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跑步机用扬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2461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跑步机用扬声器,属于扬声器技术领域。一种跑步机用扬声器,包括跑步机主体,所述跑步机主体包括多层编制跑带和扬声基座,扬声基座设置在多层编制跑带的两侧,所述扬声基座的上方设置有钢制空腔车架。为解决传统的跑步机在使用时,人体的步伐会产生震动,震动会直接传递到机器上,进而对扬声器单元造成影响,形成共振,致使音质下降的问题,利用步伐缓震组件代替传统跑步机上的跑带板面支撑结构,鞋底在与多层编制跑带接触的同时会将步伐缓震组件上的轮体结构下压,抬腿时,轮体结构会进行回弹,从而消除脚掌与跑带之间的冲击压力,且在消除震动的同时,还可以有效的保护腿部关节。保护腿部关节。保护腿部关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跑步机用扬声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扬声器
,具体为一种跑步机用扬声器。

技术介绍

[0002]跑步机是家庭及健身房常备的健身器材,而且是当今家庭健身器材中最简单的一种,是家庭健身器的最佳选择;
[0003]申请号为201520736108.7公开了智能音乐双系统家用跑步机,结构简单且紧凑,不占用空间,功能多样化和娱乐化,与按摩功能组成不同跑步模式,让用户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跑步模式。
[0004]上述专利中,跑步机具备了音乐播放单元,但传统的跑步机在使用时,人体的步伐会产生震动,震动会直接传递到机器上,进而对扬声器单元造成影响,形成共振,致使音质下降;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提出了一种跑步机用扬声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跑步机用扬声器,利用步伐缓震组件代替传统跑步机上的跑带板面支撑结构,鞋底在与多层编制跑带接触的同时会将步伐缓震组件上的轮体结构下压,抬腿时,轮体结构会进行回弹,从而消除脚掌与跑带之间的冲击压力,且在消除震动的同时,还可以有效的保护腿部关节,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跑步机用扬声器,包括跑步机主体,所述跑步机主体包括多层编制跑带和扬声基座,扬声基座设置在多层编制跑带的两侧,所述扬声基座的上方设置有钢制空腔车架,钢制空腔车架的另一端设置有面板单元,所述面板单元的一侧设置有折叠展屏,折叠展屏底部的一侧设置有置物台板,所述置物台板一侧的两端均设置有传感握持扶手,传感握持扶手与折叠展屏电性连接;
[0007]所述扬声基座的内部设置有木质盆框,扬声基座的外表面设置有基座壳板,所述木质盆框的内部设置有扬声器单元,扬声器单元有三个,所述扬声基座之间设置有步伐缓震组件,所述扬声基座的顶部设置有传声孔槽,钢制空腔车架通过传声孔槽延伸至木质盆框的内侧。
[0008]优选的,所述步伐缓震组件的一端设置有主动滚轴,步伐缓震组件的另一端设置有从动滚轴,所述主动滚轴和从动滚轴与扬声基座转动连接,主动滚轴的两端均设置有传动履带,所述主动滚轴与步伐缓震组件之间设置有驱动马达。
[0009]优选的,所述驱动马达通过传动履带与主动滚轴的一端转动连接,从动滚轴通过传动履带与主动滚轴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多层编制跑带设置在主动滚轴和从动滚轴的外表面。
[0010]优选的,所述多层编制跑带包括软制钢片和复合编制层,软制钢片与复合编制层贴合连接,所述软制钢片与主动滚轴和从动滚轴贴合连接,复合编制层的外表面设置有增阻槽纹。
[0011]优选的,所述扬声器单元的两侧均设置有声盆托架,声盆托架的内部设置有矫正槽,所述声盆托架与木质盆框通过螺钉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步伐缓震组件包括纵置摆轴和底托支座,底托支座与扬声基座通过螺钉连接,所述纵置摆轴设置在底托支座的上方,纵置摆轴有三个,所述纵置摆轴的两侧均设置有滑轮弹架,滑轮弹架通过弹簧连轴与纵置摆轴转动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滑轮弹架的上方设置有内杆轴承,内杆轴承的外表面设置有滑轮胶套,所述滑轮胶套通过内杆轴承与滑轮弹架转动连接,滑轮胶套与多层编制跑带贴合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底托支座的外表面设置有水平拉槽,水平拉槽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滑轴,所述纵置摆轴通过限位滑轴与水平拉槽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滑轴的两端均设置有拉伸弹簧。
[0015]优选的,所述钢制空腔车架的内部设置有传音空腔,钢制空腔车架内侧的表面设置有扬声孔槽,所述钢制空腔车架与面板单元之间设置有面板轴架,面板轴架与钢制空腔车架焊接连接。
[0016]优选的,所述传音空腔的内侧设置有止震管垫,止震管垫与钢制空腔车架贴合连接,所述扬声孔槽延伸至传音空腔的内部,扬声孔槽的两端均设置有共振膜片,所述面板轴架的内部设置有吸音填充物。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本专利技术,用户在多层编制跑带上进行跑步锻炼,而扬声基座在起到支撑固定的同时,其内部还安装有扬声器单元,在锻炼的同时,可以播放音频使用户心情放松,在多层编制跑带的下方还安装有一组步伐缓震组件,利用步伐缓震组件代替传统跑步机上的跑带板面支撑结构,鞋底在与多层编制跑带接触的同时会将步伐缓震组件上的轮体结构下压,抬腿时,轮体结构会进行回弹,从而消除脚掌与跑带之间的冲击压力,且在消除震动的同时,还可以有效的保护腿部关节;
