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1765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15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涉及电池领域。端盖组件包括端盖、电极端子和集流构件。电极端子包括端子本体和与端子本体一体成型的限位部,端子本体穿过端盖。集流构件用于与电极组件的极耳连接,集流构件与限位部分别位于端盖在厚度方向上的两侧。集流构件与端子本体分体设置并连接。限位部与集流构件被配置为配合限位端子本体。该端盖组件包括与端子本体连接的集流构件,通过集流构件与限位部配合将端子本体限位于端盖。集流构件直接与电极组件的极耳连接,使电极端子能够输出电池单体的电能或者向电池单体输入电能。并且减小了端盖组件在其厚度方向上的尺寸,缩小了端盖组件的体积,有利于提升电池单体的能量密度。电池单体的能量密度。电池单体的能量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电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电池在新能源领域应用甚广,例如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已经成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新趋势。电池技术的发展要同时考虑多方面的设计因素,例如,电池寿命、放电容量、充放电倍率等性能参数。另外,还需要考虑电池的能量密度。然而,目前的电池的能量密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其旨在改善相关技术中电池的能量密度较低的问题。
[0004]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端盖组件,所述端盖组件用于电池单体,所述电池单体具有电极组件,所述端盖组件包括端盖、电极端子和集流构件,所述电极端子包括端子本体和与所述端子本体一体成型的限位部,所述端子本体穿过所述端盖;所述集流构件用于与所述电极组件的极耳连接,所述集流构件与所述限位部分别位于所述端盖在厚度方向上的两侧,所述集流构件与所述端子本体分体设置并连接,所述限位部与所述集流构件被配置为配合限位所述端子本体。
[000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该端盖组件包括与端子本体连接的集流构件,通过集流构件与限位部配合将端子本体限位于端盖。集流构件直接与电极组件的极耳连接,以使电极端子能够输出电池单体的电能或者向电池单体输入电能。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在端子本体的两端均设置限位部,并将其中一个限位部与集流构件连接后再通过集流构件与极耳连接,本申请利用集流构件来实现端子本体的限位,减少了限位部的使用,减小了端盖组件在厚度方向上的尺寸,缩小了端盖组件的体积,有利于提升电池单体的能量密度。另外,通过将端子本体与限位部一体成型,使得端子本体的整体性好,有利于减小电阻,并且电极端子具有较好的强度,不易损坏。
[0006]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沿所述厚度方向,所述端盖与所述限位部之间具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被配置为绝缘隔离所述限位部和所述端盖。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端盖和限位部之间设置绝缘层,以将端盖和限位部绝缘隔离,降低端盖和限位部接触而发生短路的风险。
[0008]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沿所述厚度方向,所述端盖具有面向所述限位部的第一表面,所述绝缘层为涂覆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绝缘涂层。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绝缘层为涂覆于第一表面的绝缘涂层,绝缘涂层的厚度一般较薄,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采用上塑胶实现绝缘隔离来说,绝缘涂层的厚度更薄,有利于减小端盖组件在其厚度方向上的尺寸,减小端盖组件对电池的箱体的体积占用,有利于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
[0010]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沿所述厚度方向,所述限位部具有面向所述端盖的第二表面,所述绝缘层为涂覆于所述第二表面的绝缘涂层。
[00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绝缘层为涂覆于第二表面的绝缘涂层,绝缘涂层的厚度一般较薄,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采用上塑胶实现绝缘隔离来说,绝缘涂层的厚度更薄,有利于减小端盖组件在其厚度方向上的尺寸,减小端盖组件对电池的箱体的体积占用,有利于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
[0012]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沿所述厚度方向,所述绝缘涂层的厚度为H,满足:0.08mm≤H≤0.15mm。
[00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将绝缘涂层的厚度限制在0.08~0.15mm之间,保证绝缘涂层不易被击穿的同时,使绝缘涂层的厚度较薄。若H<0.08mm,则绝缘涂层被击穿的风险增大,绝缘效果较差。若H>0.15mm,则绝缘涂层的厚度较厚,对端盖组件在其厚度方向的尺寸降低不明显。
[0014]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还满足:0.1mm≤H≤0.12mm。
[001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将绝缘涂层的厚度限制在0.1~0.12mm之间,保证绝缘涂层具有较好的绝缘效果的同时,使绝缘涂层的厚度较薄。
