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缆除冰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2562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24
一种线缆除冰无人机,涉及电力工程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线缆除冰机器人在除冰的过程中,容易对线缆的绝缘层造成破坏,并且除冰的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此种除冰方式采用二号夹爪上的链条上破冰刀片对线缆外表面的冰壳进行连续的滑动,且使线缆外表面上的冰壳出现裂纹或破裂,再利用一号卡爪上的弧形加热板对线缆外表面上的冰壳加热,从而可以使温度通过冰壳的裂纹快速的进而冰壳的内部,使线缆外表面的冰壳快速融化;采用破冰和加热同时进行,再利用无人机本体的机动飞行能力,可以快速的将整根线缆从头到尾进行除冰作业,提高了工作效率;还采用温控器对弧形加热板进行控制,避免线缆的绝缘层产生损坏的现象。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对线缆进行除冰作业。线缆进行除冰作业。线缆进行除冰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缆除冰无人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线缆除冰无人机。

技术介绍

[0002]高压输电线路故障而引发停电,给人民生活、工业企业和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需要及时发现输电线路的隐患和缺陷,并进行修复,防患于未然,必须对输电线进行定期的巡检。输电线路的缺陷主要有断股、松股、生锈、缺损、缺失、移位、雷击、污秽、磨损、腐蚀等,尤其是输电线路上金具的氧化腐蚀、接头松动以及绝缘子老化、开裂和击穿等缺陷及故障严重威胁输电系统的安全运行。
[0003]高压输电线路一般架设在远离市区的地方,因此需要定期的对线缆进行巡视检查,为了掌握线路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设备缺陷和沿线情况,为线路维修提供资料。由于我国东北地区在进入冬季时,气温较低,容易使线缆的外表面出现结冰的现象,此种现象严重危害线缆的使用寿命,并且极易出现故障,无法保证对人民生活和工业企业进行稳定的供电;
[0004]现有的技术是采用除冰无人机对线缆进行除冰作业,其工作原理是在无人机的底部挂设除冰机构,此种除冰机构采用两个夹爪夹住线缆,并通过卡爪上的加热单元对线缆上的冰进行加热,进而达到除冰的效果,但此种方式容易将大量的热传递到线缆上,易导致线缆的绝缘层造成损伤,并且利用加热的方式进行除冰速度较慢,工作效率较低。
[0005]综上所述,现有的线缆除冰机器人在除冰的过程中,容易对线缆的绝缘层造成破坏,并且除冰的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的线缆除冰机器人在除冰的过程中,容易对线缆的绝缘层造成破坏,并且除冰的工作效率较低的问题,而提出一种线缆除冰无人机。
[0007]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线缆除冰无人机,其组成包括无人机本体1、除冰机构壳体2、固定单元、一号导轨5、一号滑块6、一号齿条7、右支臂8、一号卡爪9、二号卡爪10、左支臂11、二号导轨12、二号滑块13、二号齿条14、微型电机15和齿轮16;
[0008]无人机本体1底面中央处设有螺纹连接管,且螺纹连接管底部与除冰机构壳体2的顶部螺纹连接,除冰机构壳体2的内部顶面和底面相对的端部分别设有一个固定单元,其中一个固定单元的底面上设有一号导轨5,一号导轨5上设有一号滑块6,一号滑块6的底面与一号齿条7固定连接,且一号齿条7的端部穿过除冰机构壳体2一侧之后,与右支臂8连接,右支臂8的端部设有一号卡爪9,另一个固定单元顶面设有二号导轨12,二号导轨12上设有二号滑块13,二号滑块13的上表面与二号齿条14固定,二号齿条14的端部穿过除冰机构壳体2另一侧之后,与左支臂11连接,左支臂11的端部设有二号卡爪10,除冰机构壳体2的内部侧面中部设有微型电机15,微型电机15的输出轴上设有齿轮16,且齿轮16同时与一号齿条7和二号齿条14啮合;
[0009]进一步的,所述的固定单元包括两个支撑板3和固定板4,固定板4的下表面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支撑板3,且两个支撑板3和固定板4一体设置;
[0010]进一步的,所述的二号卡爪10包括二号卡爪壳体10

