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稻套播油菜轻简化高效栽培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21664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油菜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是再生稻套播油菜轻简化高效栽培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现有直播油菜技术落后,以及再生稻套播油菜步骤繁琐,栽培效率低的问题,L型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架,支架内固定连接有截面为矩形的支撑杆一,开沟铲套设在支撑杆一的外侧,支撑杆一的一端通过点焊固定有螺栓,螺栓外侧螺纹连接有用于固定开沟铲的螺母,L型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二,支撑杆二的一端通过点焊固定有框架,框架内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压轮,铲土斗的顶部设置有输送组件,承载架的底部设置有覆土组件和撒种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实现从施肥到播种的一系列连续化操作,极大缩短了种植时间以及降低了大量劳动力的使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再生稻套播油菜轻简化高效栽培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菜栽培
,具体是再生稻套播油菜轻简化高效栽培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再生稻套播油菜技术指在再生稻收获前就将油菜种子撒播到再生稻田,即油菜与再生稻有一段共生时间的栽培方式,该栽培模式操作简单、劳动力投入少、节本增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稻油茬口紧张矛盾,再生稻收获一般在10月下旬,而直播油菜适宜播期一般在10月中旬以前,再生稻收获后播种油菜播期偏晚,限制了直播油菜产量潜力的发挥,针对这一实际生产情况,再生稻套播油菜技术应运而生。
[0003]利用现有技术直播油菜时,需要将稻田里的水稻进行收割,同时还要将水稻秸秆提前处理掉再播种油菜,但机械化种植水稻的种植面积一般较大,在处理水稻秸秆时,甚至会出现擅自焚烧秸秆导致违反国家禁止燃烧秸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引发空气环境污染,以及发生灾难性火灾的危险问题,同时油菜的产量受制于油菜种子的播种时间,为此改进出水稻套播油菜的技术,但现有常规再生稻套播油菜的步骤一般需要依次进行施肥、播种等多道步骤,同时为避免因套播油菜密度较大,诱发菌核病的问题发生,还需要在田间开挖很多排水沟,从而增强土壤通透性和植株根系活力,以提高植株抗病性,但是这样的套播方法步骤繁琐栽培效率低,需要大量劳动力按照顺序先后协作,不仅极大增加了种子种植成本,更重要的是会影响油菜种子的撒播以及再生稻和油菜的共生时间,严重影响油菜产量潜力的发挥。
[0004]针对上述的技术缺陷,现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再生稻套播油菜轻简化高效栽培方法及装置,通过输送组件、覆土组件、铲土斗、开沟铲、肥料储料桶、输送筒、疏松刮铲、原料桶以及出料管等结构的相互协同配合,进而实现疏松土壤的同时开挖排水沟,稳固排水沟、疏松土壤的同时添加并混合肥料、倾倒混有肥料的土壤的同时对土壤进行平整和二次疏松以及利用多个出料管实现均匀撒播种子的一系列连续性整体的轻简化高效作业,无需再周而复始的按步骤按计划的依次进行疏松土壤、开挖排水沟、施肥、撒播的分步式传统作业,解决现有直播油菜技术落后以及再生稻套播油菜步骤繁琐,栽培效率低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再生稻套播油菜轻简化高效栽培方法,所述再生稻套播油菜轻简化高效栽培方法中使用到多功能田间遥控作业车,具体的高效栽培包括以下步骤:
[0008]步骤一:首先将多功能田间遥控作业车与连接座连接,随后启动电动推杆一使其带动L型板以及铲土斗同时进行偏转,同时在外部驱动装置配合下,铲土斗和开沟铲对同时对土壤进行开挖;
[0009]步骤二:铲土斗铲出的土在滚轮、转轮、直齿轮一、直齿轮二和传动辊配合下,利用传送带以及挡板将铲出的土壤输送至搅拌箱内,电机带动搅拌箱内的搅拌杆进行搅拌,搅拌杆对搅拌箱内的土壤进行粉碎的同时,肥料储料桶将内部的肥料按照一定比例倒入至搅拌箱内并和土壤进行充分混合,混有肥料的土壤通过输送筒以及螺旋输送叶的配合被重新倒入至铲土斗所开挖的排水沟内,疏松刮铲对隆起的混有肥料的土壤进行平整疏松;
