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BIPV系统横排压块组合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21567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BIPV系统横排压块组合,属于BIPV系统技术领域,横排上压块的连接部设置有槽口,利用槽口放置螺栓,能够防止螺栓转动,用螺栓锁住横排下压块,以此把横排上压块往下压紧,把组件锁紧。横排上压块的卡接部的卡块,与光伏组件相接触的地方设计有波纹,该设计防止压块滑动,使压块和光伏组件结合更紧密。横排上压块的卡接部的卡槽,该设计为了防止与光伏组件的小水槽干涉,在施工时增加了施工容差。横排下压块下板设计条形孔,通过螺栓横排下压块下板固定在M型防水支架上,并且可通过条形孔调节。横排下压块上板与防水支架接触的一侧配置有V型板,防止雨水倒流到防水支架外面。防水支架外面。防水支架外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BIPV系统横排压块组合


[0001]本技术涉及BIPV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BIPV系统横排压块组合。

技术介绍

[0002]光伏建筑一体化(即BIPV Building Integrated PV,PV即Photovoltaic)是一种将太阳能发电(光伏)产品集成到建筑上的技术。光伏建筑一体化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光伏方阵与建筑的结合。另一类是光伏方阵与建筑的集成。如光电瓦屋顶、光电幕墙和光电采光顶等。在这两种方式中,光伏方阵与建筑的结合是一种常用的形式,特别是与建筑屋面的结合,太阳能发电是新兴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已实现产业化应用的主要是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太阳能光热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具有电池组件模块化、安装维护方便、使用方式灵活等特点,是太阳能发电应用最多的技术。太阳能光热发电通过聚光集热系统加热介质,再利用传统蒸汽发电设备发电,近年来产业化示范项目开始增多。
[0003]BIPV防水系统广泛应用于工商业和户用光伏系统。主要由防水支架、防水托架、楔型夹、防水横排压块组合构成。将防水支架固定到主梁上,用于固定太阳能板。现有技术中缺少一种将防水支架与太阳能板横排连接固定的压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BIPV系统横排压块组合,将太阳能板以及防水支架之间固定连接。
[0005]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BIPV系统横排压块组合,所述BIPV系统包括光伏组件以及防水支架,包括横排上压块以及横排下压块,所述横排上压块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横排下压块的上方;所述横排上压块的一侧面用于与所述光伏组件贴合,所述横排下压块的一侧面用于与所述防水支架贴合。
[0007]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横排上压块与所述光伏组件贴合的一侧配置有与所述光伏组件卡接的卡接部,所述卡接部和用于与所述横排下压块连接的连接部相连,与所述连接部相连的为支座,所述支座与所述横排下压块接触的面突出于所述卡接部以及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横排下压块接触的面。
[0008]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卡接部配置有卡槽以及卡块,所述卡槽位于所述连接部的一侧,所述卡块位于卡槽的一侧;所述卡块的与所述光伏组件相贴的一面为波纹设置,所述卡槽与所述卡块连接的一侧为斜面设置,所述卡槽与所述横排下压块贴合的一面宽度最大。
[0009]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横排下压块配置有上板以及下板,所述上板与所述横排上压块连接,所述下板垂直在所述上板的下方。
[0010]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连接部设置有槽口,所述槽口内陷于所述卡接部与所述支座之间,所述槽口的底部开设有用于与所述横排下压块连接的连接孔;所
述横排下压块的所述上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横排上压块与所述横排下压块之间通过螺栓穿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通孔固定连接。
[0011]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上板与所述下板平行的一侧延伸设置有V型板;固定时,所述V型板位于防水支架内。
[0012]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下板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防水支架连接的条形孔。
[0013]本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卡接部远离所述横排下压块的一侧配置为弧形。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5](1)横排上压块的连接部设置有槽口,利用槽口放置螺栓,能够防止螺栓转动,用螺栓锁住横排下压块,以此把横排上压块往下压紧,把组件锁紧。
[0016](2)横排上压块的卡接部的卡块,与光伏组件相接触的地方设计有波纹,该设计防止压块滑动,使压块和光伏组件结合更紧密。
[0017](3)横排上压块的卡接部的卡槽,该设计为了防止与光伏组件的小水槽干涉,在施工时增加了施工容差。
[0018](4)横排下压块下板设计条形孔,通过螺栓横排下压块下板固定在M型防水支架上,并且可通过条形孔调节。
[0019](5)横排下压块上板与防水支架接触的一侧配置有V型板,防止雨水倒流到防水支架外面。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BIPV系统横排压块组合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BIPV系统横排压块组合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BIPV系统横排压块组合整体结构后视图;
[0023]图4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BIPV系统横排压块组合整体结构主视图;
[0024]图5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BIPV系统横排压块组合整体结构安装示意图;
[0025]图6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BIPV系统横排压块组合的横排上压块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7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BIPV系统横排压块组合的横排下压块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
[0028]1、横排上压块;11、卡接部;111、卡槽;112、卡块;12、连接部;121、槽口;122、连接孔;13、支座;2、横排下压块;21、上板;211、通孔;212、V型板;22、下板;221、条形孔;3、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30]如图1

