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测深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21543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测绘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测深船,包括船主体,船主体的两侧分别有连接杆,每一连接杆的末端连接辅船,连接杆包括:主杆,主杆端部开设伸缩槽,伸缩槽的侧壁开设第一通孔;伸缩杆,伸缩杆滑动连接于伸缩槽中,伸缩杆的端部与辅船连接,伸缩杆的表面开设第一固定槽,第一固定槽中滑动连接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的顶部为半球状且凸出至第一通孔中,第一固定槽中设置有第一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无人测深船需要进行存放、运输时,将伸缩杆移动至伸缩槽内部,连接杆的整体长度变短,使无人测深船的整体宽度变小,使存放、运输过程更方便,在使用时,将伸缩杆拉出,使连接杆达到正常的长度。使连接杆达到正常的长度。使连接杆达到正常的长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测深船


[0001]本技术涉及测绘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人测深船。

技术介绍

[0002]测绘,是指对自然地理要素或者地表人工设施的形状、大小、空间位置及其属性等进行测定、采集并绘制成图。在进行水下地形测绘时,需要用到无人测深船。无人测深船主要用于检测水域的深度。
[0003]申请号为“CN201821965201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防倾覆式测深船,包括测量船本体、防倾覆辅船、连接板,测量船本体通过连接板与放倾覆辅船连接。该测深船具有不易倾覆的特点。
[0004]由于上述无人测深船通过两连接板将两防倾覆船连接在测量船本体的两侧,因此船身整体较大,在存放、运输过程存在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人测深船,具有便于存放、运输的特点。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无人测深船,包括船主体,所述船主体的两侧分别连接有连接杆,每一所述连接杆的末端分别连接有辅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包括:
[0007]主杆,所述主杆与船主体连接,所述主杆远离船主体的端部向内开设有伸缩槽,所述伸缩槽的侧壁贯穿开设第一通孔;
[0008]伸缩杆,所述伸缩杆滑动连接于伸缩槽中,所述伸缩杆远离船主体的端部与辅船连接,所述伸缩杆的表面开设有与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槽中滑动连接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顶部为半球状且凸出至第一通孔中,所述第一固定槽中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长度方向的一端与第一固定槽的底壁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固定块的底面连接。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正常使用时,船主体通过其两侧的连接杆分别与两辅船连接,伸缩杆伸出至伸缩槽的外部,第一固定槽的开口对准第一通孔,第一固定块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嵌入第一通孔中,此时连接杆处于伸长的状态,无人测深船的整体宽度较宽;当无人测深船需要进行存放、运输时,向内按压第一固定块,使其向第一固定槽的内部移动,向伸缩槽内部移动伸缩杆,由于第一固定块的顶部呈半球形设计,因此只需稍微向内按压第一固定块,第一通孔的侧壁挤压第一固定块,使其移动至第一固定槽的内部,将伸缩杆移动至伸缩槽内部时,连接杆的整体长度变短,使无人测深船的整体宽度变小,使存放、运输的过程更加方便,同时在使用时,只需将伸缩杆拉出,第一固定块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嵌入第一通孔中,便能将伸缩杆的位置固定,使连接杆达到正常的长度。
[0010]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固定槽的开口处设置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上设置有与第一限位块配合的第一卡块。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固定块欲向第一固定槽的外部移动时,第一卡块与第一限位块相抵,使第一卡块被限制在第一固定槽中,防止第一固定块从第一固定槽中掉落。
[0012]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杆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长度方向的一端与船主体连接,另一端与主杆转动连接。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连接杆在缩短的同时,可以进行折叠,进一步缩小无人测深船的宽度,方便存放、运输。
