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辐射制冷涂层辐射制冷性能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a)制备填料含量不同的至少三种辐射制冷功能涂料;(b)将所述辐射制冷功能涂料依次涂覆在玻璃表面,干燥得覆有多层辐射制冷薄膜的玻璃制品;或者分别挤出得到流延料以依次层叠形成在玻璃表面,得到覆有流延料的玻璃制品;多层所述辐射制冷薄膜中的填料含量由内向外依次减小。这样能够充分利用填料对光的反射和对热量的辐射,从而提高辐射制冷效果。提高辐射制冷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辐射制冷涂层辐射制冷性能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特种涂料
,涉及一种辐射制冷涂层,具体涉及一种提高辐射制冷涂层辐射制冷性能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辐射制冷是将宇宙空间作为冷源、地面上物体作为热源建立辐射热传递通道,通过“大气透明窗”在不消耗能源的情况下,将热量以特定波段的电磁波辐射方式把地面物体的热量直接传递到宇宙空间,从而达到制冷的目的。而水汽对地表发出的辐射有两个强吸收带:一个在4.5~8.0微米,另一个在18微米以上的远红外区;大气对8~13微米波段的辐射吸收很少,该波段即为“大气透明窗”。
[0003]申请号为201810974672.0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反射型的辐射制冷薄膜,包括依次设置的涂布层、金属层、透明聚酯PET层、装贴胶和离型保护膜,所述涂布层包括有机类丙烯酸涂料和微米球体,所述微米球体为SiC、SiO、TiO、BaSO、CaCO中的一种;所述金属层通过磁控溅射方法沉积到透明聚酯PET层上;其中,各层的厚度与所述辐射制冷薄膜总厚度的占比如下:涂布层:2%~10%,金属层:0.01%~0.1%,透明聚酯PET:14.9%~87.99%,装贴胶:5%~40%,离型保护膜:5%~35%。该申请中制得的辐射制冷膜需要通过磁控溅射等方法在制冷膜上形成金属膜层,这样得到的制冷膜制冷效果欠佳,同时工艺复杂、成本高,并且金属膜层容易氧化失效。
[0004]申请号为202010984805.X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辐射制冷膜、制备方法以及制品。该辐射制冷膜通过第一反射层、辐射制冷功能层以及第二反射层的层叠设置,不需要在辐射制冷膜上额外加工形成金属膜层即能够得到制冷效果良好的辐射制冷膜。该制品虽然具有良好的制冷效果,但是仍有提升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辐射制冷涂层辐射制冷性能的方法。
[0006]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辐射制冷涂层辐射制冷性能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a)制备填料含量不同的至少三种辐射制冷功能涂料;(b)将所述辐射制冷功能涂料依次涂覆在玻璃表面,干燥得覆有多层辐射制冷薄膜的玻璃制品;或者分别挤出得到流延料以依次层叠形成在玻璃表面,得到覆有流延料的玻璃制品;多层所述辐射制冷薄膜中的填料含量由内向外依次减小。
[0007]优化地,步骤(a)中,所述辐射制冷功能涂料有三种,其填料质量分数分别为3~5%、6~10%和12~15%。
[0008]进一步地,步骤(a)中,三种所述辐射制冷功能涂料为第一辐射制冷功能涂料、第二辐射制冷功能涂料和第三辐射制冷功能涂料,
所述第一辐射制冷功能涂料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分:丙烯酸树脂
ꢀꢀꢀꢀꢀꢀꢀꢀꢀꢀꢀꢀꢀ
94~96.5%;填料
ꢀꢀꢀꢀꢀꢀꢀꢀꢀꢀꢀꢀꢀꢀꢀꢀꢀꢀꢀꢀꢀꢀ
3~5%;乙烯
‑
醋酸乙烯酯共聚乳液
ꢀꢀ
0.5~1%;所述第二辐射制冷功能涂料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分:丙烯酸树脂
ꢀꢀꢀꢀꢀꢀꢀꢀꢀꢀꢀꢀꢀꢀ
89~93.5%;填料
ꢀꢀꢀꢀꢀꢀꢀꢀꢀꢀꢀꢀꢀꢀꢀꢀꢀꢀꢀꢀꢀꢀ
6~10%;乙烯
‑
醋酸乙烯酯共聚乳液
ꢀꢀ
0.5~1%;所述第三辐射制冷功能涂料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分:丙烯酸树脂
ꢀꢀꢀꢀꢀꢀꢀꢀꢀꢀꢀꢀꢀꢀ
84~87.5%;填料
ꢀꢀꢀꢀꢀꢀꢀꢀꢀꢀꢀꢀꢀꢀꢀꢀꢀꢀꢀꢀꢀ
12~15%;乙烯
‑
醋酸乙烯酯共聚乳液
ꢀꢀ
0.5~1%;所述填料为二氧化硅和金红石型二氧化钛按质量比1:1组成的混合物,所述二氧化硅的粒径为1~50μm;所述二氧化钛的的粒径为0.2~20μm。
[0009]更进一步地,步骤(b)中,当采用涂覆工艺时,还使用水分散所述辐射制冷功能涂料,所述水与所述辐射制冷功能涂料的质量比为0.5~1:1。
[0010]优化地,步骤(b)中,所述干燥温度为30~50℃。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辐射制冷功能涂料、第二辐射制冷功能涂料和第三辐射制冷功能涂料分别形成第一辐射制冷功能涂料层、第二辐射制冷功能涂料层和第三辐射制冷功能涂料层,其厚度相互独立地为10~100μm。
