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穿戴脑电电极的制造和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20950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相关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脑电电极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注塑的方式将高弹力硅胶颗粒成型成用于挂在耳上、包覆在下巴以及放置在后脑勺的受力硅胶垫;通过注塑的方式将高弹力硅胶颗粒成型成网状的柔性电极安装带,在柔性电极安装带的两端连接带上安装配合使用的卡扣;通过扭簧将两个拨片组装成交叉状的头发拨夹;采用稀盐酸除去金属芯的氧化层和杂质,再用无水乙醇清洗后,在金属芯上电镀Ag/AgCl镀层得到电极芯,通过焊接的方式将电极芯与导线连接;将凝胶与固化剂混合后倒入模具中骨架,形成柔性凝胶;受力硅胶垫和柔性电极安装带均是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加工得出,减少了加工时长。加工时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穿戴脑电电极的制造和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相关
,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可穿戴脑电电极的制造和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远程医疗技术的发展,能够对人体生理指标进行探测的可穿戴智能器件已经逐步进入市场。其中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是对人体电信号,如心电、脑电或肌电信号进行长期实时监测的可穿戴智能器件。例如对于发病急、致命性强的心脑血管疾病,心电信号异常的报警能够有效预防中风或心力衰竭。探测人体电信号要求电子器件的感测电极与皮肤紧密接触。
[0003]传统的可穿戴脑电电极在制造的过程中是采用多根连接绳连接成网状,存在耗费时间和精力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穿戴脑电电极的制造和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穿戴脑电电极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注塑的方式将高弹力硅胶颗粒成型成用于挂在耳上、包覆在下巴以及放置在后脑勺的受力硅胶垫;通过注塑的方式将高弹力硅胶颗粒成型成网状的柔性电极安装带,在柔性电极安装带的两端连接带上安装配合使用的卡扣;通过扭簧将两个拨片组装成交叉状的头发拨夹;采用稀盐酸除去金属芯的氧化层和杂质,再用无水乙醇清洗后,在金属芯上电镀Ag/AgCl镀层得到电极芯,通过焊接的方式将电极芯与导线连接;将凝胶与固化剂混合后倒入模具中骨架,形成柔性凝胶;通过超声波的清洗方式清洗电极外壳后烘干,将柔性凝胶粘贴在电极外壳内,在电极外壳内放置电极芯,电极芯靠近柔性电机带内部的端部从电极外壳内露出,导线远离电极芯的端部穿过电极外壳并延伸至电极外壳外部;将多个头发拨夹定点安装在柔性电极安装带上,且头发拨夹朝向柔性电极安装带内部的两个拨片之间的间距最大;在每个头发拨夹的两个拨片之间安装电极外壳。
[0006]本申请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柔性电极安装带的厚度为0.5

1mm。
[0007]本申请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将挂在耳上的两个受力硅胶垫分别安装在柔性电极安装带两侧,将包覆在下巴的受力硅胶垫安装在位于下巴的柔性电极安装带上。
[0008]本申请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将在后脑勺的受力硅胶垫安装柔性电极安装带后方,在受力硅胶垫上通过卡扣或者搭扣的方式安装放大器。
[000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由可穿戴脑电电极制造方法制造的可穿戴脑电电极的使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柔性电极安装带两侧的受力硅胶垫挂在耳上,然后将柔性电极安装带套在头上;调节柔性电极安装带两端卡扣之间的间距后,扣上卡扣,将与卡扣在同一个位置的受力硅胶垫滑动移动到下巴处;将导线远离电极芯的端部与放大器连接;
在电极芯露出电极外壳的端部涂上凝胶或导电液体后,将电极芯与头皮接触。
[0010]本申请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电极芯与头皮接触后调整两个卡扣间距使得电极芯端部与头皮保持接触。
[0011]本申请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电极芯露出电极外壳的端部涂上凝胶或导电液体后,将头发拨夹朝相互靠近的地方捏,使得位于柔性电极安装带内部的两个头发拨夹贴合,将两个头发拨夹贴合端部插入头发且与头皮接触后,松开头发拨夹,在扭簧的弹力作用下,使得两个头发拨夹将头发朝远离电极芯的外围拨动,再将电极芯与头皮接触。
[0012]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1、本专利技术中的受力硅胶垫和柔性电极安装带均是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加工得出,加工过程中快速简便;解决了传统的制造方法存在耗费较多时间和精力的问题;此外在后脑勺的受力硅胶垫上安装放大器,能够对放大器进行收纳,避免了传统的放大器需要手持或者摆放在桌子上,不便于使用者活动,造成影响电极芯与头皮接触的稳定性的问题。
[0014]2、通过在每个电极芯的外围安装头发拨夹,能够在比较方便操作的情况下将头发往电极芯外围拨动,解决了传统通过手持另外的拨片将头发往一边拨动后再贴电极的方式,存在头发拨动不彻底,导致电极芯不能充分与头皮接触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0016]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可穿戴脑电电极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注塑的方式将高弹力硅胶颗粒成型成用于挂在耳上、包覆在下巴以及放置在后脑勺的受力硅胶垫;通过注塑的方式将高弹力硅胶颗粒成型成网状的柔性电极安装带,所述柔性电极安装带的厚度为0.5

