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深埋隧道岩体爆破与悬臂掘进机联合开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隧道掘进
,具体涉及一种深埋隧道岩体爆破与悬臂掘进机联合开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隧道开挖技术对隧道内软、硬岩的掘进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直接决定了隧道开挖的工期、效率。在隧道的掘进工作中,对开挖技术的选择尤为重要,选择相对应的开挖技术可以在开挖过程中提高开挖效率、降低对周围岩体的损伤,达到良好的开挖效果。目前,国内外在开挖工作中主要使用爆破开挖和机械开挖两种方法。其中,爆破开挖的中心思想是利用炸药的爆炸能对岩体产生影响,达到岩体断裂进而实现隧道爆破的效果。爆破开挖的优点为可以通过炸药量以及装药结构控制开挖进尺以及开挖范围,但其对周边岩石的扰动较大,长期爆破开挖会影响隧道的整体稳定性,需要对围岩进行支护,另外,爆破开挖也无法避免超欠挖问题的产生;机械开挖的中心思想是通过掘进机对隧道掌子面进行掘进工作,目前国内外掘进机主要分为开敞式和护盾式两类,其优点是对周边岩石扰动小,无需对围岩进行大量加固工作,但在掘进过程中,对掘进机的损耗较大,不仅成本较高,而且影响工期。因此,如何实施一种既不影响工期、又可以减小对围岩损伤、提高掘进效率的掘进技术,尽可能地减小开挖过程中的超欠挖问题的产生,是现在隧道开挖工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深埋隧道岩体爆破与悬臂掘进机联合开挖方法,通过爆破开挖与机械开挖的联合使用,不仅能够解决隧道超欠挖、爆破开挖炸药用量多及围岩损伤的难题,且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深埋隧道岩体爆破与悬臂掘进机联合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收集现场数据以及各种参数;步骤2:基于现场收集数据,设计爆破方案,确定炸药结构,安装炸药,进行爆破开挖;设计爆破方案包括以下步骤:步骤2.1:结合自由面影响,计算炮孔每米装药量q,如下公式:式中:q代表炮孔每米装药量,kg/m;m1、m2代表相关系数;w代表最小抵抗线,m;l0代表自由面宽度,m;步骤2.2:对爆破开挖轮廓线进行钻孔挖槽;步骤2.3:安置切缝药包,堵塞炮孔;步骤2.4:起爆,实现爆破开挖轮廓线内岩石破碎充分的效果;步骤3:清理现场残渣;步骤4:进行机械开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埋隧道岩体爆破与悬臂掘进机联合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2中爆破开挖轮廓线为掏槽孔、辅助孔以及周边孔内所装炸药爆破产生爆生气体导致岩石破碎的轮廓线,其确定步骤如下:步骤2.2.1:确定掏槽孔参数,具体包括掏槽范围、掏槽孔行间距、掏槽孔倾角、掏槽孔孔底间距、掏槽孔深度以及掏槽孔内切缝药包长度;步骤2.2.2:确定辅助孔参数,具体包括辅助孔间排距、辅助孔内切缝药包长度以及单孔装药量;步骤2.2.3:确定周边孔参数,具体包括单孔装药量、周边孔间距以及光爆层厚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深埋隧道岩体爆破与悬臂掘进机联合开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2.1中确定掏槽孔行间距包括:确定掏槽孔内炸药爆破形成的破碎圈直径和确定掏槽孔内炸药爆破形成的裂隙圈直径,如下公式:式中:D1代表单个掏槽孔内炸药爆破形成的破碎圈直径;D2代表单个掏槽孔内炸药爆破形成的裂隙圈直径;ρ0代表装药密度,kg/m3;r
b
代表掏槽孔半径;σ
cd
代表岩石动态抗压强度,
MPa;A、B、为系数;σ
c
代表岩石静态抗压强度,MPa;σ
td
代表岩石动态抗拉强度,MPa,取σ
td
=σ
t
,σt为岩石静态抗拉强度,MPa;β代表应力波折减系数;
ɛ
代表应变率,取
ɛ
=100;ρ代表岩石密度,kg/m3;c
p
代表岩石弹性波速度,m/s;D代表炸药爆速,m/s;μ
b
代表岩石动态泊松比,μ
b
=0.8μ;μ代表岩石静态泊松比;代表炸冲击波衰减系数;n代表孔内炸药起爆时挤压对孔壁的压力增大系数,正常情况下为10;γ代表爆破后形成的膨胀绝热指数,正常情况下为3;k代表不耦合系数,,d
b
为炮孔直径,mm;d
c
为切缝药包直径,mm;η代表装药轴向系数,,l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祥,马宝龙,李俭,张业权,咸峰,刘韫鑫,李良广,王石磊,黄海军,王永柱,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