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晶体硅太阳能光伏组件层压防过压护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220468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晶体硅太阳能光伏组件层压防过压护角装置,包括定位壳,所述定位壳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压板,所述定位壳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定位壳内腔左侧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限位孔,两个限位孔的内腔均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定位壳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定位壳后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壳内腔后侧的两侧均开设有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定位壳、压板、放置板、限位孔、第一连接块、调节机构、定位板、定位孔、通孔和第二连接块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护角装置不具备对不同厚度的光伏组件进行护角的问题。厚度的光伏组件进行护角的问题。厚度的光伏组件进行护角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晶体硅太阳能光伏组件层压防过压护角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光伏组件
,尤其涉及一种晶体硅太阳能光伏组件层压防过压护角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单体太阳电池不能直接做电源使用,作电源必须将若干单体电池串、并联连接和严密封装成组件,太阳能电池组件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其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或送往蓄电池中存储起来,或推动负载工作。
[0003]例如申请号为:CN202123251816.6,本技术属于光伏组件层压
,涉及一种光伏组件层压用护角,包括上盖板和下盖板,上盖板下表面上固定设有层压座,层压座呈L型,层压座水平方向内侧和竖直方向内侧均设有数个溢胶槽,且层压座底部设有数个定位孔,下盖板的上表面设有与定位孔对应的定位凸起。本技术可以与双玻组件边缘存在一定空间,可以有效避免EVA胶膜溢到双玻组件玻璃上面,不需要人工补削降低人工劳动强度,且护角层压过程中固定牢固,对光伏组件的保护效果好,增加双玻组件的可靠性。
[0004]基于上述专利的检索,以及结合现有技术中的设备发现,上述设备在应用时,虽然具备对光伏组件的保护效果好,增加双玻组件的可靠性的作用,但是并不具备对不同厚度的光伏组件进行护角的作用。
[0005]本技术设计的一种晶体硅太阳能光伏组件层压防过压护角装置,目前一般层压前在双玻组件的四角放置护角,而现有护角呈L型结构,放置时护角两边紧贴双玻组件四角直角边,对双玻组件进行护角,但是现有的护角装置并不能够附和双玻组件的厚度进行调节,以此来对不同厚度的双玻组件进行护角的作用,因此工作人员使用起来不够简便,并且实用性较小,为了检索上述问题,本实用设计了一种可对不同厚度的光伏组件进行护角的作用,可以有效的为工作人员提供便捷性,并且操作简便,实用性广泛。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晶体硅太阳能光伏组件层压防过压护角装置,具备对不同厚度的光伏组件进行护角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护角装置不具备对不同厚度的光伏组件进行护角的问题。
[0007]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晶体硅太阳能光伏组件层压防过压护角装置,包括定位壳,所述定位壳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压板,所述定位壳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定位壳内腔左侧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限位孔,两个限位孔的内腔均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定位壳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定位壳后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壳内腔后侧的两侧均开设有通孔,两个通孔的内腔均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块。
[000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左侧与第一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
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第一扭块,所述第一扭块的表面套设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右侧与定位壳固定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固定板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杆两个滑杆的表面均套设有滑套,两个滑套的表面均与限位板固定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两个第一限位块的右侧均与定位壳接触。
[0011]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定位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两个第二限位块的前侧均与定位壳固定连接。
[0012]作为本技术优选的,两个第二连接块的后侧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两个连接板顶部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第二扭块,两个第二扭块的底部均贯穿至连接板的底部并与定位孔螺纹连接。
[0013]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定位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块,所述第三连接块的顶部与放置板固定连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1、本技术通过设置定位壳、压板、放置板、限位孔、第一连接块、调节机构、定位板、定位孔、通孔和第二连接块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护角装置不具备对不同厚度的光伏组件进行护角的问题。
[0016]2、本技术通过设置固定板、轴承座、第一扭块、螺纹套和限位板的配合使用,当工作人员需要对光伏组件进行护角时,首先扭动第一扭块,使第一扭块在螺纹套的内腔向上移动,在螺纹套移动的同时通过轴承座带动固定板向上移动,此时固定板通过两个第一连接块将压板向上带动,此时工作人员即可将光伏组件的一角放置进定位壳的内腔,并与放置板接触,随后工作人员再反向扭动第一扭块,第一扭块在螺纹套的内腔向下移动,与此同时通过轴承座将固定板向下移动,此时固定板向下移动,通过两个第一连接块带动压板向下移动,并使压板与光伏组件接触,此时工作人员再将两个第二扭块向下扭动,并拧入定位孔的内腔,以此来对压板进行固定,通过设置滑杆和滑套的配合使用,起到了对固定板的限位作用,通过设置第一限位块,第一限位块与定位壳接触,起到了对固定板的限位作用。
[0017]3、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二限位块,第二限位块与定位壳固定连接,起到了对定位板的定位作用,通过设置连接板和第二扭块的配合使用,起到了对压板的固定作用,通过设置第三连接块,第三连接块与放置板固定连接,起到了对放置板的固定作用。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后视图;
[002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调节结构剖视图;
[0021]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仰视拆分图。
[0022]图中:1、定位壳;2、压板;3、放置板;4、限位孔;5、第一连接块;6、调节机构;601、固定板;602、轴承座;603、第一扭块;604、螺纹套;605、限位板;606、滑杆;607、滑套;608、第一
限位块;7、定位板;8、定位孔;9、通孔;10、第二连接块;11、第二限位块;12、连接板;13、第二扭块;14、第三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0025]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晶体硅太阳能光伏组件层压防过压护角装置,包括定位壳1,定位壳1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压板2,定位壳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板3,定位壳1内腔左侧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限位孔4,两个限位孔4的内腔均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块5,定位壳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调节机构6,调节机构6包括固定板601,定位壳1后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板7,定位板7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定位孔8,定位壳1内腔后侧的两侧均开设有通孔9,两个通孔9的内腔均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块10。
[0026]参考图1、图2和图3,固定板601的左侧与第一连接块5固定连接,固定板6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轴承座602,轴承座6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晶体硅太阳能光伏组件层压防过压护角装置,包括定位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壳(1)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压板(2),所述定位壳(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板(3),所述定位壳(1)内腔左侧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限位孔(4),两个限位孔(4)的内腔均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块(5),所述定位壳(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调节机构(6),所述调节机构(6)包括固定板(601),所述定位壳(1)后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板(7),所述定位板(7)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定位孔(8),所述定位壳(1)内腔后侧的两侧均开设有通孔(9),两个通孔(9)的内腔均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块(1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晶体硅太阳能光伏组件层压防过压护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601)的左侧与第一连接块(5)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6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轴承座(602),所述轴承座(602)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第一扭块(603),所述第一扭块(603)的表面套设有螺纹套(604),所述螺纹套(60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605),所述限位板(605)的右侧与定位壳(1)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晶体硅太阳能光伏组件层压防过压护角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祥徐峰樊友志刘进良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元太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