1mm,将挂在耳上的两个受力硅胶垫分别安装在柔性电极安装带两侧,将包覆在下巴的受力硅胶垫安装在位于下巴的柔性电极安装带上,在柔性电极安装带的两端连接带上安装配合使用的卡扣,其中一个卡扣与下巴的受力硅胶垫位于同一条安装带上,将在后脑勺的受力硅胶垫安装柔性电极安装带后方,在受力硅胶垫上通过卡扣或者搭扣的方式安装放大器;通过扭簧将两个拨片组装成交叉状的头发拨夹;采用稀盐酸除去金属芯的氧化层和杂质,再用无水乙醇清洗后,在金属芯上电镀Ag/AgCl镀层得到电极芯,通过焊接的方式将电极芯与导线连接;将凝胶与固化剂混合后倒入模具中骨架,形成柔性凝胶;通过超声波的清洗方式清洗电极外壳后烘干,将柔性凝胶粘贴在电极外壳内,在电极外壳内放置电极芯,电极芯靠近柔性电机带内部的端部从电极外壳内露出,导线远离电极芯的端部穿过电极外壳并延伸至电极外壳外部;将多个头发拨夹定点安装在柔性电极安装带上,且头发拨夹朝向柔性电极安装带内部的两个拨片之间的间距最大;在每个头发拨夹的两个拨片之间安装电极外壳。
[0017]本专利技术中的受力硅胶垫和柔性电极安装带均是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加工得出,加工过程中快速简便。
[0018]为了起到省力,提高舒适型的作用,作为优选的,安装有卡扣的安装带与位于额头
的安装带比其他部位的安装带宽3倍

5倍。
[0019]本专利技术对电极芯进行去氧化膜处理,保证了电极芯导电的作用,通过在凝胶成型的过程中添加固化剂,能够保证了凝胶在电极外壳内的状态,在使用时,仅需使用少量的凝胶或者少量的导电液体涂覆在电极芯端部,就能够进行工作,避免了传统需要大量凝胶涂在电极芯端部,在使用结束后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对头皮和电极芯进行清理的问题。
[0020]本专利技术设置多个受力硅胶垫,能够通过多点分散的方式,柔软的材料增大使用过程中的舒适性。
[0021]通过在后脑勺的受力硅胶垫上安装放大器,能够对放大器进行收纳,避免了传统的放大器需要手持或者摆放在桌子上,不便于使用者活动,造成影响电极芯与头皮接触的稳定性的问题。
[0022]作为本申请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一种由可穿戴脑电电极制造方法制造的可穿戴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穿戴脑电电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注塑的方式将高弹力硅胶颗粒成型成用于挂在耳上、包覆在下巴以及放置在后脑勺的受力硅胶垫;通过注塑的方式将高弹力硅胶颗粒成型成网状的柔性电极安装带,在柔性电极安装带的两端连接带上安装配合使用的卡扣;通过扭簧将两个拨片组装成交叉状的头发拨夹;采用稀盐酸除去金属芯的氧化层和杂质,再用无水乙醇清洗后,在金属芯上电镀Ag/AgCl镀层得到电极芯,通过焊接的方式将电极芯与导线连接;将凝胶与固化剂混合后倒入模具中骨架,形成柔性凝胶;通过超声波的清洗方式清洗电极外壳后烘干,将柔性凝胶粘贴在电极外壳内,在电极外壳内放置电极芯,电极芯靠近柔性电机带内部的端部从电极外壳内露出,导线远离电极芯的端部穿过电极外壳并延伸至电极外壳外部;将多个头发拨夹定点安装在柔性电极安装带上,且头发拨夹朝向柔性电极安装带内部的两个拨片之间的间距最大;在每个头发拨夹的两个拨片之间安装电极外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穿戴脑电电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极安装带的厚度为0.5

1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穿戴脑电电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挂在耳上的两个受力硅胶垫分别安装在柔性电极安装带两侧,将包覆在下巴的受力硅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智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