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维护检修的铁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19243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维护检修的铁塔,涉及铁塔维修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通讯塔主体,所述通讯塔主体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设置有两个,且均设置于通讯塔主体的一端,打开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打开机构,转帽转动带动第一蜗杆转动,第一蜗杆转动通过机械传动带动踩踏板转动,当踩踏板在挤压杆的挤压下由竖直状态转动至水平状态时,即可停止转动转帽,此时固定杆两侧的踩踏板打开,工作人员可通过脚踩踏踩踏板爬至维修平台上,通过此结构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维修的效率,相比于传统工作人员维修时需要脚部穿戴攀爬的工具,减少了维修准备的时间,进而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维护检修的铁塔


[0001]本技术涉及铁塔维修
,具体是一种便于维护检修的铁塔。

技术介绍

[0002]铁塔,指用钢铁材料建成的高塔;铁色釉砖砌成的塔,铁塔包括输送电力的铁塔和通讯铁塔,通讯铁塔由塔体、平台、避雷针、爬梯、天线支撑等钢构件组成,并经热镀锌防腐处理,主要用于微波、超短波、无线网络信号的传输与发射等,在现代通讯及广播电视信号发射塔工程建设当中,无论用户选择地平面或楼顶铁塔,均起到架高通讯天线,增加通讯或电视发射信号服务半径,达到理想的专业通讯效果.另外楼顶还起到大楼的防雷接地、航空警示及装点办公大楼的双重功效,采用四脚自立式结构,符合钢结构设计规范,抗损能力:风12级/地震8级高度:60米以上;重量:10吨以上防腐处理:热渡锌;材料产地:宝钢/首钢/邯钢/唐钢等。
[0003]目前的通讯铁塔在进行维修时,需要工作人员在攀爬铁塔前在脚部和腿部穿戴攀爬通讯塔的工具,穿戴时间较长,且在工作人员爬至维修平台后,若发现缺少工具,即需要重新穿戴工具并爬下通讯塔,如此操作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工作效率,增加了维修时长,为此提供了一种便于维护检修的铁塔。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工作人员在攀爬通讯塔前需要穿戴辅助工具降低了维修效率的问题,提供一种便于维护检修的铁塔。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维护检修的铁塔,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通讯塔主体,所述通讯塔主体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设置有两个,且均设置于通讯塔主体的一端,打开机构,所述打开机构包括设置在固定杆两侧的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踩踏板,所述固定杆的内部靠近踩踏板的一侧设置有挤压杆,所述挤压杆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有第二直齿轮,所述第二直齿轮的一侧啮合有第一直齿轮,所述第一直齿轮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有第二蜗轮。
[0006]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打开机构还包括啮合于第二蜗轮一侧的第二蜗杆,所述第二蜗杆远离第二蜗轮的一侧啮合有另一个第二蜗轮,所述第二蜗杆的底端通过焊接固定有第一蜗轮,所述第一蜗轮的一端啮合有第一蜗杆,所述第一蜗杆的一侧通过焊接固定有贯穿至固定杆外部的转帽。
[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帽、第一蜗杆通过轴承与固定杆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蜗轮的顶端通过焊接固定有转柱,所述转柱通过轴承与固定杆的内壁转动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蜗杆通过轴承与固定杆的内壁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二蜗杆的外壁啮合有多组均匀分布的第二蜗轮。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踩踏板的一侧设置有防水挡板,所述踩踏板靠近挤压杆的一侧设置有防滑纹路。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柱通过轴承与固定杆的内壁转动连接,转动柱的外壁套接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与转动柱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与固定杆的内壁固定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通讯塔主体的顶端设置有避雷针,且所述通讯塔主体的两侧设置有维修平台,所述维修平台通过螺栓与通讯塔主体固定连接,所述维修平台位于固定杆的上方。