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轧奥氏体不锈钢带钢表面过烧后的退火酸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21908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热轧不锈钢带钢退火酸洗领域。一种热轧奥氏体不锈钢带钢表面过烧后的退火酸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炉温控制:炉温高于1000℃会有严重的二次氧化,炉温控制在70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轧奥氏体不锈钢带钢表面过烧后的退火酸洗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热轧不锈钢带钢退火酸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轧奥氏体不锈钢带钢表面过烧后的退火酸洗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不锈钢钢坯或连铸坯经过热(连)轧轧制成目标厚度后,过程中会产生加工硬化,钢板表面也会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铁鳞。将热轧不锈钢带钢通过退火酸洗生产线生产后,消除了加工硬化并将带钢表面铁鳞去除干净。退火酸洗生产线处理不锈钢带钢一般为在线连续生产,其主要工艺流程包括:在线连续退火炉固溶热处理、破鳞机与抛丸机机械除鳞、硫酸与混酸(硝酸、氢氟酸)化学除鳞酸洗。
[0003]带钢在经退火酸洗生产线连续生产时,由于机组故障或其它原因造成生产线降速、停车,而此时在连续退火炉内的钢带会产生表面局部发黑,即产生过烧现象,造成钢带表面不合格。产生表面过烧的钢带,需要重新上线进行酸洗挽救。传统观点认为,进行重新酸洗挽救时,炉温较高的情况下钢带表面会产生二次氧化,使过烧缺陷更不容易去除,因此通常采用无炉温并提高酸浓度的方法进行重洗挽救。但实际生产过程中恰恰相反,无炉温并提高酸浓度的方法并不能快速将钢带表面的过烧缺陷去除,需要经过多次重复上线酸洗,才能将表面过烧去除,而多次重复上线酸洗过程中钢带表面会产生酸花印、划伤等次生缺陷,最终可能会导致钢带判废。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轧奥氏体不锈钢带钢表面过烧后的退火酸洗方法,利用该方法进行重新酸洗挽救时,可以一次性去除表面过烧缺陷,而且不会产生酸花印等其它次生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热轧奥氏体不锈钢带钢表面过烧后的退火酸洗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热轧奥氏体不锈钢带钢表面过烧后的退火酸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炉温控制:炉温高于1000℃会有严重的二次氧化,炉温控制在700

