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线路一体化柔性线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24122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10kV线路一体化柔性线夹,包括弹性抱箍、第一减力弹簧、第二减力弹簧,所述第一减力弹簧、第二减力弹簧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弹性抱箍的两端,且所述弹性抱箍位于第一减力弹簧的轴线、第二减力弹簧轴线的同一侧,且远离第一减力弹簧的轴线、第二减力弹簧轴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10kV线路一体化柔性线夹在纵向拉力方面较传统铝扎线提高了2倍以上,在导线横向、上下摆动时抗摆动能力较传统方式提高3倍以上,有效杜绝传统铝棒扎线单点固定带来的导线磨损、绑扎线磨损绝缘层损伤和导线金属疲劳损伤等故障的发生。等故障的发生。等故障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10kV线路一体化柔性线夹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检测工具
,尤其涉及10kV线路一体化柔性线夹。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家电网10kV架空线路总长度已超过400万公里,普遍采用传统铝线绑扎方式将导线固定在绝缘子上,这种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操作复杂,每个固定点需耗时5~8分钟;

受风摆影响容易松动,造成导线弧垂过大,进而引发事故;

定期巡检维护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只起到固定导线的作用,不能对风摆造成的导线震动损伤进行防护。
[0003]本专利技术研究的10kV线路一体化柔性线夹很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能够有很好的使用便捷性,并且对导线起到很好的固定和保护作用,符合《2014架空绝缘配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程》的要求,是替代传统绑扎方式的最佳选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10kV线路一体化柔性线夹,包括弹性抱箍、第一减力弹簧、第二减力弹簧,所述第一减力弹簧、第二减力弹簧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弹性抱箍的两端,且所述弹性抱箍位于第一减力弹簧的轴线、第二减力弹簧轴线的同一侧,且远离第一减力弹簧的轴线、第二减力弹簧轴线。
[0006]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抱箍、第一减力弹簧、第二减力弹簧的材料为高强度锰碳合金钢。
[0007]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抱箍、第一减力弹簧、第二减力弹簧的外镀层为抗老化复合塑胶。
[0008]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抱箍与绝缘瓷瓶结构匹配,使得导线固定在绝缘瓷瓶上。
[0009]进一步的,绝缘瓷瓶两侧的导线分别穿过所述第一减力弹簧、第二减力弹簧。
[0010]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11]本专利技术的10kV线路一体化柔性线夹在纵向拉力方面较传统铝扎线提高了2倍以上,在导线横向、上下摆动时抗摆动能力较传统方式提高3倍以上,有效杜绝传统铝棒扎线单点固定带来的导线磨损、绑扎线磨损绝缘层损伤和导线金属疲劳损伤等故障的发生。
附图说明
[0012]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是应当知道,这些附图仅是为解释目的而设计的,因此不作为本专利技术范围的限定。此外,除非特别指出,这些附图仅意在概念性地说明此处描述的结构构造,而不必要依比例进行绘制。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10kV线路一体化柔性线夹的结构主视图;
[0014]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10kV线路一体化柔性线夹的结构俯视图;
[0015]图3为图2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将以示例方式来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结构、特点和优点等,然而所有的描述仅是用来进行说明的,而不应将其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形成任何限制。此外,在本文所提及各实施例中予以描述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或者被显示或隐含在各附图中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仍然可在这些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物)之间继续进行任意组合或删减,从而获得可能未在本文中直接提及的本专利技术的更多其他实施例。另外,为了简化图面起见,相同或相类似的技术特征在同一附图中可能仅在一处进行标示。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8]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19]如图1、2、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10kV线路一体化柔性线夹,包括弹性抱箍1、第一减力弹簧2、第二减力弹簧3,所述第一减力弹簧、第二减力弹簧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弹性抱箍的两端,且所述弹性抱箍位于第一减力弹簧的轴线、第二减力弹簧轴线的同一侧,且远离第一减力弹簧的轴线、第二减力弹簧轴线。
[0020]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弹性抱箍、第一减力弹簧、第二减力弹簧的材料为高强度锰碳合金钢;所述弹性抱箍、第一减力弹簧、第二减力弹簧的外镀层为抗老化复合塑胶。
[0021]其中,所述弹性抱箍与绝缘瓷瓶结构匹配,使得导线固定在绝缘瓷瓶上;绝缘瓷瓶两侧的导线分别穿过所述第一减力弹簧、第二减力弹簧。
[0022]弹性抱箍的作用是将导线与绝缘瓷瓶可靠固定;减力弹簧分别缠绕在瓷瓶两端的导线上,其作用是逐级卸载导线的纵向拉力、横向摆动力和导线上下跳动;当导线纵向拉动时,缠绕在导线上的减力弹簧组产品弹性形变,形成与拉力方向相反的弹力,高强度的弹簧能保证在1.5N的拉力下导线不发生移动;当导线出现横向摆动和上下跳动时,减力弹簧组能由内到外逐级增强的产生反弹力,柔性减低导线的摆动,与传统的硬性阻止相比对导线形成无损伤的防护。
[0023]以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专利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10kV线路一体化柔性线夹,其特征在于,包括弹性抱箍、第一减力弹簧、第二减力弹簧,所述第一减力弹簧、第二减力弹簧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弹性抱箍的两端,且所述弹性抱箍位于第一减力弹簧的轴线、第二减力弹簧轴线的同一侧,且远离第一减力弹簧的轴线、第二减力弹簧轴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0kV线路一体化柔性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抱箍、第一减力弹簧、第二减力弹簧的材料为高强度锰碳合金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滨李想田涛王思懿尹昱陈南管延宝田开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