[0010]在铲土斗开挖的同时,开沟铲将铲出的土壤引导至所开挖的排水沟一侧,紧接着倾斜设置的压轮对堆叠在排水沟一侧的土壤进行压实,从而避免土壤重新掉落至排水沟造成排水不畅的问题出现;
[0011]步骤三:原料桶通过多个出料管将油菜种子均匀地撒在土壤内,进而实现再生稻套播油菜轻简化高效栽培。
[0012]再生稻套播油菜轻简化高效栽培装置,包括承载架,所述承载架的底部设置有铲土斗,所述铲土斗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L型板,所述铲土斗的两侧均设置有开沟组件,所述开沟组件包括开沟铲、支撑杆一、螺栓、支撑杆二和压轮;
[0013]所述L型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内固定连接有截面为矩形的支撑杆一,所述开沟铲套设在支撑杆一的外侧,所述支撑杆一的一端通过点焊固定有螺栓,所述螺栓外侧螺纹连接有用于固定开沟铲的螺母,所述L型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二,所述支撑杆二的一端通过点焊固定有框架,所述框架内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压轮,所述铲土斗的顶部设置有输送组件,所述承载架的底部设置有覆土组件和撒种组件。
[0014]进一步的,所述输送组件包括支座一、导轨一、导轨二、滑动座和支座二,所述支座一和导轨一均通过点焊固定在L型板的外侧,所述导轨二在导轨一内沿水平方向为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座在导轨二内沿竖直方式为滑动连接,所述支座一和滑动座之间设置有支撑臂一,所述支撑臂一的两端分别与对应设置的支座一和滑动座转动连接,所述滑动座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支撑臂二,所述支座二两端均与对应设置的支撑臂二转动连接。
[0015]进一步的,所述支座一和支座二之间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外侧套设有用于连接支座一和支座二的压缩弹簧一,所述支座一、滑动座和支座二的外侧均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轮,且对应设置的转轮外侧连接有皮带。
[0016]进一步的,所述支座二外侧设置的转轴一端还固定连接有滚轮,所述支座一外侧设置的转轴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直齿轮一,所述L型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两个所述隔板之间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两个传动辊,所述传动辊的一端通过短杆固定连接有直齿轮二,所述直齿轮一与直齿轮二啮合连接,所述传动辊的外侧安装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外侧等距离设置有挡板。
[0017]进一步的,所述覆土组件包括搅拌箱和进料框,所述承载架的底部通过框架安装有搅拌箱,所述搅拌箱的一侧开设有进料口,且进料口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进料框,所述传送带与进料框相配合,所述承载架的顶部设置有肥料储料桶和电机,所述肥料储料桶底端与搅拌箱相连通,所述搅拌箱的内部设置有多组搅拌杆,所述搅拌箱的底部连通有输送筒,所述输送筒内设置有螺旋输送叶,所述输送筒的一侧安装有设备箱,且设备箱内设置有相互啮合连接的锥齿轮一和锥齿轮二,所述锥齿轮一和锥齿轮二与对应设置的螺旋输送叶以及搅拌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框架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疏松刮铲和电动推杆二,所述疏松刮铲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架二,所述电动推杆二的输出端与导向架二内所开设的导向槽二相
配合。
[0018]进一步的,所述承载架的底部通过点焊固定有两个电动推杆一和两个定杆,所述定杆的底端与L型板转动连接,所述L型板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架一,所述导向架一中部开设有导向槽一,所述电动推杆一的输出端与导向槽一相配合。
