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设有押运间的铁路罐车,解决了现有技术需要将押运间吊装两次并吊离一次,才能够将押运间与枕梁连接在一起,其连接过程费时费力,增加了制造难度及制造成本的技术问题。具体包括押运间底座,以及位于押运间底座下方的枕梁;押运间底座包括竖板、上横板、下横板和压板;竖板竖直设置;上横板和下横板分别与竖板的上下两端垂直连接,下横板远离竖板一端的端面上开设有至少两个凹槽;每个凹槽上方设置一个压板;压板压在下横板的上表面;压板上设有与其下方的凹槽对应的第一圆孔;每个第一圆孔及对应的凹槽内设有一个螺栓组件;枕梁上设有第二圆孔;螺栓组件穿设在第一圆孔、凹槽以及第二圆孔内。凹槽以及第二圆孔内。凹槽以及第二圆孔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设有押运间的铁路罐车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铁路罐车,具体涉及一种设有押运间的铁路罐车。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铁路罐车的押运间与枕梁的连接,是通过螺栓将押运间底座与枕梁连接的。由于连接精度要求较高,因此,具体的连接方式为:首先在押运间底座上加工一个圆孔,然后将押运间及押运间底座一起吊装在枕梁上,根据底座上的圆孔在枕梁上划线号孔,再将押运间及押运间底座吊离枕梁,而后在枕梁的划线处加工一个圆孔,最后将押运间及押运间底座再次吊装至枕梁上,并使两个圆孔对齐,并在两个圆孔内加装螺栓,从而将押运间与枕梁连接在一起。这样的连接方式需要将押运间吊装两次并吊离一次,才能够将押运间与枕梁连接在一起,其连接过程费时费力,增加了制造难度及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需要将押运间吊装两次并吊离一次,才能够将押运间与枕梁连接在一起,其连接过程费时费力,增加了制造难度及制造成本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了一种设有押运间的铁路罐车。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设有押运间的铁路罐车,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押运间底座,以及位于押运间底座下方的枕梁;
[0006]所述押运间底座包括竖板、上横板、下横板和压板;
[0007]所述竖板竖直设置;
[0008]所述上横板和所述下横板分别与所述竖板的上下两端垂直连接,
[0009]所述下横板远离所述竖板一端的端面上开设有至少两个凹槽;
[0010]每个所述凹槽上方设置一个所述压板;
[0011]所述压板压在所述下横板的上表面;所述压板上设有与其下方的凹槽对应的第一圆孔;
[0012]每个所述第一圆孔及对应的凹槽内设有一个螺栓组件;
[0013]所述枕梁上设有第二圆孔;
[0014]所述螺栓组件穿设在所述第一圆孔、所述凹槽以及所述第二圆孔内。
[0015]进一步地,为了加工方便,所述凹槽为U型槽。
[0016]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押运间与枕梁连接的稳固性,所述凹槽数量为四个。
[0017]进一步地,所述螺栓组件包括螺钉、螺帽和弹垫;
[0018]所述螺钉由上至下依次穿设在所述第一圆孔、所述凹槽及所述第二圆孔内;
[0019]所述螺帽与所述螺钉下端螺纹连接;
[0020]所述弹垫套装在所述螺钉上,并位于所述螺帽上方。
[002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2]本技术在押运间底座的下横板上设置了较大的凹槽,同时还在下横板上方设置了压板与凹槽对应,那么在进行押运间与枕梁连接的时候,可以先在枕梁上大体位置开设第二圆孔;然后将押运间及其底座吊装至枕梁上,使得枕梁上的第二圆孔与底座上的凹槽对应即可,具体连接时,只需要挪动压板,使压板上的第一圆孔与枕梁上的第二圆孔相对,然后通过螺栓连接压板和枕梁即可。由于压板小巧,无需吊装。因此,整个连接过程仅需吊装押运间一次,即可将押运间与枕梁精准的连接在一起,整个连接过程省时又省力。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有押运间的铁路罐车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有押运间的铁路罐车的局部分解图。
[0025]附图标号:
[0026]1‑
竖板,2
‑
上横板,3
‑
下横板,31
‑
凹槽,4
‑
压板,41
‑
第一圆孔,5
‑
螺钉,6
‑
螺帽,7
‑
弹垫,8
‑
枕梁,81
‑
第二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有押运间的铁路罐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有押运间的铁路罐车的局部分解图,结合图1和图2所示,该铁路罐车包括押运间底座,以及位于押运间底座下方的枕梁8;押运间底座可以包括竖板1、上横板2、下横板3和压板4;竖板1竖直设置;上横板2和下横板3分别与竖板1的上下两端垂直连接;上横板2用于与押运间其他部件连接;下横板3用于与枕梁8连接。下横板3远离竖板1一端的端面上开设有至少两个凹槽31,凹槽31为U型槽。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连接的稳定性,凹槽31的数量为四个,在其它实现方式中,凹槽31的数量可以更多,也可以更少,本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制。每个凹槽31上方设置一个压板4;压板4压在下横板3的上表面;压板4上设有与其下方的凹槽31对应的第一圆孔41;每个第一圆孔41及对应的凹槽31内设有一个螺栓组件;枕梁8上设有第二圆孔81;螺栓组件包括螺钉5、螺帽6和弹垫7;螺钉5由上至下依次穿设在第一圆孔41、凹槽31以及第二圆孔81内;螺帽6与螺钉5下端螺纹连接;弹垫7套装在螺钉5上,并位于螺帽6上方。
[0029]这样在使用连接押运间与枕梁8时,则可以预先在枕梁8的大体位置开设第二圆孔81,能够使第二圆孔81与凹槽31大体对应即可,允许少许误差;然后将押运将吊装在枕梁8上并与枕梁8对齐,再将压板4压在下横板3上表面,调整压板4上的第一圆孔41与枕梁上的第二圆孔81精准相对,再通过螺钉5、螺帽6和弹垫7将压板4、下横板3以及枕梁8紧固即可。整个连接过程只需要吊装押运间一次,即可实现精准连接,而且压板3较小,便于挪移,由此大大提高了押运间与枕梁8连接的方便性,使得整个连接过程省时省力,方便快捷;降低了铁路罐车制造难度及制造成本。
[0030]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
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0031]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有押运间的铁路罐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押运间底座,以及位于押运间底座下方的枕梁(8);所述押运间底座包括竖板(1)、上横板(2)、下横板(3)和压板(4);所述竖板(1)竖直设置;所述上横板(2)和所述下横板(3)分别与所述竖板(1)的上下两端垂直连接,所述下横板(3)远离所述竖板(1)一端的端面上开设有至少两个凹槽(31);每个所述凹槽(31)上方设置一个所述压板(4);所述压板(4)压在所述下横板(3)的上表面;所述压板(4)上设有与其下方的凹槽(31)对应的第一圆孔(41);每个所述第一圆孔(41)及对应的凹槽(31)内设有一个螺栓组件;所述枕梁(8)上设有第二圆孔(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向东,梁沁宜,左红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西安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