[0019]2、本专利技术,步伐缓震组件安装在跑带的后半段区域,与用户的运动区域相对应,在其上方设置有多个滑轮胶套以及滑轮弹架结构,利用滑轮弹架的支撑将滑轮胶套抵附贴靠在跑带的底部,跑带在转动的过程中,利用摩擦力的影响可以带动滑轮胶套一同进行旋转,当脚掌与跑带接触时,脚掌范围区域内的滑轮弹架结构就会因受到压力而下降,下降的幅度是根据人体的重量进行改变,体重越重滑轮弹架下压角度也就越大,反之体重越轻,滑轮弹架的下压角度也就越小,这样脚掌与跑带之间就可以形成一个柔性的接触过程中,利用滑轮弹架的收缩回弹减轻脚掌与跑带之间的冲击力,既可以避免冲击产生的震动对基座内部的扬声器结构造成影响,还可以降低用户在运动时膝盖以及腿部关节处的压力负担;
[0020]3、本专利技术,钢制空腔车架的内表面设置有止震管垫,这样可以防止声音在传递的过程中与钢制空腔车架自身产生共振,导致音质下降,钢制空腔车架的内侧设置有一个扬声孔槽,通过扬声孔槽可以将传音空腔内部的声音向外传递,避免声音在腔体结构内部出现回音的情况出现,同时在扬声孔槽内侧的两端还设置有共振膜片,共振膜片可以防止外部的气流进入到腔体的内部,同时还可以辅助声音的振动传播。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主视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扬声基座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多层编制跑带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扬声器单元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步伐缓震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步伐缓震组件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钢制空腔车架结构示意图;
[0028]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钢制空腔车架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1、跑步机主体;2、钢制空腔车架;3、面板单元;4、多层编制跑带;5、扬声基座;6、步伐缓震组件;201、传音空腔;202、扬声孔槽;203、面板轴架;2011、共振膜片;2012、止震管垫;2013、吸音填充物;301、折叠展屏;302、置物台板;303、传感握持扶手;401、增阻槽纹;402、软制钢片;403、复合编制层;501、传声孔槽;502、扬声器单元;503、木质盆框;504、主动滚轴;505、从动滚轴;506、驱动马达;507、基座壳板;5021、声盆托架;5022、矫正槽;5041、传动履带;601、底托支座;602、纵置摆轴;603、滑轮胶套;604、内杆轴承;605、滑轮弹架;606、弹簧连轴;6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跑步机用扬声器,包括跑步机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跑步机主体(1)包括多层编制跑带(4)和扬声基座(5),扬声基座(5)设置在多层编制跑带(4)的两侧,所述扬声基座(5)的上方设置有钢制空腔车架(2),钢制空腔车架(2)的另一端设置有面板单元(3),所述面板单元(3)的一侧设置有折叠展屏(301),折叠展屏(301)底部的一侧设置有置物台板(302),所述置物台板(302)一侧的两端均设置有传感握持扶手(303),传感握持扶手(303)与折叠展屏(301)电性连接;所述扬声基座(5)的内部设置有木质盆框(503),扬声基座(5)的外表面设置有基座壳板(507),所述木质盆框(503)的内部设置有扬声器单元(502),扬声器单元(502)有三个,所述扬声基座(5)之间设置有步伐缓震组件(6),所述扬声基座(5)的顶部设置有传声孔槽(501),钢制空腔车架(2)通过传声孔槽(501)延伸至木质盆框(503)的内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跑步机用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步伐缓震组件(6)的一端设置有主动滚轴(504),步伐缓震组件(6)的另一端设置有从动滚轴(505),所述主动滚轴(504)和从动滚轴(505)与扬声基座(5)转动连接,主动滚轴(504)的两端均设置有传动履带(5041),所述主动滚轴(504)与步伐缓震组件(6)之间设置有驱动马达(50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跑步机用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马达(506)通过传动履带(5041)与主动滚轴(504)的一端转动连接,从动滚轴(505)通过传动履带(5041)与主动滚轴(504)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多层编制跑带(4)设置在主动滚轴(504)和从动滚轴(505)的外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跑步机用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编制跑带(4)包括软制钢片(402)和复合编制层(403),软制钢片(402)与复合编制层(403)贴合连接,所述软制钢片(402)与主动滚轴(504)和从动滚轴(505)贴合连接,复合编制层(403)的外表面设置有增阻槽纹(40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栋江洪男谷胜军胡凤鸣钱志华任佳华郁程飞葛君波沈晨盛德龙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井利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