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硬质挡墙绿化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9938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硬质挡墙绿化结构,包括混凝土的坡面,坡面上设置有凸出于坡面的呈框形的加强棱条,棱条的框形内均匀设置有若干导水管,还包括若干锚杆、植生袋、及防护网,锚杆锚固在所述坡面内,并呈网格状分布在框形的棱条内,水平排列的锚杆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上固定连接有若干钢丝绳圈,植生袋呈柱形,并在其内填装有供植物生长的植生土,植生袋并列排列在两层锚杆之间并套设在相对应的所述钢丝绳圈之内,植生袋内种植有绿植,防护网覆盖在所述植生袋上,并固定连接在所述锚杆上,产生了在较陡的混凝土坡面进行绿化,从而使坡体更加自然,道路更加美观,提升了城市形象,增加了绿化覆盖率的有益效果。增加了绿化覆盖率的有益效果。增加了绿化覆盖率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硬质挡墙绿化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山体护坡
,尤其涉及一种硬质挡墙绿化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老城区内的道路在穿过山坡时,山坡通常使用混凝土对山坡切面(即坡体)进行加固,由于地形的限制,一部分坡体的坡度往往接近70度左右,由于坡体较陡,常用框形的棱体进行加固,从而导致此类坡面很难做绿化,混凝土的坡体在道路两侧比较突兀,不利于城市形象展示,不利于山体绿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硬质挡墙绿化结构,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混凝土的坡体在道路两侧比较突兀,不利于城市形象展示,不利于山体绿化的问题。
[0004]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种硬质挡墙绿化结构,包括混凝土的坡面,所述坡面上设置有凸出于坡面的呈框形的加强棱条,棱条的框形内均匀设置有若干导水管,还包括若干锚杆、植生袋、及防护网,所述锚杆锚固在所述坡面内,并呈网格状分布在所述框形的棱条内,水平排列的锚杆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固定连接有若干钢丝绳圈,所述植生袋呈柱形,并在其内填装有供植物生长的植生土,所述植生袋并列排列在两层锚杆之间并套设在相对应的所述钢丝绳圈之内,所述植生袋内种植有绿植,所述防护网覆盖在所述植生袋上,并固定连接在所述锚杆上。
[0005]本技术的技术原理为:先进行坡面清整,由配备安全防护措施的专业人员对坡面的杂草、落叶、枯枝、浮土、浮石等进行清理,坡面清理完毕后,使用电钻对坡面棱条内的框形区域进行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用高压风对钻孔清渣,再埋设锚杆,使用水泥砂浆灌浆,在不锈钢管制作的固定杆上套设与植生袋相对应的若干钢丝绳圈,并将固定杆焊接在同一水平线上的锚杆上,然后将装有植生土的植生袋套在钢丝绳圈内,并使植生袋在坡面上上下并列排列,再使用防护网覆盖在植生袋上,并将防护网固定在锚杆上,待坡面结构稳定后,向植生袋喷洒水后,将绿植种植在植生袋上,以达到绿化坡面的目的,通过锚杆和钢丝绳对植生袋的固定作用,在较陡的混凝土坡面上完成绿植种植,达到绿化坡面的效果,从而使坡体更加自然,道路更加美观,提升了城市形象,增加了绿化覆盖率。
[000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锚杆和钢丝绳对植生袋的固定作用,在较陡的混凝土坡面上完成绿植种植,其解决了混凝土的坡体在道路两侧比较突兀,不利于城市形象展示,不利于山体绿化的技术问题,产生了在较陡的混凝土坡面进行绿化,从而使坡体更加自然,道路更加美观,提升了城市形象,增加了绿化覆盖率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部分坡面主视结构示意图。
[000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坡面纵向剖切结构示意图。
[0009]图3为图2中A节点放大示意图。
[0010]上述附图中:坡面1、棱条11、导水管12、排水管13、锚杆2、固定杆21、钢丝绳圈22、植生袋3、防护网4。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12]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硬质挡墙绿化结构,包括混凝土的坡面1,所述坡面1上设置有凸出于坡面1的呈框形的加强棱条11,棱条11的框形内均匀设置有若干导水管12,还包括若干锚杆2、植生袋3、及防护网4,所述锚杆2锚固在所述坡面1内,并呈网格状分布在所述框形的棱条11内,水平排列的锚杆2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1,所述固定杆21上固定连接有若干钢丝绳圈22,所述植生袋3呈柱形,采用聚丙烯PP纤维袋制作,长度约2m,并在其内填装有供植物生长的植生土,植生土包括有机物料、土、有机肥、复合肥等,所述植生袋3并列排列在两层锚杆2之间并套设在相对应的所述钢丝绳圈22之内,所述植生袋3内种植有绿植,所述防护网4覆盖在所述植生袋3上,并固定连接在所述锚杆2上。
