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振锋专利>正文

一种道路设计防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1139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道路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道路设计防水结构,包括基层面,所述基层面上设有便于进行防水的横板机构,所述横板机构包括沥青路层和挡水层,所述沥青路层位于基层面的上方,所述挡水层位于沥青路层和基层面之间,所述挡水层的上端部铺设有砂浆层,所述沥青路层铺设在砂浆层的上端部,所述基层面的上端部铺设有防腐蚀涂层,所述防腐蚀涂层的上端部铺设有混凝土加固层,所述基层面的两侧固定设置有限位固定板,两个所述限位固定板的高度与沥青路层齐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了混凝土加固层、砂浆层和限位固定板相配合,起到对道路进行加固夯实的作用,保证道路本身的稳定性和强度,保证道路的荷载量。保证道路的荷载量。保证道路的荷载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设计防水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道路设计
,特别是涉及一种道路设计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路面设计是道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是确定路面等级,选择路面类型,进行结构组合设计,计算各结构层厚度及确定材料配合比,达到在不同季节和水文条件下承受各种车辆荷载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足够的强度,并能顾及行车速度与安全,道路维修和良好经济效益等各项要求。
[0003]现有的道路设计具有以下缺点,现有的道路不具备引出内部水流的结构,长时间的降雨和积水会导致靠近土质基层的水分越来越多,长时间会造成道路出现路面坍塌和凹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道路设计防水结构。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道路设计防水结构,包括基层面,所述基层面上设有便于进行防水的横板机构,所述横板机构包括沥青路层和挡水层,所述沥青路层位于基层面的上方,所述挡水层位于沥青路层和基层面之间,所述挡水层的上端部铺设有砂浆层,所述沥青路层铺设在砂浆层的上端部,所述基层面的上端部铺设有防腐蚀涂层,所述防腐蚀涂层的上端部铺设有混凝土加固层,所述基层面的两侧固定设置有限位固定板,两个所述限位固定板的高度与沥青路层齐平,所述挡水层铺设在混凝土加固层的上端部,所述挡水层的上端部开设有两个排水槽,所述挡水层的两侧端部固定安装有L形挡板。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挡水层的上端部且位于两个L形挡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阻隔板,两个所述阻隔板的侧端部均贯穿开设有排水孔槽,两个所述阻隔板的侧端部均固定安装有过滤网层。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沥青路层的两侧端部均固定安装有沥青挡条,所述沥青挡条的端部为斜切面。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09]1、本道路通过铺设挡水层和开设排水槽相配合,可以有效对道路上囤积的雨水进行清排,且挡水层有良好的隔水性,避免雨水对基层面造成侵蚀,并设置有过滤网层,避免排水孔槽内受污堵塞难以清理。
[0010]2、本装置通过设置了混凝土加固层、砂浆层和限位固定板相配合,起到对道路进行加固夯实的作用,保证道路本身的稳定性和强度,保证道路的荷载量。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沥青路层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基层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L形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技术砂浆层的结构示意图。
