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层开启包装盒,包括内盒和外面板,所述内盒由上盒和下盒拼接形成;所述上盒包括上盒本体,所述上盒本体外表面粘贴上盒面纸,内顶面粘贴上盒内贴;所述下盒包括下盒本体,所述下盒本体外表面粘贴下盒面纸;所述上盒与下盒的拼接处外表面粘贴内盒连接纸;所述外面板包括外面板本体,所述外面板本体外表面粘贴外面板面纸;所述外面板粘贴于内盒的外底面、后侧面和外顶面,并盖合于前侧面。能通过打开外面板以将上盒与下盒打开,进而能更加方便地取用内盒内的物品,而且上盒与下盒打开后能在上盒与下盒内展示物品,从而能同时实现储存和展示的功能。能同时实现储存和展示的功能。能同时实现储存和展示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开启包装盒
[0001]本技术属于包装印刷
,具体涉及一种双层开启包装盒。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常规包装盒的开启方式主要有抽拉式、天地盖式等形式。其中开启方式为抽拉式的包装盒只能朝一个方向打开,当取用包装盒最内侧的物品时,需要将包装盒全部抽出,因而使用不方便,且抽拉式的包装盒不便于展示物品;开启方式为天地盖式的包装盒在打开时需要将盒盖从盒体上取下,取用完包装盒内的物品后,再将盒盖盖合到盒体上,在取用包装盒内物品的过程中,盒盖完全脱离盒体,因此不便于管理盒盖,且在取用完包装盒内的物品后,容易出现忘记将盒盖盖合到盒体上的现象,从而容易出现丢失盒盖的现象,并且天地盖式的包装盒在打开后由于盒盖脱离盒体,因此不便于在盒盖上展示物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双层开启包装盒,能通过打开外面板以将上盒与下盒打开,进而能更加方便地取用内盒内的物品,而且上盒与下盒打开后能在上盒与下盒内展示物品,从而能同时实现储存和展示的功能。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双层开启包装盒,包括内盒和外面板,所述内盒由上盒和下盒拼接形成;所述上盒包括上盒本体,所述上盒本体外表面粘贴上盒面纸,内顶面粘贴上盒内贴;所述下盒包括下盒本体,所述下盒本体外表面粘贴下盒面纸;所述上盒与下盒的拼接处外表面粘贴内盒连接纸;所述外面板包括外面板本体,所述外面板本体外表面粘贴外面板面纸;所述外面板粘贴于内盒的外底面、后侧面和外顶面,并盖合于前侧面。
[0006]进一步地,所述上盒本体呈长方体状且材质为白卡,所述上盒本体通过模切、开槽后折叠形成上盒本体的顶板和四个上侧板,相邻所述上侧板的相交处粘接;所述上盒面纸包覆顶板外表面和四个上侧板外表面,所述上盒面纸的边缘翻折到四个上侧板的内表面。
[0007]进一步地,所述上盒本体通过模切、开槽95度后折叠形成上盒本体的顶板和四个上侧板,相邻所述上侧板的相交处形成上缺口,所述上缺口通过上缺口补料进行填充。
[0008]进一步地,所述下盒本体呈长方体状且材质为白卡,所述下盒本体通过模切、开槽后折叠形成下盒本体的底板和四个下侧板,相邻所述下侧板的相交处粘接;所述下盒面纸包覆底板外表面和四个下侧板外表面,所述下盒面纸的边缘翻折到四个下侧板的内表面。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下盒本体通过模切、开槽95度后折叠形成下盒本体的底板和四个下侧板,相邻所述下侧板的相交处形成下缺口,所述下缺口通过下缺口补料进行填充。
[0010]进一步地,所述外面板本体呈长方形且材质为白卡,所述外面板本体通过模切、开槽后折叠成型,并形成相互平行的第一折痕、第二折痕、第三折痕和第四折痕,所述第一折痕与外面板本体的前边缘相平行,所述外面板本体的前边缘与第一折痕之间为外面板本体A部,所述第一折痕与第二折痕之间为外面板本体B部,所述第二折痕与第三折痕之间为外
面板本体C部,所述第三折痕与第四折痕之间为外面板本体D部,所述第四折痕与外面板本体的后边缘之间为外面板本体E部,所述外面板本体A部粘贴于内盒的下盒外底面,所述外面板本体B部粘贴于内盒的下盒后侧面,所述外面板本体C部粘贴于内盒的上盒后侧面,所述外面板本体D部粘贴于内盒的上盒外顶面,所述外面板本体E部盖合于内盒的前侧面。
[0011]进一步地,所述开槽具体为开槽130度,所述第一折痕、第二折痕和第三折痕处的外面板本体内表面上粘贴有面板中间连接纸。
[0012]进一步地,所述外面板本体E部内表面上设有多个磁铁块,多个所述磁铁块通过粘贴于外面板本体E部内表面上的外面板内贴进行固定;所述下盒本体前侧的下侧板外表面上设有多个与磁铁块数目相同的铁块,所述铁块通过粘贴于相应下侧板外表面上的下盒面纸进行固定,所述外面板本体E部盖合于内盒的前侧面使所述磁铁块与相应铁块吸合。
[0013]进一步地,所述上盒本体前侧的上侧板下端设有开启缺口,用于打开所述上盒;所述内盒连接纸粘贴于上盒本体后侧的上侧板外表面、下盒本体后侧的下侧板外表面以及下盒本体的底板外表面上。
[0014]进一步地,所述上盒面纸、上盒内贴、下盒面纸、外面板内贴和面板中间连接纸的材质均为金铜纸并均通过模切成型;所述外面板面纸和内盒连接纸的材质均为红色触感纸并均通过模切成型。
[0015]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6]本技术的双层开启包装盒,包括内盒和外面板,内盒由上盒和下盒拼接形成,上盒包括上盒本体,上盒本体外表面粘贴上盒面纸,内顶面粘贴上盒内贴,下盒包括下盒本体,下盒本体外表面粘贴下盒面纸,上盒与下盒的拼接处外表面粘贴内盒连接纸,外面板包括外面板本体,外面板本体外表面粘贴外面板面纸,外面板粘贴于内盒的外底面、后侧面和外顶面,并盖合于前侧面;这样当需要开启包装盒时,向上拉动外面板以拉动上盒,进而将上盒与下盒打开,由于上盒与下盒处于完全敞开的状态,因而能更加方便地取用内盒内的物品,而且上盒与下盒打开后能在上盒与下盒内展示物品,从而能同时实现储存和展示物品的功能,并且当内盒处于闭合状态时外面板盖合于内盒的前侧面,因而能使内盒的闭合更为严实。