[0013]具体工作流程是:先进行坡面1清整,由配备安全防护措施的专业人员对坡面1的杂草、落叶、枯枝、浮土、浮石等进行清理,坡面1清理完毕后,使用电钻对坡面1棱条11内的框形区域进行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用高压风对钻孔清渣,再埋设锚杆2,使用水泥砂浆灌浆,在不锈钢管制作的固定杆21上套设与植生袋3相对应的若干钢丝绳圈22,并将固定杆21焊接在同一水平线上的锚杆2上,然后将装有植生土的植生袋3套在钢丝绳圈22内,并使植生袋3在坡面1上上下并列排列,再使用防护网4覆盖在植生袋3上,并将防护网4固定在锚杆2上,待坡面1结构稳定后,向植生袋3喷洒水后,将绿植种植在植生袋3上,以达到绿化坡面1的目的,通过锚杆2和钢丝绳对植生袋3的固定作用,在较陡的混凝土坡面1上完成绿植种植,达到绿化坡面1的效果,从而使坡体更加自然,道路更加美观,提升了城市形象,增加了绿化覆盖率。
[0014]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如图3所示,一种硬质挡墙绿化结构,所述钢丝绳圈22依所述植生袋3设置有相应的层数,上层的植生袋3上的钢丝绳圈22压在下层的植生袋3之下,便于将植生袋3上下并列排列在棱条11的框形区域内,使植生袋3更加紧密,提高了植生袋3的稳定性。
[0015]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硬质挡墙绿化结构,所述钢丝绳圈22套设在所述植生袋3的两端及两个相邻锚杆2的中间位置,便于将植生袋3稳定固定在坡面1上,提高植生袋3的稳定性。
[0016]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如图2、图3所示,一种硬质挡墙绿化结构,所述防护网4上附加一层填土,增加坡面1的覆土,使绿植有充足的生长基土。
[0017]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如图3所示,一种硬质挡墙绿化结构,所述导水管12伸出坡面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导水管12垂直且水平设置的排水管13,所述排水
管13位于所述植生袋3下,所述排水管13上开设有若干排水孔,起到为后期坡体排水的作用,并将坡体排出的水引导至植生袋3处,为绿植生长提供部分水分和养分的作用。
[0018]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一种硬质挡墙绿化结构,所述钢丝绳圈22包括不锈钢丝及固定锁,所述固定锁通过螺栓将不锈钢丝制成圈形,常用螺栓将不锈钢丝进行固定,便于操作,稳定性强,耐腐蚀。
[0019]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一种硬质挡墙绿化结构,所述锚杆2设置的规格为1m~1.5m*1m~1.5m,根据棱条11的框形区域来确定,框形区域为2m左右,则选用锚杆2间距为1m,框形区域为3m左右,则选用锚杆2间距为1m或1.5m。
[0020]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一种硬质挡墙绿化结构,所述防护网4采用14#镀锌铁丝网,网目为5cm*5cm,在保证固定性的前提下减少绿化成本。
[0021]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硬质挡墙绿化结构,包括混凝土的坡面,所述坡面上设置有凸出于坡面的呈框形的加强棱条,棱条的框形内均匀设置有若干导水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锚杆、植生袋、及防护网,所述锚杆锚固在所述坡面内,并呈网格状分布在所述框形的棱条内,水平排列的锚杆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固定连接有若干钢丝绳圈,所述植生袋呈柱形,并在其内填装有供植物生长的植生土,所述植生袋并列排列在两层锚杆之间并套设在相对应的所述钢丝绳圈之内,所述植生袋内种植有绿植,所述防护网覆盖在所述植生袋上,并固定连接在所述锚杆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硬质挡墙绿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圈依所述植生袋设置有相应的层数,上层的植生袋上的钢丝绳圈压在下层的植生袋之下。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硬质挡墙绿化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涛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旭升源景观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