侧与所述底板组件固定连接。
[00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的外侧安装有护板;所述护板至少围住所述第一通孔的顶部和侧边。
[00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护板被构造为C形的。
[002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板组件包括:
[0025]平板,所述平板的顶部轮廓与所述顶棚板的形状贴合;以及
[0026]门板,可开合地安装于所述平板;所述门板设置有用于安装挡风玻璃的第一通孔。
[002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棚板组件包括:
[0028]顶板,被构造为弯折的;所述顶板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侧板组件、所述前挡风板组件、所述第二侧板组件、所述背板组件围成开口的顶端尺寸,且所述顶板覆盖所述开口的顶端;所述顶板位于所述背板组件所在一侧的边缘朝着所述背板组件向下倾斜且弯折,以使得落物从所述顶板的倾斜处滑落。
[002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背板组件包括:
[0030]第一挡板,与所述顶板是一体的,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顶板的夹角为128
°
~130
°
;以及
[0031]第二挡板,与所述第一挡板也是一体的,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第一挡板的夹角为167
°
~170
°
[003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背板组件还包括:
[0033]贴板,与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均贴合且焊接固定。
[0034]在一些实施例中,驾驶室还包括:
[0035]加强筋板,设置在所述顶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组件的连接处,所述加强筋板与所述顶板、所述第二侧板组件均固定连接。
[003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挡风板组件被构造为顶部尺寸大于底部尺寸。
[003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驾驶室被构造为顶部横截面尺寸大于底部横截面尺寸。
[0038]在一些实施例中,驾驶室还包括:
[0039]第一隔振器组件,安装于所述底板组件的底部外侧,所述第一隔振器组件被构造为将所述底板组件与所述驾驶室所在的车架连接。
[004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振器组件包括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隔振器组件在所述底板组件的底部分散布置。
[0041]在一些实施例中,驾驶室还包括:
[0042]第二隔振器组件,安装于所述前挡风板组件的边缘,所述第二隔振器组件被构造为将所述前挡风板组件与所述驾驶室所在的车架连接。
[0043]在一些实施例中,驾驶室还包括:
[0044]第三隔振器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侧板组件的边缘,所述第三隔振器组件被构造为将所述第一侧板组件与所述驾驶室所在的车架连接。
[004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地下铲运机,包括本专利技术任一技术方案所提供的驾驶室。
[0046]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驾驶室,顶棚板组件、底板组件、第一侧板组件、第二侧板组件、背板组件以及前挡风板组件共同作为承载部件,其承载部件全部为板件,不需要设置立柱,也不需要设置框架,直接通过将各个板组件固定形成封闭式结构,相较于现有技术中设置有立柱的驾驶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驾驶室的内部可用空间可以提高20%~35%,驾驶室内部空间尺寸大,在满足标准法规规定的安全性能要求下,使得驾驶室内部可用空间更大,提高了驾驶员的使用舒适性和可操作性,并且使得外部坠物难以进入到驾驶室内,所形成的封闭式驾驶室具有防滚翻、防落物的功能,在车辆遇到滚翻和落物情况下充分保证了驾驶员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004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驾驶室,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棚板组件(1),位于所述驾驶室的顶部;底板组件(2),与所述顶棚板组件(1)间隔布置,且位于所述驾驶室的底部;第一侧板组件(3),布置于所述顶棚板组件(1)和所述底板组件(2)之间;第二侧板组件(4),与所述第一侧板组件(3)间隔布置,且也布置于所述顶棚板组件(1)和所述底板组件(2)之间;背板组件(5),也布置于所述顶棚板组件(1)和所述底板组件(2)之间;以及前挡风板组件(6),也布置于所述顶棚板组件(1)和所述底板组件(2)之间;所述前挡风板组件(6)与所述背板组件(5)间隔布置;其中,所述顶棚板组件(1)、所述底板组件(2)、所述侧板组件、所述背板组件(5)和所述前挡风板组件(6)共同围成封闭的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风板组件(6)、所述第一侧板组件(3)和所述第二侧板组件(4)均设置有用于安装挡风玻璃(13)的第一通孔(a);所述第一通孔(a)中均安装有挡风玻璃(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组件(3)还设置有第二通孔(b),所述第二通孔(b)中也安装有挡风玻璃(1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组件(3)包括:第一窗板(31),设置有所述第一通孔(a);第二窗板(32),设置有所述第二通孔(b);所述第一窗板(31) 和所述第二窗板(32)并排布置,且所述第一窗板(31)和所述第二窗板(32)的夹角为钝角;以及弯板(33),固定于所述第一窗板(31)和所述第二窗板(32)的底部;其中,所述第一窗板(31)、所述第二窗板(32)远离所述弯板(33)的一侧均与所述顶棚板组件(1)固定连接,所述弯板(33)远离所述第一窗板(31)的一侧与所述底板组件(2)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a)的外侧安装有护板(7);所述护板(7)至少围住所述第一通孔(a)的顶部和侧边。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7)被构造为C形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组件(4)包括:平板(41),所述平板(41)的顶部轮廓与所述顶棚板组件(1)的形状贴合;以及门板,可开合地安装于所述平板(41);所述门板设置有用于安装挡风玻璃(13)的第一通孔(a)。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棚板组件(1)包括:顶板(101),被构造为弯折的;所述顶板(1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淑萍马洪锋周忠尚范友国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徐工基础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