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连接结构以及百叶遮阳蓬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0101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主体连接结构,其包括横梁总成,其包括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角码,其分别伸入至第一横梁内和第二横梁内,第一横梁与第二横梁通过角码进行连接;拉码,其定位抵接在角码的转角处,拉码分别连接于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立柱,其内部连接有装配件,横梁总成、角码和装配件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多个第一安装孔,每组第一安装孔共同连接有一个第一连接件。当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对角码产生应力后,角码具有变形的趋势,与此同时,拉码在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的共同作用下能够更进一步地压紧角码,从而对冲角码的形变,这有利于抑制拼角间缝的产生。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上述主体连接结构的百叶遮阳蓬。应用上述主体连接结构的百叶遮阳蓬。应用上述主体连接结构的百叶遮阳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主体连接结构以及百叶遮阳蓬


[0001]本技术涉及户外建筑
,特别涉及主体连接结构以及百叶遮阳蓬。

技术介绍

[0002]百叶遮阳蓬是近年来新兴的户外建筑,其可通过改变叶片的转动角度而实现不同的功能。例如在下雨时分或者暴晒时分,改变所有叶片的转动角度以实现其平铺,从而为遮阳蓬下的人和物提供有效的遮挡,雨水通过水槽的收集后再经由排污管导流至地面;而在正常的情况下,改变所有叶片的转动角度以实现其翻起,此时百叶遮阳蓬不具有遮挡的功能,从而为遮阳蓬下的人和物提供直射的环境光。
[0003]现有的百叶遮阳蓬,例如公开号为CN206581641U的《一种电动防水百叶翻板遮阳篷》,其主体连接结构包括立柱和横梁,横梁上部开口安装横梁小连接件,横梁下部开口安装横梁大连接件,横梁大连接件下方安装有立柱上固定件,立柱上固定件与立柱连接,立柱上固定件用于将横梁和立柱固定。由于横梁、横梁小连接件、横梁大连接件和立柱上固定件均通过同一组连接件进行连接,因此此处受到的应力最大,其容易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变形,进而导致横梁之间产生拼角间缝,而且该拼角间缝的尺寸随着变形程度的逐渐加深而逐渐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主体连接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0005]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主体连接结构,包括:
[0006]横梁总成,其包括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均设有斜切面,使得所述第一横梁与所述第二横梁能够拼接成任意角度,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均设有贯通于所述斜切面的横梁内腔;
[0007]角码,其分别伸入至所述第一横梁的横梁内腔和所述第二横梁的横梁内腔,所述第一横梁与所述第二横梁通过所述角码进行连接;
[0008]拉码,其定位抵接在所述角码的转角处,所述拉码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
[0009]立柱,其内部连接有装配件,所述横梁总成、角码和装配件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多个第一安装孔,每组第一安装孔共同连接有一个第一连接件。
[0010]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主体连接结构,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所述角码和所述装配件共同用于将所述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和立柱连接在一起,当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对所述角码产生应力后,所述角码具有变形的趋势,与此同时,由于所述拉码定位抵接在所述角码的转角处,因此所述拉码在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的共同作用下能够更进一步地压紧所述角码,从而对冲所述角码的形变,这有利于抑制拼角间缝的产生。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为了避免在装配时产生干涉,所述横梁总成的第
一安装孔和所述角码的第一安装孔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件进行间隙配合,所述装配件的第一安装孔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件进行螺纹配合。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角码在靠近外侧的上下两端均预留有安装位,每个所述安装位内均设有所述拉码,所述角码在所述安装位处设有定位夹角,所述拉码设有匹配于所述定位夹角的定位面。上述的设置,使得所述拉码能够位于所述角码内并定位抵接在所述角码的外侧,以进一步优化所述横梁总成的内部结构。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为了收集雨水,所述横梁总成连接有水槽,所述水槽位于所述横梁总成的内围。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水槽设有导流孔,所述立柱内设有排污管,所述装配件设有正对于所述导流孔的通孔,所述排污管贯穿所述通孔并连接于所述导流孔,使得所述排污管能够隐藏在所述立柱内。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均以所述横梁内腔的内顶板和内底板作为横梁安装板,所述角码和所述拉码均连接于所述横梁安装板,所述横梁安装板和所述角码、所述横梁安装板和所述拉码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第二安装孔,并通过第二连接件进行装配。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均在其横梁内腔的上方设有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可拆连接有第一盖板,所述第一容纳槽可容纳电线、灯带或者其他配件,所述第一容纳槽内的物件与外界环境通过所述第一盖板进行隔开。
[001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立柱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第二容纳槽,所述立柱以所述第二容纳槽的内底板作为立柱安装板,所述装配件连接于所述立柱安装板,所述第二容纳槽可拆连接有第二盖板。所述立柱安装板和所述装配件设有相互对应的第三安装孔,并通过第三连接件进行装配,所述第二容纳槽可容纳电线、灯带或者其他配件,所述第二容纳槽内的物件与外界环境通过所述第二盖板进行隔开。
[001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为了方便布线,所述第一横梁或者所述第二横梁设有分别连通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和所述第二容纳槽的线孔,使得电线能够从所述第二容纳槽走线至所述第一容纳槽。
[0018]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百叶遮阳蓬,包括百叶总成和上述的主体连接结构,所述百叶总成位于所述横梁总成的内围,所述百叶总成包括联动器和多个活动叶片,每个所述活动叶片均转动连接于所述横梁总成,多个所述活动叶片由所述联动器进行联动。
[0019]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百叶遮阳蓬,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所述百叶遮阳蓬配置了所述主体连接结构,因此其横梁之间的拼角间缝很小,更加美观耐用。
[002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为了满足电动化的需求,所述百叶遮阳蓬还包括直线驱动装置,所述直线驱动装置设有可直线伸缩的伸缩部,所述伸缩部铰接于任意一个所述活动叶片。由于所述联动器的存在,因此当任意一个所述活动叶片被所述直线驱动装置所转动后,其余的所有活动叶片也随之而同步转动。
[0021]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2]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主体连接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图1所示的主体连接结构在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5]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主体连接结构的第一分解图;
[0026]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主体连接结构的第二分解图;
[0027]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主体连接结构的第三分解图;
[0028]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百叶遮阳蓬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中:100