[0012]本专利技术创造性地提出,相比于现有的技术手段,具有如下优势:本专利技术提高辐射制冷涂层辐射制冷性能的方法,通过将不同填料含量的射制冷功能涂料按含量由高到次向外布设,这样能够充分利用填料对光的反射和对热量的辐射,从而提高辐射制冷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13]本专利技术提高辐射制冷涂层辐射制冷性能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a)制备填料含量不同的至少三种辐射制冷功能涂料;(b)将所述辐射制冷功能涂料依次涂覆在玻璃表面,干燥得覆有多层辐射制冷薄膜的玻璃制品;或者分别挤出得到流延料以依次层叠形成在玻璃表面,得到覆有流延料的玻璃制品;多层所述辐射制冷薄膜中的填料含量由内向外依次减小。通过将不同填料含量的射制冷功能涂料按含量由高到次向外布设,这样能够充分利用填料对光的反射和对热量的辐射,从而提高辐射制冷效果。
[0014]步骤(a)中,所述辐射制冷功能涂料有三种,其填料质量分数分别优选为3~5%、6~10%和12~15%;可以在减少填料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辐射制冷效果。三种所述辐射制冷功能涂料为第一辐射制冷功能涂料、第二辐射制冷功能涂料和第三辐射制冷功能涂料,所述第一辐射制冷功能涂料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分:丙烯酸树脂94~96.5%;填料3~5%;乙烯
‑
醋酸乙烯酯共聚乳液0.5~1%;所述第二辐射制冷功能涂料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分:丙烯酸树脂89~93.5%;填料6~10%;乙烯
‑
醋酸乙烯酯共聚乳液0.5~1%;所述第三辐射制冷功能涂料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分:丙烯酸树脂84~87.5%;填料12~15%;乙烯
‑
醋酸乙烯酯共聚乳液0.5~1%;所述填料为二氧化硅和金红石型二氧化钛按质量比1:1组
成的混合物,所述二氧化硅的粒径为1~50μm;所述二氧化钛的的粒径为0.2~20μm。步骤(b)中,当采用涂覆工艺时,还使用水分散所述辐射制冷功能涂料,所述水与所述辐射制冷功能涂料的质量比为0.5~1:1。步骤(b)中,所述干燥温度为30~50℃。所述第一辐射制冷功能涂料、第二辐射制冷功能涂料和第三辐射制冷功能涂料分别形成第一辐射制冷功能涂料层、第二辐射制冷功能涂料层和第三辐射制冷功能涂料层,其厚度相互独立地为10~100μm。通过精确控制各参数,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辐射制冷效果。
[001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6]实施例1本实施例一种提高辐射制冷涂层辐射制冷性能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a)按以下比例制备填料含量不同的三种辐射制冷功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辐射制冷涂层辐射制冷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a)制备填料含量不同的至少三种辐射制冷功能涂料;(b)将所述辐射制冷功能涂料依次涂覆在玻璃表面,干燥得覆有多层辐射制冷薄膜的玻璃制品;或者分别挤出得到流延料以依次层叠形成在玻璃表面,得到覆有流延料的玻璃制品;多层所述辐射制冷薄膜中的填料含量由内向外依次减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高辐射制冷涂层辐射制冷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辐射制冷功能涂料有三种,其填料质量分数分别为3~5%、6~10%和12~1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提高辐射制冷涂层辐射制冷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三种所述辐射制冷功能涂料为第一辐射制冷功能涂料、第二辐射制冷功能涂料和第三辐射制冷功能涂料,所述第一辐射制冷功能涂料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分:丙烯酸树脂
ꢀꢀꢀꢀꢀꢀꢀꢀꢀꢀꢀꢀꢀ
94~96.5%;填料
ꢀꢀꢀꢀꢀꢀꢀꢀꢀꢀꢀꢀꢀꢀꢀꢀꢀꢀꢀꢀꢀꢀ
3~5%;乙烯
‑
醋酸乙烯酯共聚乳液
ꢀꢀꢀ
0.5~1%;所述第二辐射制冷功能涂料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分:丙烯酸树脂
ꢀꢀꢀꢀꢀꢀꢀꢀꢀꢀꢀꢀꢀꢀ
89~93.5%;填料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珂珩,李春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新瑞光学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