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技术通过设置打开机构,转帽转动带动第一蜗杆转动,第一蜗杆转动通过机械传动带动踩踏板转动,当踩踏板在挤压杆的挤压下由竖直状态转动至水平状态时,即可停止转动转帽,此时固定杆两侧的踩踏板打开,工作人员可通过脚踩踏踩踏板爬至维修平台上,通过此结构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维修的效率,相比于传统工作人员维修时需要脚部穿戴攀爬的工具,减少了维修准备的时间,进而提高了装置的技术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固定杆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图2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转动杆、第一直齿轮与第二直齿轮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底座;2、通讯塔主体;3、固定杆;4、打开机构;401、转帽;402、第一蜗杆;403、第一蜗轮;404、第二蜗杆;405、第二蜗轮;406、转动杆;407、第一直齿轮;408、第二直齿轮;409、挤压杆;410、转动柱;411、踩踏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便于维护检修的铁塔,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通讯塔主体2,通讯塔主体2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固定杆3,固定杆3设置有两个,且均设置于通讯塔主体2的一端,打开机构4,打开机构4包括设置在固定杆3两侧的转动柱410,转动柱410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踩踏板411,固定杆3的内部靠近踩踏板411的一侧设置有挤压杆409,挤压杆409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有第二直齿轮408,第二直齿轮408的一侧啮合有第一直齿轮407,第一直齿轮407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有转动杆406,转动杆406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有第二蜗轮405。
[0021]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杆3用于对打开机构4进行防护的操作,同时有利于打开机构4进行正常的运作,通过设置打开机构4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维修的效率,相比于传统工作人员维修时需要脚部穿戴攀爬的工具,减少了维修准备的时间,进而提高了装置的技术
性。
[0022]请着重参阅图2、3、4,打开机构4还包括啮合于第二蜗轮405一侧的第二蜗杆404,第二蜗杆404远离第二蜗轮405的一侧啮合有另一个第二蜗轮405,第二蜗杆404的底端通过焊接固定有第一蜗轮403,第一蜗轮403的一端啮合有第一蜗杆402,第一蜗杆402的一侧通过焊接固定有贯穿至固定杆3外部的转帽401;转帽401、第一蜗杆402通过轴承与固定杆3的内壁转动连接,第一蜗轮403的顶端通过焊接固定有转柱,转柱通过轴承与固定杆3的内壁转动连接;第二蜗杆404通过轴承与固定杆3的内壁转动连接,且第二蜗杆404的外壁啮合有多组均匀分布的第二蜗轮405;踩踏板411的一侧设置有防水挡板,踩踏板411靠近挤压杆409的一侧设置有防滑纹路;转动柱410通过轴承与固定杆3的内壁转动连接,转动柱410的外壁套接有扭簧,扭簧的一端与转动柱410的外壁固定连接,扭簧的另一端与固定杆3的内壁固定连接;通讯塔主体2的顶端设置有避雷针,且通讯塔主体2的两侧设置有维修平台,维修平台通过螺栓与通讯塔主体2固定连接,维修平台位于固定杆3的上方。
[0023]在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维护检修的铁塔,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端固定有通讯塔主体(2),所述通讯塔主体(2)的一侧固定有固定杆(3),所述固定杆(3)设置有两个,且均设置于通讯塔主体(2)的一端,其特征在于,打开机构(4),所述打开机构(4)包括设置在固定杆(3)两侧的转动柱(410),所述转动柱(410)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踩踏板(411),所述固定杆(3)的内部靠近踩踏板(411)的一侧设置有挤压杆(409),所述挤压杆(409)的一端固定有第二直齿轮(408),所述第二直齿轮(408)的一侧啮合有第一直齿轮(407),所述第一直齿轮(407)的一端固定有转动杆(406),所述转动杆(406)的一端固定有第二蜗轮(4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维护检修的铁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开机构(4)还包括啮合于第二蜗轮(405)一侧的第二蜗杆(404),所述第二蜗杆(404)远离第二蜗轮(405)的一侧啮合有另一个第二蜗轮(405),所述第二蜗杆(404)的底端固定有第一蜗轮(403),所述第一蜗轮(403)的一端啮合有第一蜗杆(402),所述第一蜗杆(402)的一侧固定有贯穿至固定杆(3)外部的转帽(401)。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镇张晶孙玉倩王秀美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德振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