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辅助介入医疗器械系统的稳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224514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23
一种辅助介入医疗器械系统的稳定装置,包括支撑座、支架主体和导轨支撑座,所述支架主体包括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一端经所述第一万向节与导轨支撑座的底部连接,经由所述第一万向节的连接,可实现导轨支撑座相对于旋转轴的轴线的旋转调节和轴向移动调节、相对于导轨支撑座的底部的轴线的旋转调节和轴向移动调节,相对于垂直于导轨支撑座的底部的轴线和旋转轴的轴线的轴线旋转调节。轴的轴线的轴线旋转调节。轴的轴线的轴线旋转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辅助介入医疗器械系统的稳定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为人体心脏植入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人体心脏植入器械的辅助介入医疗器械系统的稳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三尖瓣位于右房室口,常见发病为三尖瓣关闭不全,即收缩期血流从右心室反流入右心房,造成右心房高度扩大,压力升高,静脉血液回流障碍。由于右心室负荷增加,代偿而肥厚,容易发生右心衰竭。三尖瓣反流一般由肺动脉高压,右室扩大,三尖瓣瓣环扩张引起,临床上常以三尖瓣反流的病因(左心衰,肺动脉高压等)的表现为常见,出现三尖瓣反流后,乏力,腹水,水肿,肝区疼痛,消化不良,纳差等右心衰症状加重。三尖瓣轻度反流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但当严重反流时即需要手术治疗。传统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和有相对应手术指征的外科手术方法。其中,外科手术方法还包括瓣膜置换术和瓣膜修补术。在外科手术方法中,典型的开胸、开心手术侵入性过大,需要建立体外循环,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感染风险。
[0003]目前微创经导管治疗三尖瓣反流的产品已有数款在临床应用,在进行导管微创介入治疗时,经导管人体心脏植入器械,植入物部件由输送系统送至人体心脏目标组织位置,再通过输送系统控制植入物部件进行动作达到手术目的。而将植入物部件输送到心脏位置且进行动作控制都是通过手柄远端操作,因而器械手柄本身的姿态调节和固定会影响手术操作的稳定性。
[0004]中国专利文献CN202010747908.4公开了一种介入式医疗系统的支撑装置,用于二尖瓣修复手术,经支撑的手术装置经股入路,放置在下肢附近的手术床位上,通过齿轮和齿条的啮合使得滑动组件能够导滑杆移动,控制齿轮的转动量调节滑动组件移动量,然而由于在手术时导轨上需要安装多个部件,导致导轨的部件较重,该支架存在结构复杂,调节不灵敏以及锁紧固定后松动等问题;且该手术支架放置在手术床位上,侵占病患床位的空间,不利于手术的进行。
[0005]中国专利文献CN202111123870.4公开了一种介入式医疗系统的支撑装置,手术操作时需要对支撑装置的空间位置做适当的调整,包括3个维度的旋转、3个维度的移动。使用以上支撑装置,无法将支撑装置固定,调节的方向也有限,且该支撑装置只能固定输送系统,而且结构比较复杂,所需调节的旋钮较多;所以需要一种调节灵敏且固定可靠的辅助介入医疗器械系统的稳定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一种辅助介入医疗器械系统的稳定装置,应用于心脏的三尖瓣环成形术。
[000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辅助介入医疗器械系统的稳定装置,用于三尖瓣环成形手术,通过稳定装置的固定,辅助介入医疗器械经颈入路,包括支撑座和支架主体,其中所述
支撑座用于和手术床固定,使得可以使用较小的空间将支撑座放置在手术床顶部,无需侵占病患床位空间,支架主体用于固定介入手术器械(如导管鞘和输送系统),支架主体可以和支撑座连接固定在一起。
[0008]可选的,所述支撑座包括第一底板,在第一底板上设置有长条形的滑动槽,滑动螺母与所述滑动槽配合,使得滑动螺母可相对滑动槽左右滑动,而不能相对所述滑动槽上下移动,例如滑动螺母可通过设置在两侧翼片,翼片接合翼片滑槽,使得滑动螺母左右移动而不能上下移动,第一顶紧装置与所述滑动螺母的螺纹配合,通过旋拧所述第一顶紧装置将所述支撑座与手术床固定或拆除。在具体安装时,可根据不同的手术床,调节所述滑动螺母在所述滑动槽内的相对位置,从而调整所述第一顶紧装置与手术床的施力点,增加稳定装置和手术床固定的紧固性。
[0009]可选的,所述支撑座具有安装槽,所述支架主体包括与所述支撑座连接的底座连接件,所述底座连接件的底端为矩形截面结构的杆部,所述杆部插入到所述支撑座的安装槽,通过旋拧第二顶紧装置,实现所述杆部和所述支撑座的固定与拆卸。在安装时,所述辅助介入医疗器械的第一高度经由杆部调节,通过杆部插入到所述安装槽的重合度,然后旋拧第二顶紧装置,实现对辅助介入医疗器械的第一高度的锁定。
[0010]可选的,所述支架主体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第一万向节和第二万向节,旋转轴的一端经第二万向节与所述底座连接件的上端连接,旋转轴的另一端经第一万向节与导轨支撑座的底部连接,经由第一万向节的连接,可实现导轨支撑座相对于旋转轴的轴线的旋转调节和轴向移动调节、相对于导轨支撑座的底部的轴线的旋转调节和轴向移动调节,相对于垂直于导轨支撑座的底部的轴线和旋转轴的轴线的轴线旋转调节,即通过第一万向节可实现导轨支撑座的五个自由度的调节, 同理,所述第二万向节可实现旋转轴的五个自由度的调节,从而可实现导轨支撑座在手术时任意的空间位置固定,提高手术效率。
