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季海冰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石墨加热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95925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石墨加热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石墨加热板,包括加热设备本体,所述加热设备本体的外壁设置有分区控制面板,且加热设备本体的顶端安装有固接板,所述固接板的顶端分别嵌入设置有第一石墨加热板、第二石墨加热板和第三石墨加热板,所述第一石墨加热板的顶端设置有试管架,且试管架的顶端贯穿开设有固定通孔,该种新型石墨加热板可通过分区控制面板分别控制固接板顶板的各组石墨加热板投入使用,在使用过程中,该种新型石墨加热板配备有试管架,以便对试管内溶剂进行加热处理,且该种石墨加热板顶部还配备有框体固定组件,可对装有实验材料的框体进行加热处理,提高石墨加热板的实用性,并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中存在的问题。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石墨加热板


[0001]本技术涉及石墨加热板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石墨加热板。

技术介绍

[0002]科技进步,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实验也是必须的。化学实验中许多步骤需要对化学物品进行加热,但是大多化学物品均具有一定的化学反应。现在的化学实验中,高端实验室均采用石墨加热板对化学物品进行加热。
[0003]石墨电热板的面板采用耐酸碱、耐高温的石墨材料,与其它产品相比,更具抗腐蚀、耐高温的特点。石墨是碳的一种同素异形体,它具有耐高温性、导电导热性和化学稳定性等特点,可用作抗磨剂、润滑剂,且高纯度的石墨可用作原子反应堆中的中子减速剂,还可制造坩埚、干电池、石墨纤维和加热器等。现阶段通过石墨已制成多种加热设备,石墨加热板便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加热设备之一,而在石墨加热板中还包括有以电源基础的石墨电热板,这类石墨电热板通常被应用于消解技术中,优点突出,使用性能良好,已被广泛运用。
[0004]但是在对化学物品进行加热的时候往往要先存放在试管内,再进行加热,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石墨加热板大多为平直的石墨板,对试管或装有带加热材料的加热框等化学实验用的器具加热均不方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石墨加热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石墨加热板,包括加热设备本体,所述加热设备本体的外壁设置有分区控制面板,且加热设备本体的顶端安装有固接板,所述固接板的顶端分别嵌入设置有第一石墨加热板、第二石墨加热板和第三石墨加热板,所述第一石墨加热板的顶端设置有试管架,且试管架的顶端贯穿开设有固定通孔,所述固定通孔内设置有固管组件,所述第二石墨加热板的顶端设置有框体固定组件,且框体固定组件包括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活动设置有两组夹持板。
[0006]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技术特征是:所述固管组件包括有固定环,且固定环的顶端贯穿开设有固管通道,所述固管通道内活动设置有夹持块。
[0007]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技术特征是:所述固管通道的内壁贯穿开设有限位滑槽,且限位滑槽的内壁滑动设置有限位滑块,所述限位滑块一端延伸至固管通道内与夹持块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技术特征是:所述固定环的外壁开设有弹簧槽,且弹簧槽内套接有环状弹簧,所述限位滑块的另一端通过贯穿限位滑槽开设有传动槽,且传动槽的内壁与环状弹簧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技术特征是:所述框体固定组件包括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分别转动设置有第一双向螺杆与第二双向螺杆。
[0010]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技术特征是:所述第一双向螺杆的外壁两侧活动设置
有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所述第二双向螺杆的外壁两侧活动设置有第三螺母和第四螺母,所述第一螺母和第三螺母的顶端与一组夹持板螺接,所述第二螺母和第四螺母的顶端与另一组夹持板螺接。
[0011]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技术特征是:所述两组夹持板的顶端开设有夹持槽。
[0012]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技术特征是:所述固定架的内壁对称开设有连接滑槽,所述第一螺母、第二螺母、第三螺母和第四螺母的外壁均螺接有连接滑块,且连接滑块的一端与连接滑槽滑动连接。
[0013]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技术特征是:所述固定架的外壁设置有转柄总成,且转柄总成的一端贯穿固定架与第一双向螺杆连接。
[0014]作为本技术的再进一步技术特征是:所述第一双向螺杆与第二双向螺杆的外壁一侧均设置有皮带轮,且两组皮带轮的外壁设置有传动带。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该种新型石墨加热板可通过分区控制面板分别控制固接板顶板的各组石墨加热板投入使用,在使用过程中,该种新型石墨加热板配备有试管架,以便对试管内溶剂进行加热处理,且该种石墨加热板顶部还配备有框体固定组件,可对装有实验材料的框体进行加热处理,提高石墨加热板的实用性,并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17]2、该种新型石墨加热板上的试管架通过固管组件内各配件系列配合,通过环状弹簧的自身结构特征来给予各组限位滑块一定作用力,使得各组限位滑块通过夹持块无需拆装任何配件即可对不同口径的试管进行夹持,以提高用户使用满意度,避免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较大局限性。
[0018]3、该种新型石墨加热板上的框体固定组件可通过控制转柄总成,来实现两组夹持板进行相对运动,以实现对不同尺寸的加热框体进行固定,从而进一步提高用户使用满意度。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它的附图。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顶视剖视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固管组件的结构顶视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固定环的结构侧视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限位滑块和夹持块的结构连接侧视示意图;
[0025]图6为本技术的框体固定组件结构顶视示意图;
[0026]图7为本技术的夹持板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00、加热设备本体;110、分区控制面板;120、固接板;121、第一石墨加热板; 122、第二石墨加热板;123、第三石墨加热板;200、试管架;201、固定通孔;210、固管组件; 220、固定环;221、固管通道;222、限位滑槽;223、弹簧槽;230、限位滑块;231、传动槽; 240、
夹持块;250、环状弹簧;300、框体固定组件;310、固定架;311、连接滑槽;320、第一双向螺杆;321、第一螺母;322、第二螺母;330、第二双向螺杆;331、第三螺母;332、第四螺母;340、连接滑块;350、夹持板;351、夹持槽;360、转柄总成;370、传动带。
[0028]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述)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31]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石墨加热板,包括加热设备本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设备本体(100)的外壁设置有分区控制面板(110),且加热设备本体(100)的顶端安装有固接板(120),所述固接板(120)的顶端分别嵌入设置有第一石墨加热板(121)、第二石墨加热板(122)和第三石墨加热板(123),所述第一石墨加热板(121)的顶端设置有试管架(200),且试管架(200)的顶端贯穿开设有固定通孔(201),所述固定通孔(201)内设置有固管组件(210),所述第二石墨加热板(122)的顶端设置有框体固定组件(300),且框体固定组件(300)包括有固定架(310),所述固定架(310)内活动设置有两组夹持板(35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石墨加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管组件(210)包括有固定环(220),且固定环(220)的顶端贯穿开设有固管通道(221),所述固管通道(221)内活动设置有夹持块(24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石墨加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管通道(221)的内壁贯穿开设有限位滑槽(222),且限位滑槽(222)的内壁滑动设置有限位滑块(230),所述限位滑块(230)一端延伸至固管通道(221)内与夹持块(240)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石墨加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220)的外壁开设有弹簧槽(223),且弹簧槽(223)内套接有环状弹簧(250),所述限位滑块(230)的另一端通过贯穿限位滑槽(222)开设有传动槽(231),且传动槽(231)的内壁与环状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海冰李爱民
申请(专利权)人:季海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