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避免翻泥的二沉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03297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避免翻泥的二沉池,包括储存池和辅助组件,所述储存池的内部底壁设置有固定块,所述辅助组件设置于丝杆的外部下端,所述转轴件的右侧上端设置有把具,所述丝杆的上端焊接有限位块。该可避免翻泥的二沉池,通过辅助组件、丝杆和网格板,有利于能够对沉淀之后的泥进行限位,能够有效避免发生翻泥的现象,并且限位矩形件、延长块、螺纹扣、限位件和支撑件,有利于操作人员能够快速的安装拆卸支撑件较为便捷,从而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而支撑件能够增加储存池的高度,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同时支撑件、延长杆、固定凸块、螺纹长杆和支撑限位件,能够有效防止污水排放水流较大时,污水会溅出储存池外部的情况发生。发生。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避免翻泥的二沉池


[0001]本技术涉及二沉池
,具体为一种可避免翻泥的二沉池。

技术介绍

[0002]通常把生物处理后的沉淀池称为二沉池或最终沉淀池(终沉池),二沉池的作用是泥水分离,使混合液澄清、污泥浓缩并将分离的污泥回流到生物处理段。
[0003]现有公开号CN206063957U,名为“一种二沉池”的专利,该设备不具备能够对沉淀之后的泥进行限位,当污水再次排入池内时会发生翻泥的现象,会将原本沉淀完成的泥再次翻起,导致原本沉淀完成的泥需要再次沉淀,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避免翻泥的二沉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避免翻泥的二沉池,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避免翻泥的二沉池,包括储存池和辅助组件,所述储存池的内部底壁设置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上端设置有丝杆,所述辅助组件设置于丝杆的外部下端,且辅助组件包括转轴件和把具,所述转轴件的右侧上端设置有把具,且转轴件的下端设置有网格板,所述丝杆的上端焊接有限位块。
[0006]进一步的,所述储存池的上方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限位矩形件,且储存池与限位矩形件为焊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矩形件靠近储存池中轴线的一侧设置有延长块,且延长块的上端设置有螺纹扣。
[0008]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扣的外部设置有限位件,且螺纹扣与限位件为螺纹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限位件远离储存池中轴线的一侧设置有支撑件,且限位件与支撑件为卡合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的内部设置有延长杆,且支撑件靠近储存池中轴线的一侧上端设置有固定凸块,所述固定凸块的内部安装有螺纹长杆。
[0011]进一步的,所述延长杆的上端设置有支撑限位件,且支撑限位件靠近储存池中轴线的一侧设置有防护板。
[001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避免翻泥的二沉池,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辅助组件、丝杆和网格板,有利于能够对沉淀之后的泥进行限位,能够有效避免发生翻泥的现象,并且限位矩形件、延长块、螺纹扣、限位件和支撑件,有利于操作人员能够快速的安装拆卸支撑件较为便捷,从而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而支撑件能够增加储存池的高度,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同时支撑件、延长杆、固定凸块、螺纹长杆和支撑限位件,能够有效防止污水排放水流较大时,污水会溅出储存池外部的情况发生;
[0013]1、本技术通过储存池、辅助组件、丝杆和网格板的设置,当泥沉淀在储存池的内部底壁时,操作人员将钩杆的钩头与把具表面开设的矩形槽进行卡合,卡合之后操作人
员手握钩杆通过把具带动转轴件进行左右移动,使得转轴件能够通过丝杆带动网格板进行上下移动,然后操作人员将网格板移动至泥的上表面,有利于能够对沉淀之后的泥进行限位,能够有效避免发生翻泥的现象;
[0014]2、本技术通过限位矩形件、延长块、螺纹扣、限位件和支撑件的设置,操作人员先将支撑件放置在限位矩形件的内部,使得支撑件一侧开设的槽与限位矩形件一侧开设的槽进行对齐,对齐之后再将限位件凸块的一侧贯穿于限位矩形件,直至与支撑件一侧开设的槽进行卡合,使得限位件表面开设的螺纹孔能够自动与延长块表面开设的螺纹孔进行对齐,对齐之后操作人员将螺纹钉的尾部对准在限位件下端表面开设的螺纹孔表面上进行转动,直至螺纹钉贯穿于限位件和延长块,然后通过螺纹钉再将螺纹扣固定在延长块的上表面,有利于操作人员能够快速的安装拆卸支撑件较为便捷,从而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而支撑件能够增加储存池的高度,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0015]3、本技术通过支撑件、延长杆、固定凸块、螺纹长杆和支撑限位件的设置,操作人员通过支撑件内部开设的矩形槽将延长杆往上拉动,直至拉动到合适的位置,之后将螺纹长杆的尾部与支撑件一侧铁块表面开设的螺纹孔进行对齐,对齐之后进行转动直至螺纹长杆贯穿于支撑件一侧的铁块和固定凸块,使得延长杆移动到合适的位置之后能够被固定住,然后操作人员手握防护板一侧的把手往靠近储存池中轴线的一侧拉动,直至拉动到合适的位置,能够有效防止污水排放水流较大时,污水会溅出储存池外部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一种可避免翻泥的二沉池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一种可避免翻泥的二沉池的辅助组件与网格板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一种可避免翻泥的二沉池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一种可避免翻泥的二沉池的限位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一种可避免翻泥的二沉池的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储存池;2、固定块;3、辅助组件;301、转轴件;302、把具;4、丝杆;5、网格板;6、限位块;7、限位矩形件;8、延长块;9、螺纹扣;10、限位件;11、支撑件;12、延长杆;13、固定凸块;14、螺纹长杆;15、支撑限位件;16、防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如图1

