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桩围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便于组装的钢板桩围堰,包括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的底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锥形柱一,两个所述锥形柱一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槽一,所述安装槽一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柱一,所述固定柱一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一,所述安装槽一的顶端设置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螺纹套一,所述螺纹套一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一,所述固定块一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拉动拉杆,实现了对相邻的防护围堰进行连接,进而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通过启动电机一和电机二,实现了钢板不需要插入进土里。进土里。进土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便于组装的钢板桩围堰
[0001]本技术涉及桩围堰
,尤其涉及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便于组装的钢板桩围堰。
技术介绍
[0002]人类社会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采取各种措施,对自然界的水和水域进行控制和调配,以防治水旱灾害,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研究这类活动及其对象的技术理论和方法的知识体系称水利科学,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以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称水利工程,然而水利工程的建设最重要的一项任务是搭建桩围堰,桩围堰是指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为建造永久性水利设施,修建的临时性围护结构,其作用是防止水和土进入建筑物的修建位置,以便在围堰内排水,开挖基坑,修筑建筑物,一般主要用于水工建筑中,除作为正式建筑物的一部分外,围堰一般在用完后拆除。
[0003]然而现有的水利施工用防护围堰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不便于将相邻的防护围堰相连接,进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从而无法满足目前对水利施工用防护围堰的多种使用需求,并且桩围堰大多都是将钢板直接插入土内,导致在安装时十分费力,且在后期拆卸时十分麻烦,给增加了施工难度且降低了施工效率,因此针对以上不足,提出了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便于组装的钢板桩围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便于组装的钢板桩围堰。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便于组装的钢板桩围堰,包括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的底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锥形柱一,两个所述锥形柱一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槽一,所述安装槽一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柱一,所述固定柱一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一,所述安装槽一的顶端设置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螺纹套一,所述螺纹套一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一,所述固定块一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一,两个所述安装块一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插杆一,所述锥形柱一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出口槽一,所述安装框架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L型放置槽,两个所述L型放置槽的后端设置有钢板一,所述钢板一的左右两侧后端均设置有连接安装板,两个所述连接安装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锥形柱二,所述锥形柱二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槽二,所述安装槽二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柱二,所述固定柱二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二,所述安装槽二的顶端设置有电机二,所述电机二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螺纹套二,所述螺纹套二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二,所述固定块二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二,两个所述安装块二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插杆二,所述锥形柱二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出口槽二,两个所述钢板一的前端顶部设置有安装插孔,所述安装框架的相离一侧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两个所述固定架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套管,所
述套管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外部设置有弹簧,所述拉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杆。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7]所述螺纹套一的内部螺纹连接在螺纹杆一的外部。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9]所述螺纹套二的内部螺纹连接在螺纹杆二的外部。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1]所述弹簧的左端固定连接在活动杆的右端。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3]所述活动杆的外部滑动连接在安装插孔的内部。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5]两个所述L型放置槽的相对侧设置有钢板二。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7]所述插杆一的外部设置在出口槽一的内部,所述插杆二的外部设置在出口槽二的内部。
[0018]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1、本技术中,通过拉动拉杆,在套管、固定架、安装插孔、弹簧、活动杆的配合下,实现了对相邻的防护围堰进行连接,进而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进而满足对防护围堰的多种使用需求,消除了局限性。
[0020]2、本技术中,通过启动电机一和电机二,在锥形柱一、安装槽一、固定柱一、螺纹杆一、螺纹套一、固定块一、安装块一、插杆一、出口槽一、锥形柱二、安装槽二、固定柱二、螺纹杆二、螺纹套二、固定块二、安装块二、插杆二、出口槽二的配合下,实现了钢板不需要插入进土里,减轻了安装时比较费力、后期拆卸比较麻烦的情况,降低了施工难度以及提高了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便于组装的钢板桩围堰的立体正视图;
[0022]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便于组装的钢板桩围堰的安装框架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便于组装的钢板桩围堰的锥形柱一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便于组装的底座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便于组装的套管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便于组装的A处放大图。
[0027]图例说明:
[0028]1、安装框架;2、锥形柱一;3、安装槽一;4、固定柱一;5、螺纹杆一;6、电机一;7、螺纹套一;8、固定块一;9、安装块一;10、插杆一;11、出口槽一;12、L型放置槽;13、钢板一;14、连接安装板;15、底座;16、锥形柱二;17、安装槽二;18、固定柱二;19、螺纹杆二;20、电机二;
21、螺纹套二;22、固定块二;23、安装块二;24、插杆二;25、出口槽二;26、安装插孔;27、固定架;28、套管;29、拉杆;30、弹簧;31、活动杆;32、钢板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参照图1
‑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便于组装的钢板桩围堰,包括安装框架1,安装框架1的底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锥形柱一2,锥形柱一2用于插进土里对安装框架1进行固定,从而避免了以往需要钢板插进土里的情况,造成安装费时费力,两个锥形柱一2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槽一3,安装槽一3用于安装巩固装置,安装槽一3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柱一4,固定柱一4用于固定螺纹杆一5,固定柱一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一5,螺纹杆一5用于配合螺纹套一7使得插杆可以从出口槽一11出去插进土里对锥形柱一2进行巩固,安装槽一3的顶端设置有电机一6,电机一6用于带动螺纹套一7进行转动,电机一6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螺纹套一7,螺纹套一7在螺纹杆一5外部转动,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施工用便于组装的钢板桩围堰,包括安装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架(1)的底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锥形柱一(2),两个所述锥形柱一(2)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槽一(3),所述安装槽一(3)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柱一(4),所述固定柱一(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一(5),所述安装槽一(3)的顶端设置有电机一(6),所述电机一(6)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螺纹套一(7),所述螺纹套一(7)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一(8),所述固定块一(8)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一(9),两个所述安装块一(9)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插杆一(10),所述锥形柱一(2)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出口槽一(11),所述安装框架(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L型放置槽(12),两个所述L型放置槽(12)的后端设置有钢板一(13),所述钢板一(13)的左右两侧后端均设置有连接安装板(14),两个所述连接安装板(1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15),所述底座(1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锥形柱二(16),所述锥形柱二(16)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槽二(17),所述安装槽二(17)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柱二(18),所述固定柱二(1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二(19),所述安装槽二(17)的顶端设置有电机二(20),所述电机二(20)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螺纹套二(21),所述螺纹套二(21)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二(22),所述固定块二(22)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二(23),两个所述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玉梅,吴陈琳,
申请(专利权)人:陈玉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