横梁总成、200

立柱、110

第一横梁、120

第二横梁、130

直角单元、300

水槽、310

导流孔、101

斜切面、102

横梁内腔、400

角码、4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主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总成(100),其包括第一横梁(110)和第二横梁(120),所述第一横梁(110)和所述第二横梁(120)均设有斜切面(101),使得所述第一横梁(110)与所述第二横梁(120)能够拼接成任意角度,所述第一横梁(110)和所述第二横梁(120)均设有贯通于所述斜切面(101)的横梁内腔(102);角码(400),其分别伸入至所述第一横梁(110)的横梁内腔(102)和所述第二横梁(120)的横梁内腔(102),所述第一横梁(110)与所述第二横梁(120)通过所述角码(400)进行连接;拉码(600),其定位抵接在所述角码(400)的转角处,所述拉码(600)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横梁(110)和所述第二横梁(120);立柱(200),其内部连接有装配件(500),所述横梁总成(100)、角码(400)和装配件(500)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多个第一安装孔(501),每组第一安装孔(501)共同连接有一个第一连接件(5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总成(100)的第一安装孔(501)和所述角码(400)的第一安装孔(501)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件(502)进行间隙配合,所述装配件(500)的第一安装孔(501)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件(502)进行螺纹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码(400)在靠近外侧的上下两端均预留有安装位(420),每个所述安装位(420)内均设有所述拉码(600),所述角码(400)在所述安装位(420)处设有定位夹角(421),所述拉码(600)设有匹配于所述定位夹角(421)的定位面(6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体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总成(100)连接有水槽(300),所述水槽(300)位于所述横梁总成(100)的内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优格朗装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