1、驱动电机10

2、一号链轮10

3、二号链轮10

4、链条10

5、三号链轮10

6、红外距离发射器10

7和破冰刀片10

8;
[0011]二号卡爪壳体10

1为具有空腔的圆弧板状,二号卡爪壳体10

1的内部端面上沿弧度方向依次均匀的设有一号链轮10

3、二号链轮10

4和三号链轮10

6,且一号链轮10

3、二号链轮10

4和三号链轮10

6均通过销轴与二号卡爪壳体10

1的内壁转动连接,二号卡爪壳体10

1的内弧面中部加工有弧形凹槽10

9,且弧形凹槽10

9的两端与二号卡爪壳体10

1的内腔连通设置,一号链轮10

3、二号链轮10

4和三号链轮10

6通过链条10

5连接,且链条10

5设置在弧形凹槽10

9的内部,链条10

5上每个铰连接点处设有一个破冰刀片10

8,二号卡爪壳体10

1的内弧面的顶端与底端中部分别设有一个红外距离发射器10

7,二号卡爪壳体10

1的内部设有一个驱动电机10

2,驱动电机10

2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一号链轮10

3中心孔销轴的一端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的一号卡爪9包括红外距离接收器9

1、一号卡爪壳体9

2、弧形加热板9

3和温控器9

5;
[0013]一号卡爪壳体9

2为具有空腔的圆弧板状,一号卡爪壳体9

2的内部设有温控器9

5,一号卡爪壳体9

2内弧面的顶端与底端中部分别设有一个红外距离接收器9

1,一号卡爪壳体9

2内弧面中部设有弧形加热板9

3,温控器9

5用于控制弧形加热板9

3的温度;
[0014]进一步的,所述的弧形加热板9

3的内部设有多个电阻丝9

4;
[0015]进一步的,所述的多个电阻丝9

4并联设置;
[0016]进一步的,所述的红外距离接收器9

1的距离信号输出端与无人机本体1内部控制器的距离信号输入端连接,无人机本体1内部控制器的一号驱动信号输出端与微型电机15连接,无人机本体1内部控制器的二号驱动信号输出端与驱动电机10

2连接,无人机本体1内部控制器的温度信号输出端与温控器9

5连接;
[0017]进一步的,所述的除冰机构壳体2、右支臂8和左支臂11的材质均采用碳纤维;
[0018]进一步的,所述的右支臂8和左支臂11为L型,且左支臂11竖直段的长度小于右支臂8竖直段的长度;
[0019]进一步的,所述的破冰刀片10

8的刀刃为圆弧状;
[0020]进一步的,在使用时,使无人机本体1飞行至线缆的上方,并进行悬停,使线缆位于一号卡爪9和二号卡爪10之间,并根据此处线缆的外径,利用一号卡爪9上的红外距离接收器9

1与二号卡爪10上的红外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除冰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无人机本体(1)、除冰机构壳体(2)、固定单元、一号导轨(5)、一号滑块(6)、一号齿条(7)、右支臂(8)、一号卡爪(9)、二号卡爪(10)、左支臂(11)、二号导轨(12)、二号滑块(13)、二号齿条(14)、微型电机(15)和齿轮(16);无人机本体(1)底面中央处设有螺纹连接管,且螺纹连接管底部与除冰机构壳体(2)的顶部螺纹连接,除冰机构壳体(2)的内部顶面和底面相对的端部分别设有一个固定单元,其中一个固定单元的底面上设有一号导轨(5),一号导轨(5)上设有一号滑块(6),一号滑块(6)的底面与一号齿条(7)固定连接,且一号齿条(7)的端部穿过除冰机构壳体(2)一侧之后,与右支臂(8)连接,右支臂(8)的端部设有一号卡爪(9),另一个固定单元顶面设有二号导轨(12),二号导轨(12)上设有二号滑块(13),二号滑块(13)的上表面与二号齿条(14)固定,二号齿条(14)的端部穿过除冰机构壳体(2)另一侧之后,与左支臂(11)连接,左支臂(11)的端部设有二号卡爪(10),除冰机构壳体(2)的内部侧面中部设有微型电机(15),微型电机(15)的输出轴上设有齿轮(16),且齿轮(16)同时与一号齿条(7)和二号齿条(14)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缆除冰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单元包括两个支撑板(3)和固定板(4),固定板(4)的下表面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支撑板(3),且两个支撑板(3)和固定板(4)一体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缆除冰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号卡爪(10)包括二号卡爪壳体(10

1)、驱动电机(10

2)、一号链轮(10

3)、二号链轮(10

4)、链条(10

5)、三号链轮(10

6)、红外距离发射器(10

7)和破冰刀片(10

8);二号卡爪壳体(10

1)为具有空腔的圆弧板状,二号卡爪壳体(10

1)的内部端面上沿弧度方向依次均匀的设有一号链轮(10

3)、二号链轮(10

4)和三号链轮(10

6),且一号链轮(10

3)、二号链轮(10

4)和三号链轮(10

6)均通过销轴与二号卡爪壳体(10

1)的内壁转动连接,二号卡爪壳体(10

1)的内弧面中部加工有弧形凹槽(10

9),且弧形凹槽(10

9)的两端与二号卡爪壳体(10

1)的内腔连通设置,一号链轮(10

3)、二号链轮(10

4)和三号链轮(1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蒙胡韬徐剑锋王福杨晓东姜伟一徐伟宏毕永斌张熙华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兴凯湖供电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