[0015]其中:1、沥青路层;11、沥青挡条;2、基层面;21、防腐蚀涂层;22、混凝土加固层;23、限位固定板;3、挡水层;31、排水槽;32、L形挡板;33、阻隔板;34、排水孔槽;35、砂浆层;36、过滤网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17]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道路设计防水结构,包括基层面2,基层面2上设有便于进行防水的横板机构,横板机构包括沥青路层1和挡水层3,沥青路层1位于基层面2的上方,挡水层3位于沥青路层1和基层面2之间,挡水层3的上端部铺设有砂浆层35,在沥青路层1的下方设置了挡水层3,挡水层3具有良好的隔水性,避免雨水经过沥青路层1渗透到基层面2处;
[0018]沥青路层1铺设在砂浆层35的上端部,基层面2的上端部铺设有防腐蚀涂层21,防腐蚀涂层21的上端部铺设有混凝土加固层22,基层面2的两侧固定设置有限位固定板23,两个限位固定板23的高度与沥青路层1齐平,挡水层3铺设在混凝土加固层22的上端部,挡水层3的上端部开设有两个排水槽31,在雨天时,雨水会落在沥青路层1上,沥青路层1上囤积雨水后会向沥青挡条11处漫延,沥青挡条11的端部为斜切面,沥青挡条11会引导雨水到阻隔板33处,阻隔板33会对雨水进行过滤,将雨水中携带的杂质过滤掉,过滤后的雨水会流向排水孔槽34内,雨水经过排水孔槽34会流向排水槽31内;
[0019]挡水层3的两侧端部固定安装有L形挡板32,挡水层3的上端部且位于两个L形挡板3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阻隔板33,两个阻隔板33的侧端部均贯穿开设有排水孔槽34,两个阻隔板33的侧端部均固定安装有过滤网层36,在基层面2的上方还设置了防腐蚀涂层21,防腐蚀涂层21可以有效的辅助对基层面2进行防水保护,避免基层面2受侵蚀,在防腐蚀涂层21和挡水层3上铺设有混凝土加固层22和砂浆层35,二者相互配合起到对道路的加固,并投放在基层面2的两侧设置了限位固定板23,辅助对道路进行限位固定;
[0020]沥青路层1的两侧端部均固定安装有沥青挡条11,沥青挡条11的端部为斜切面,将沥青挡条11的端部设置为斜切面,使得沥青挡条11与过滤网层36之间形成三角凹槽,便于环卫工人对过滤网层36过滤后的树叶污泥等杂质进行收集清理。
[0021]工作原理;
[0022]在雨天时,雨水会落在沥青路层1上,沥青路层1上囤积雨水后会向沥青挡条11处漫延,沥青挡条11的端部为斜切面,沥青挡条11会引导雨水到阻隔板33处,阻隔板33会对雨水进行过滤,将雨水中携带的杂质过滤掉,过滤后的雨水会流向排水孔槽34内,雨水经过排
水孔槽34会流向排水槽31内,在沥青路层1的下方设置了挡水层3,挡水层3具有良好的隔水性,避免雨水经过沥青路层1渗透到基层面2处,在基层面2的上方还设置了防腐蚀涂层21,防腐蚀涂层21可以有效的辅助对基层面2进行防水保护,避免基层面2受侵蚀,在防腐蚀涂层21和挡水层3上铺设有混凝土加固层22和砂浆层35,二者相互配合起到对道路的加固,并投放在基层面2的两侧设置了限位固定板23,辅助对道路进行限位固定,将沥青挡条11的端部设置为斜切面,使得沥青挡条11与过滤网层36之间形成三角凹槽,便于环卫工人对过滤网层36过滤后的树叶污泥等杂质进行收集清理,现有的道路不具备引出内部水流的结构,长时间的降雨和积水会导致靠近土质基层的水分越来越多,长时间会造成道路出现路面坍塌和凹陷,本道路通过铺设挡水层3和开设排水槽31相配合,可以有效对道路上囤积的雨水进行清排,且挡水层3有良好的隔水性,避免雨水对基层面2造成侵蚀,并设置有过滤网层36,避免排水孔槽34内受污堵塞难以清理,且本装置通过设置了混凝土加固层22、砂浆层35和限位固定板23相配合,起到对道路进行加固夯实的作用,保证道路本身的稳定性和强度,保证道路的荷载量。
[0023]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设计防水结构,包括基层面(2),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面(2)上设有便于进行防水的横板机构;所述横板机构包括沥青路层(1)和挡水层(3),所述沥青路层(1)位于基层面(2)的上方,所述挡水层(3)位于沥青路层(1)和基层面(2)之间,所述挡水层(3)的上端部铺设有砂浆层(35),所述沥青路层(1)铺设在砂浆层(35)的上端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设计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面(2)的上端部铺设有防腐蚀涂层(21),所述防腐蚀涂层(21)的上端部铺设有混凝土加固层(2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道路设计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面(2)的两侧固定设置有限位固定板(23),两个所述限位固定板(23)的高度与沥青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振锋吕玉缀
申请(专利权)人:杨振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