[0017]本技术中,上盒本体呈长方体状且材质为白卡,上盒本体通过模切、开槽后折叠形成上盒本体的顶板和四个上侧板,相邻上侧板的相交处粘接,下盒本体呈长方体状且材质为白卡,下盒本体通过模切、开槽后折叠形成下盒本体的底板和四个下侧板,相邻下侧板的相交处粘接;这样上盒本体是在开槽后折叠形成顶板和四个上侧板,下盒本体是在开槽后折叠形成底板和四个下侧板,并不是直接折叠,由于开槽后折叠能控制折叠的力度,进而能使四个上侧板与顶板的连接更为牢固,并能使四个下侧板与底板的连接更为牢固。
[0018]本技术中,外面板本体呈长方形且材质为白卡,外面板本体通过模切、开槽后折叠成型,并形成相互平行的第一折痕、第二折痕、第三折痕和第四折痕,第一折痕与外面板本体的前边缘相平行,外面板本体的前边缘与第一折痕之间为外面板本体A部,第一折痕与第二折痕之间为外面板本体B部,第二折痕与第三折痕之间为外面板本体C部,第三折痕与第四折痕之间为外面板本体D部,第四折痕与外面板本体的后边缘之间为外面板本体E部,外面板本体A部粘贴于内盒的下盒外底面,外面板本体B部粘贴于内盒的下盒后侧面,外面板本体C部粘贴于内盒的上盒后侧面,外面板本体D部粘贴于内盒的上盒外顶面,外面板
本体E部盖合于内盒的前侧面;这样外面板本体是在开槽后折叠形成第一折痕、第二折痕、第三折痕和第四折痕,并不是直接折叠,由于开槽后折叠能控制折叠的力度,进而能使外面板本体A部与外面板本体B部的连接更为牢固,能使外面板本体B部与外面板本体C部的连接更为牢固,能使外面板本体C部与外面板本体D部的连接更为牢固,并能使外面板本体D部与外面板本体E部的连接更为牢固。
[0019]本技术中,外面板本体E部内表面上设有多个磁铁块,多个磁铁块通过粘贴于外面板本体E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开启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盒和外面板(1),所述内盒由上盒(2)和下盒(3)拼接形成;所述上盒(2)包括上盒本体(2.1),所述上盒本体(2.1)外表面粘贴上盒面纸(2.2),内顶面粘贴上盒内贴(2.3);所述下盒(3)包括下盒本体(3.1),所述下盒本体(3.1)外表面粘贴下盒面纸(3.2);所述上盒(2)与下盒(3)的拼接处外表面粘贴内盒连接纸(4);所述外面板(1)包括外面板本体(1.1),所述外面板本体(1.1)外表面粘贴外面板面纸(1.2);所述外面板(1)粘贴于内盒的外底面、后侧面和外顶面,并盖合于前侧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开启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盒本体(2.1)呈长方体状且材质为白卡,所述上盒本体(2.1)通过模切、开槽后折叠形成上盒本体(2.1)的顶板和四个上侧板,相邻所述上侧板的相交处粘接;所述上盒面纸(2.2)包覆顶板外表面和四个上侧板外表面,所述上盒面纸(2.2)的边缘翻折到四个上侧板的内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层开启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盒本体(2.1)通过模切、开槽95度后折叠形成上盒本体(2.1)的顶板和四个上侧板,相邻所述上侧板的相交处形成上缺口,所述上缺口通过上缺口补料进行填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层开启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盒本体(3.1)呈长方体状且材质为白卡,所述下盒本体(3.1)通过模切、开槽后折叠形成下盒本体(3.1)的底板和四个下侧板,相邻所述下侧板的相交处粘接;所述下盒面纸(3.2)包覆底板外表面和四个下侧板外表面,所述下盒面纸(3.2)的边缘翻折到四个下侧板的内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层开启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盒本体(3.1)通过模切、开槽95度后折叠形成下盒本体(3.1)的底板和四个下侧板,相邻所述下侧板的相交处形成下缺口,所述下缺口通过下缺口补料进行填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开启包装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面板本体(1.1)呈长方形且材质为白卡,所述外面板本体(1.1)通过模切、开槽后折叠成型,并形成相互平行的第一折痕(1.101)、第二折痕(1.102)、第三折痕(1.103)和第四折痕(1.104),所述第一折痕(1.101)与外面板本体(1.1)的前边缘相平行,所述外面板本体(1.1)的前边缘与第一折痕(1.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俊,蒋铭杰,范方蕾,韩双勤,斯勇,蔡峰,高扬,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