7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BIPV系统横排压块组合,BIPV系统包括光伏组件以及防水支架,包括横排上压块1以及横排下压块2,横排上压块1通过螺栓3固定在横排下压块2的上方,利用槽口121放置M8螺栓3防止转动,用螺栓3锁住横排下压块,以此把上压块往下压紧,把组件锁紧;横排上压块1的一侧面与光伏组件贴合,横排下压块2的一侧面与防水支架贴合。横排上压块1与光伏组件贴合的一侧配置有与光伏组件卡接的卡接部11,卡接部11和用于与横排下压块2连接的连接部12相连,与连接部12相连的为支座13,支座13与横排下压块2接触的面突出于卡接部11以及连接部12与横排下压块2接触的面。
[0031]卡接部11配置有卡槽111以及卡块112,卡槽111位于连接部12的一侧,卡块112位于卡槽111的一侧;卡块112的与光伏组件相贴的一面为波纹设置,防止压块滑动,使压块和光伏组件结合更紧密。卡槽111与卡块112连接的一侧为斜面设置,卡槽111与横排下压块2贴合的一面宽度最大,防止与小水槽干涉,在施工时增加了施工容差。连接部12设置有槽口121,槽口121内陷于卡接部11与支座13之间,槽口121的底部开设有用于与横排下压块2连接的连接孔122;横排下压块2的上板21上开设有通孔211,横排上压块1与横排下压块2之间通过螺栓3穿过连接孔122与通孔211固定连接。
[0032]横排下压块2配置有上板21以及下板22,上板21与横排上压块1连接,下板22垂直在上板21的下方。上板21与下板22平行的一侧延伸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BIPV系统横排压块组合,所述BIPV系统包括光伏组件以及防水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排上压块(1)以及横排下压块(2),所述横排上压块(1)通过螺栓(3)固定在所述横排下压块(2)的上方;所述横排上压块(1)的一侧面用于与所述光伏组件贴合,所述横排下压块(2)的一侧面用于与所述防水支架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IPV系统横排压块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排上压块(1)与所述光伏组件贴合的一侧配置有用于与所述光伏组件卡接的卡接部(11),所述卡接部(11)和用于与所述横排下压块(2)连接的连接部(12)相连,与所述连接部(12)相连的为支座(13),所述支座(13)与所述横排下压块(2)接触的面突出于所述卡接部(11)以及所述连接部(12)与所述横排下压块(2)接触的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BIPV系统横排压块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11)配置有卡槽(111)以及卡块(112),所述卡槽(111)位于所述连接部(12)的一侧,所述卡块(112)位于卡槽(111)的一侧;所述卡块(112)的与所述光伏组件相贴的一面为波纹设置,所述卡槽(111)与所述卡块(112)连接的一侧为斜面设置,所述卡槽(111)与所述横排下压块(2)贴合的一面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福根胡善洲李福凯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伏特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