3所示,一种可避免翻泥的二沉池,包括储存池1和辅助组件3,储存池1的内部底壁设置有固定块2,且固定块2的上端设置有丝杆4,辅助组件3设置于丝杆4的外部下端,且辅助组件3包括转轴件301和把具302,转轴件301的右侧上端设置有把具302,且转轴件301的下端设置有网格板5,丝杆4的上端焊接有限位块6,当泥沉淀在储存池1的内部底壁时,操作人员将钩杆的钩头与把具302表面开设的矩形槽进行卡合,卡合之后操作人员手握钩杆通过把具302带动转轴件301进行左右移动,使得转轴件301能够通过丝杆4带动网格板5进行上下移动,然后操作人员将网格板5移动至泥的上表面,有利于能够对沉淀之后的泥进行限位,能够有效避免发生翻泥的现象,并且固定块2能够对丝杆4的底部进行固定,而限位块6下端设置有凸块与丝杆4上端内部的螺纹孔进行螺纹连接,便于对辅助组件3与网格
板5限位的同时,也便于操作人员后期拆装维修辅助组件3与网格板5较为便捷,储存池1的上方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限位矩形件7,且储存池1与限位矩形件7为焊接,限位矩形件7靠近储存池1中轴线的一侧设置有延长块8,且延长块8的上端设置有螺纹扣9。
[0023]如图1

5所示,螺纹扣9的外部设置有限位件10,且螺纹扣9与限位件10为螺纹连接,限位件10远离储存池1中轴线的一侧设置有支撑件11,且限位件10与支撑件11为卡合连接,操作人员先将支撑件11放置在限位矩形件7的内部,使得支撑件11一侧开设的槽与限位矩形件7一侧开设的槽进行对齐,对齐之后再将限位件10凸块的一侧贯穿于限位矩形件7,直至与支撑件11一侧开设的槽进行卡合,使得限位件10表面开设的螺纹孔能够自动与延长块8表面开设的螺纹孔进行对齐,对齐之后操作人员将螺纹钉的尾部对准在限位件10下端表面开设的螺纹孔表面上进行转动,直至螺纹钉贯穿于限位件10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避免翻泥的二沉池,包括储存池(1)和辅助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池(1)的内部底壁设置有固定块(2),且固定块(2)的上端设置有丝杆(4),所述辅助组件(3)设置于丝杆(4)的外部下端,且辅助组件(3)包括转轴件(301)和把具(302),所述转轴件(301)的右侧上端设置有把具(302),且转轴件(301)的下端设置有网格板(5),所述丝杆(4)的上端焊接有限位块(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避免翻泥的二沉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池(1)的上方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限位矩形件(7),且储存池(1)与限位矩形件(7)为焊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避免翻泥的二沉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矩形件(7)靠近储存池(1)中轴线的一侧设置有延长块(8),且延长块(8)的上端设置有螺纹扣(9)。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祥马宇辉刘滔陆敏博王若云曹倩男沈华许竟成李浩冉沈昊胡兴华韩素华王志红张卫萍孟繁茹夏旭闾刚郑莹张泽宇韩丞夏文君倪思江郭凇伯孔维弋
申请(专利权)人:悉地苏州勘察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