[0016]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绝缘涂层包括:紫外光固化涂料、聚酰亚胺和环氧粉末中的至少一种。
[001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紫外光固化涂料、聚酰亚胺和环氧粉末中的至少一种涂覆形成绝缘涂层,绝缘效果好,成本较低。
[0018]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集流构件与所述端子本体焊接连接。
[001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集流构件与端子本体焊接连接,在实现集流构件与端子本体连接的同时,还实现了二者的电连接,并且易于保证集流构件与端子本体的连接强度,使得集流构件和端子本体在电池单体的使用过程中不易断开。
[0020]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集流构件上设有容纳槽,所述端子本体背离所述限位部的一端伸入所述容纳槽内,并与所述集流构件焊接连接。
[002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集流构件上设置容纳槽,使得端子本体伸入容纳槽内再与集流构件焊接连接,有利于保证过流面积,同时使集流构件与端子本体具有较高的连接强度,保证集流构件与端子本体的连接稳定性。
[0022]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端盖组件包括绝缘件,沿所述厚度方向,所述绝缘件位于所述集流构件与所述端盖之间,所述绝缘件被配置为绝缘隔离所述集流构件和所述端盖。
[002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端盖和集流构件之间设置绝缘层,以将端盖和集流构件绝缘隔离,降低端盖和集流构件接触而发生短路的风险。
[0024]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端盖组件还包括密封件,所述端盖设置有供所述端子本体穿过的安装孔,所述密封件套设于所述端子本体上,并位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密封件用于密封所述端子本体和所述端盖。
[002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密封件密封端子本体和端盖,防止电池单体内的电解液渗出,同时防止外界杂质渗入电池单体内,影响电池单体的性能。
[0026]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单体,所述电池单体包括电极组件、壳体和上述的端盖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具有极耳;所述壳体具有一端开口的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用于容纳所述电极组件;所述端盖封闭所述开口,所述集流构件连接于所述极耳。
[0027]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所述电池包括上述的电池单体。
[0028]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池包括多个所述电池单体;所述电池还包括汇流构件,所述汇流构件用于实现多个所述电池单体电连接;其中,所述汇流构件连接于所述限位部。
[002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汇流构件将多个电池单体电连接,以提供更高的电压和容量。
[0030]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汇流构件与所述限位部通过导电胶层连接。
[003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导电胶层将汇流构件与限位部粘接,在实现汇流构件与限位部固定连接的同时,还实现了汇流构件与限位部的电连接。无需使用焊接,操作简单方便,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端盖组件,用于电池单体,所述电池单体具有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端盖;电极端子,包括端子本体和与所述端子本体一体成型的限位部,所述端子本体穿过所述端盖;集流构件,用于与所述电极组件的极耳连接,所述集流构件与所述限位部分别位于所述端盖在厚度方向上的两侧,所述集流构件与所述端子本体分体设置并连接,所述限位部与所述集流构件被配置为配合限位所述端子本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厚度方向,所述端盖与所述限位部之间具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被配置为绝缘隔离所述限位部和所述端盖。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厚度方向,所述端盖具有面向所述限位部的第一表面,所述绝缘层为涂覆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绝缘涂层。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厚度方向,所述限位部具有面向所述端盖的第二表面,所述绝缘层为涂覆于所述第二表面的绝缘涂层。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厚度方向,所述绝缘涂层的厚度为H,满足:0.08mm≤H≤0.15mm。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还满足:0.1mm≤H≤0.12mm。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涂层包括:紫外光固化涂料、聚酰亚胺和环氧粉末中的一种。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构件与所述端子本体焊接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构件上设有容纳槽,所述端子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仁煜吴锦武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