1000℃;步骤二:重新酸洗挽救时加大机械除鳞能力,提高抛丸机电流及转速,抛丸机转速控制在1900

2100转/分,电流控制在95

120A;步骤三:化学除鳞。
[0007]化学除鳞过程中,硫酸浓度控制在150

180g/l,硫酸酸液内铁离子浓度0

60g/l,酸洗时间10

50s;硝酸浓度控制在150

180g/l,氢氟酸浓度应控制在15

20g/l,酸液内铁离子浓度0

60g/l,酸洗时间90

200s。
[000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对于热轧奥氏体不锈钢带钢表面过烧后的退火酸洗方法,可以一次性进行挽救,生产出不锈钢表面能够满足客户要求。不需要专门停车降温,因此不影响原生产计划,能实现连续生产作业。
具体实施方式
[0009]热轧奥氏体不锈钢带钢退火酸洗过程一般为在线连续生产,其主要工艺流程包括:在线连续退火炉固溶热处理、破鳞机与抛丸机机械除鳞、硫酸与混酸(硝酸、氢氟酸)化学除鳞酸洗。
[0010]热轧奥氏体不锈钢带钢在经退火酸洗生产线生产时,由于机组故障或其它原因造成生产线降速、停车时,炉内的钢带会产生表面局部发黑,即产生过烧现象,造成钢带表面不合格,需要重新上线酸洗挽救。对于热轧奥氏体不锈钢带钢表面过烧后的退火酸洗方法,一般是选择无炉温原酸洗工艺酸洗或者是原炉温原酸洗工艺酸洗。第一种处理方法的弊端是不能一次性完全消除钢带表面的过烧缺陷,尤其是过烧严重时,需要经过多次重新酸洗;第二种处理方法的弊端是炉温太高,容易产生严重的二次氧化,从而使得表面过烧缺陷更加难以去除,多次处理后会导致钢带产生其它不可挽救缺陷而判废。传统的无炉温原酸洗工艺酸洗弊端是因为没有炉温,不能一次性完全消除钢带表面的过烧缺陷,尤其是过烧严重时,需要经过多次重新酸洗;而原退火酸洗工艺重洗的弊端是炉温太高,容易产生严重的二次氧化,从而使得表面过烧缺陷更加难以去除,多次处理后会导致钢带产生其它不可挽救缺陷而判废。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轧奥氏体不锈钢带钢表面过烧后的退火酸洗方法,本专利技术从炉温控制、抛丸工艺、酸洗工艺控制入手,使得过烧后的钢带在进行重新酸洗挽救时,一次性挽救合格。不需要专门停车降温,因此不影响原生产计划,能实现连续生产作业。
[0011]1、炉温控制:应带有炉温,炉温高于1000℃会有严重的二次氧化,炉温应控制在700

1000℃。
[0012]2、重新酸洗挽救时加大机械除鳞能力,提高抛丸机电流及转速,抛丸机转速控制在1900

2100转/分,电流95

120A。
[0013]3、化学除鳞过程中,降低硫酸浓度以及提高硝酸浓度,硫酸浓度控制在150

180g/l,硫酸酸液内铁离子浓度0

60g/l,酸洗时间<50s;硝酸浓度控制在150

180g/l,氢氟酸浓度应控制在15

20g/l,酸液内铁离子浓度0

60g/l,酸洗时间>90s。
[0014]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而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15]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一种304热轧不锈钢热轧带钢过烧后挽救的酸洗方法,待处理带钢的厚度为5.0 mm;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炉温控制在850℃。
[0016]2、在原工艺基础上提高抛丸机电流及转速,抛丸机转速1950转/分,电流95A。
[0017]3、化学除鳞过程中,在原酸洗工艺基础上降低硫酸浓度以及提高硝酸浓度,硫酸浓度160g/l,硫酸酸液内铁离子浓度35g/l,酸洗时间30s;硝酸浓度165g/l,氢氟酸浓度18g/l,酸液内铁离子浓度25g/l,酸洗时间97s。
[0018]过烧发黑缺陷处难以去除的铁鳞已经清理干净,钢带表面呈现出金属色泽,钢带表面无酸花印等过酸缺陷,表面色泽均一。
[0019]实施例二本实施例提供一种316L热轧不锈钢热轧带钢过烧后挽救的酸洗方法,待处理带钢的厚度为6.0 mm;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炉温控制在950℃。
[0020]2、在原工艺基础上提高抛丸机电流及转速,抛丸机转速2000转/分,电流100A。
[0021]3、化学除鳞过程中,在原酸洗工艺基础上降低硫酸浓度以及提高硝酸浓度,硫酸浓度155g/l,硫酸酸液内铁离子浓度40g/l,酸洗时间40s;硝酸浓度165g/l以上,氢氟酸浓度应控制在18g/l,酸液内铁离子浓度25g/l,酸洗时间125s。
[0022]过烧发黑缺陷处难以去除的铁鳞已经清理干净,钢带表面呈现出金属色泽,钢带表面无酸花印等过酸缺陷,表面色泽均一。
[0023]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但本专利技术所保护范围的结构特征并不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轧奥氏体不锈钢带钢表面过烧后的退火酸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炉温控制:炉温高于1000℃会有严重的二次氧化,炉温控制在700

1000℃;步骤二:重新酸洗挽救时加大机械除鳞能力,提高抛丸机电流及转速,抛丸机转速控制在1900

2100转/分,电流控制在95

120A;步骤三:化学除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轧奥氏体不锈钢带钢表面过烧后的退火酸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庆华陈强张博荣刘治宏郑正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