[0019]进一步的,所述撒种组件包括若干原料桶和若干出料管,所述原料桶安装在承载架的顶部,所述原料桶的底部连通有出料管,所述承载架的底部四角均通过支撑架安装有驱动轮,所述L型板与进料框之间连接有可折叠防漏板,所述承载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的一侧通过点焊固定有连接座。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1、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通过铲土斗、滚轮、直齿轮一、直齿轮二和传送带等结构的相互配合,实现将铲土斗铲出的土壤输送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再生稻套播油菜轻简化高效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稻套播油菜轻简化高效栽培方法中使用到多功能田间遥控作业车,具体的高效栽培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首先将多功能田间遥控作业车与连接座(60)连接,随后启动电动推杆一(2)使其带动L型板(5)以及铲土斗(4)同时进行偏转,同时在外部驱动装置配合下,铲土斗(4)和开沟铲(6)对同时对土壤进行开挖;步骤二:铲土斗(4)铲出的土在滚轮(119)、转轮(124)、直齿轮一(120)、直齿轮二(121)和传动辊配合下,利用传送带(122)以及挡板(123)将铲出的土壤输送至搅拌箱(201)内,电机(211)带动搅拌箱(201)内的搅拌杆(204)进行搅拌,搅拌杆(204)对搅拌箱(201)内的土壤进行粉碎的同时,肥料储料桶(203)将内部的肥料按照一定比例倒入至搅拌箱(201)内并和土壤进行充分混合,混有肥料的土壤通过输送筒(205)以及螺旋输送叶(206)的配合被重新倒入至铲土斗(4)所开挖的排水沟内,疏松刮铲(207)对隆起的混有肥料的土壤进行平整疏松;在铲土斗(4)开挖的同时,开沟铲(6)将铲出的土壤引导至所开挖的排水沟一侧,紧接着倾斜设置的压轮(10)对堆叠在排水沟一侧的土壤进行压实,从而避免土壤重新掉落至排水沟造成排水不畅的问题出现;步骤三:原料桶(301)通过多个出料管(302)将油菜种子均匀地撒在土壤内,进而实现再生稻套播油菜轻简化高效栽培。2.再生稻套播油菜轻简化高效栽培装置,包括承载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架(1)的底部设置有铲土斗(4),所述铲土斗(4)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L型板(5),所述铲土斗(4)的两侧均设置有开沟组件,所述开沟组件包括开沟铲(6)、支撑杆一(7)、螺栓(8)、支撑杆二(9)和压轮(10);所述L型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内固定连接有截面为矩形的支撑杆一(7),所述开沟铲(6)套设在支撑杆一(7)的外侧,所述支撑杆一(7)的一端通过点焊固定有螺栓(8),所述螺栓(8)外侧螺纹连接有用于固定开沟铲(6)的螺母,所述L型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二(9),所述支撑杆二(9)的一端通过点焊固定有框架,所述框架内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压轮(10),所述铲土斗(4)的顶部设置有输送组件(11),所述承载架(1)的底部设置有覆土组件(20)和撒种组件(3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再生稻套播油菜轻简化高效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组件(11)包括支座一(110)、导轨一(111)、导轨二(112)、滑动座(113)和支座二(116),所述支座一(110)和导轨一(111)均通过点焊固定在L型板(5)的外侧,所述导轨二(112)在导轨一(111)内沿水平方向为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座(113)在导轨二(112)内沿竖直方式为滑动连接,所述支座一(110)和滑动座(113)之间设置有支撑臂一(114),所述支撑臂一(114)的两端分别与对应设置的支座一(110)和滑动座(113)转动连接,所述滑动座(11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支撑臂二(115),所述支座二(116)两端均与对应设置的支撑臂二(115)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李亚贞王馨悦肖国滨郑伟肖小军熊文周琦娜万长艳周莺黄天宝刘慧许煜峰蔡辉罗志娟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红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