[0011]进一步的,以第一万向节为例,所述第一万向节包括第一阻尼块、第二阻尼块、第一筒部以及旋拧顶紧装置,所述第一阻尼块和第二阻尼块容纳与所述外壳内,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筒部的开孔,旋转轴与所述开孔为间隙配合,使得旋转轴可在所述开孔内沿垂直于导轨支撑座的底部的轴线和旋转轴的轴线的轴线移动,从而抵接所述第二阻尼块,所述第一阻尼块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阻尼块的第一面与导轨支撑座的底部接合,并具有与所述导轨支撑座的底部相适配的形状,从而增加第一阻尼块与导轨支撑座的底部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对导轨支撑座的底部的约束力;所述第二阻尼块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阻尼块的第二面与第二阻尼块的第一面接触形成平面配合传递压力,;第二阻尼块的第二面与旋转轴接合,并具有于旋转轴相适配的形状,如凹槽形状,从而增加第一阻尼块与旋转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对第二阻尼块的约束力;所述第一筒部远离所述外壳的一端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旋拧顶紧装置与所述螺纹孔配合,实现对所述旋转轴沿开孔的移动,所述旋转轴对所述第二阻尼块施力,经第一阻尼块传递,作用于所述导轨支撑座的底部,实现所述第一万向节五个自由度的锁定;第一阻尼块与第二阻尼块同轴配合,当所述旋拧顶紧装置处于松开状态时,第一阻尼块和第二阻尼块可以同轴相对转动。
[0012]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阻尼块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第二阻尼块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具有锯齿形结构,从而增加接触位置的摩擦力。
[0013]可选的,所述第一筒部的开孔为腰形孔,使得旋转轴可在所述开孔内沿垂直于导
轨支撑座的底部的轴线和旋转轴的轴线的轴线移动,从而抵接所述第二阻尼块。
[0014]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导轨支撑座包括导轨,在所述导轨上相对于导轨的轴线方向可移动设置有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例如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可通过齿轮相对于设置在导轨上的齿条精确移动,实现第一和第二安装座的移动至理想的手术需求位置,第一安装座用于安装输送系统,第二安装座用于安装导管鞘。
[0015]可选的,所述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具有相同结构,所述第一安装座包括小鞘支撑架和小鞘抱紧键,小鞘支撑架包括与输送系统适配的内圆面,轴钉设置在所述小鞘支撑架内圆面的外周,所述小鞘抱紧键经所述轴钉与所述小鞘支撑架枢转连接,锁紧旋钮与小鞘支撑架螺纹连接,锁紧旋钮的末端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助介入医疗器械系统的稳定装置,用于经颈入路的三尖瓣环成形,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装置包括支撑座(10)、支架主体(20)和导轨支撑座(30),其中所述支撑座(10)用于和手术床(100)固定,所述支架主体(20)可以和所述支撑座(10)可拆卸连接固定在一起,所述导轨支撑座(30)与支架主体(20)经第一万向节(202)连接,所述导轨支撑座(30)上可拆卸连接介入医疗器械系统;所述支架主体(20)还包括旋转轴(204),所述旋转轴(204)的一端经所述第一万向节(202)与导轨支撑座(30)的底部连接,经由所述第一万向节(202)的连接,可实现导轨支撑座(30)相对于旋转轴(204)的轴线的旋转调节和轴向移动调节、相对于导轨支撑座(30)的底部的轴线的旋转调节和轴向移动调节,相对于垂直于导轨支撑座(30)的底部的轴线和旋转轴(204)的轴线的轴线旋转调节;所述第一万向节(202)包括第一阻尼块(2021)、第二阻尼块(2022)、第一筒部(2024)、旋拧顶紧装置(2025)和外壳(2023),所述第一阻尼块(2021)和第二阻尼块(2022)容纳于所述外壳(2023)内,所述旋转轴(204)的另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筒部(2024)的开孔,所述旋转轴(204)与所述开孔为间隙配合,所述第一阻尼块(2021)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阻尼块(2021)的第一面与所述导轨支撑座(30)的底部接合,并具有与所述导轨支撑座(30)的底部相适配的形状;所述第二阻尼块(2022)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阻尼块(2021)的第二面与第二阻尼块(2022)的第一面接触形成平面配合传递压力;所述第二阻尼块(2022)的第二面与所述旋转轴(204)接合,并具有与旋转轴(204)相适配的形状;所述旋拧顶紧装置(2025)与所述第一筒部(2024)螺纹配合,通过旋转所述旋拧顶紧装置(2025)实现所述第一万向节(202)的锁定和解锁。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尼块(2021)与所述第二阻尼块(2022)同轴配合,当所述旋拧顶紧装置(2025)处于松开状态时,第一阻尼块(2021)和第二阻尼块(2022)可以同轴相对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稳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0)包括第一底板(101),在所述第一底板(101)上设置有长条形的滑动槽(102),滑动螺母(103)与所述滑动槽(102)配合,使得滑动螺母(103)可相对滑动槽(102)左右滑动,而不能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乐鑫王建兵徐军王宝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汇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