[0014]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杆的侧面向内开设有第二固定槽,所述主杆上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延伸至第二固定槽的上方,所述连接板上贯穿开设有与第二固定槽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固定槽中滑动设置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一端贯穿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固定槽中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长度方向的一端与第二固定槽的底壁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卡块的底面连接。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杆处于伸直状态时,连接板的一部分位于固定杆的侧面,第二通孔与第二固定槽的开口对准,第二固定块插入第二通孔中,第二弹簧使第二固定块保持位于第二通孔中的状态,使连接杆保持伸直状态;需折叠连接杆时,向内按压第二固定块,使第二固定块移出第二通孔,转动主杆,实现将连接杆折叠。
[0016]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固定槽的开口处设置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固定块上设置有与第二限位块配合的第二卡块。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固定块欲移动至第二固定槽的外部时,第二限位块与第二卡块相抵,将第二卡块限制在第二固定槽中,进而防止第二固定块从第二固定槽中掉落。
[0018]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无人测深船需要进行存放、运输时,向内按压第一固定块,将伸缩杆移动至伸缩槽内部时,连接杆的整体长度变短,按压第二固定块,折叠第二主杆,使无人测深船的整体宽度变小,使存放、运输的过程更加方便,同时在使用时,只需将伸缩杆拉出,第一固定块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嵌入第一通孔中,便能将伸缩杆的位置固定,转动主杆,使第二固定块卡入第二通孔中,使连接杆达到正常的长度。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实施例的俯视图;
[0020]图2是实施例中连接杆的剖视图;
[0021]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0022]图4是图2中B部的放大示意图。
[0023]图中,1、船主体;11、辅船;12、连接杆;2、主杆;21、伸缩槽;22、第一通孔;3、伸缩杆;31、第一固定槽;32、第一固定块;33、第一弹簧;34、第一限位块;35、第一卡块;4、固定杆;41、第二固定槽;42、第二固定块;43、第二弹簧;44、第二限位块;45、第二卡块;5、连接板;51、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5]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0026]实施例:一种无人测深船,如图1和图2所示,船主体1的两侧分别连接有连接杆12,每一连接杆12远离船主体1的端部分别连接有辅船11。连接杆12呈三段式设计,包括固定杆4、主杆2、伸缩杆3。固定杆4的一端与船主体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主杆2转动连接,使主杆2能够沿竖直平面转动。主杆2靠近伸缩杆3的一端向内开设伸缩槽21,伸缩杆3滑动连接在伸缩槽21中。
[0027]如图3所示,伸缩槽21位于其开口处的侧壁贯穿开设有第一通孔22,伸缩杆3靠近伸缩槽21内部的一端开设有与第一通孔22对应第一固定槽31,第一固定槽31的开口与第一通孔22相对。第一固定槽31中滑移连接有第一固定块32,第一固定块32的底部两侧连接有第一卡块35,第一固定槽31的开口处设置第一限位块34,第一限位块34位于第一卡块35的上方。第一固定槽31中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第一弹簧33,第一弹簧33长度方向的一端与第一固定槽31的底壁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固定块32的底面连接。第一固定块32的顶部露出至第一通孔22中,且其露出的部分形状呈半球形。
[0028]如图4所示,主杆2与固定杆4铰接。主杆2的顶部连接有连接板5,连接板5沿主杆2顶部延伸至固定杆4的顶部。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测深船,包括船主体(1),所述船主体(1)的两侧分别连接有连接杆(12),每一所述连接杆(12)的末端分别连接有辅船(1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2)包括:主杆(2),所述主杆(2)与船主体(1)连接,所述主杆(2)远离船主体(1)的端部向内开设有伸缩槽(21),所述伸缩槽(21)的侧壁贯穿开设第一通孔(22);伸缩杆(3),所述伸缩杆(3)滑动连接于伸缩槽(21)中,所述伸缩杆(3)远离船主体(1)的端部与辅船(11)连接,所述伸缩杆(3)的表面开设有与第一通孔(22)对应的第一固定槽(31),所述第一固定槽(31)中滑动连接第一固定块(32),所述第一固定块(32)的顶部为半球状且凸出至第一通孔(22)中,所述第一固定槽(31)中设置有第一弹簧(33),所述第一弹簧(33)长度方向的一端与第一固定槽(31)的底壁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固定块(32)的底面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测深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槽(31)的开口处设置有第一限位块(34),所述第一固定块(32)上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息秀徐德伟徐兢兢刘燕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四方测绘勘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