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跨网业务流量联合调度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19536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跨网业务流量联合调度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数据通信网、传输网、数据通信网网管模块、传输网网管模块、分流装置和协同调度模块。通过协同调度模块及分流装置的引入,分流装置、数据通信网网管模块、传输网网管模块均在协同调度模块的统一调度下完成目标业务流的分流以及资源的按需调度,并最终实现数据网“贯通”流量在传输层的疏导。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减轻了数据通信网节点设备的处理压力、平衡网络资源利用率的同时,提升被分流业务的响应实时性和业务数据安全性,减轻了业务流量额外的传送时延。了业务流量额外的传送时延。了业务流量额外的传送时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跨网业务流量联合调度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网络
,具体涉及一种跨网业务流量联合调度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通信网络是指将各个孤立的设备进行物理连接,实现人与人,人与计算机,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链路,从而达到资源共享和通信的目的。其中数据通信网络主要依据目的IP地址完成数据报文的路由转发,传输网根据帧头中包含的信息完成时隙交叉、复用/解复用等操作。受制于光纤纤芯数的限制及业务复用的需求,数据通信网中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的连接多通过传输网进行承载。
[0003]如图1所示,现有数据通信网、传输网分别有各自的网管系统,负责对本辖区内的网络设备进行管理及配置。由于两个网是独立运维、信息互不可见,造成数据通信网的网络节点都存在或多或少的“贯通”流量。对于一些临近拥塞的网络节点,大的贯通流量会给相应的数据网络设备造成额外的处理压力,在加剧通信中断风险的同时也增加了业务流量额外的传送时延,在通信经过的中继网络设备引入多次解/封包操作、路由表查询、数据报文转发的处理时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跨网业务流量联合调度系统及方法,根据用户的要求在传输网对贯通流量进行直接疏导,不再在数据通信网网络设备上对这些中转流量进行报文转发,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贯通流量给相应的数据网络设备节点造成处理压力,增加业务流量额外传送时延的缺陷。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跨网业务流量联合调度系统,所述跨网业务流量包括:数据通信网承载的网络层中的数据分组流量及传输网承载的数据链路层中的帧流量;
[0007]数据通信网网管模块,用于将数据通信网的第一预设信息发送至协同调度模块,同时根据协同调度模块下发的第一指令调度数据通信网的分组流量;
[0008]传输网网管模块,用于将传输网的第二预设信息发送至协同调度模块,同时根据协同调度模块下发的第二指令调度传输网的帧流量;
[0009]分流装置,用于将数据通信网的分组流量根据协同调度模块进行分流后,通过传输网中的第一设备,将分流后的帧流量转发至传输网中的相应设备;
[0010]协同调度模块,用于根据第一预设信息、第二预设信息用户业务流量联合调度需求,分别下发第一指令、第二指令,完成对数据通信网及传输网的流量调度。
[0011]可选地,分流装置置于数据通信网和传输网之间。
[0012]可选地,数据通信网网管模块和传输网网管模块均通过北向API接口将协同调度
模块所需的数据信息发送至协同调度模块。
[0013]可选地,所述第一预设信息,包括:数据通信网的性能、告警、配置、安全信息;所述第二预设信息,包括:传输网的性能、告警、配置、安全信息。
[0014]可选地,协同调度模块包括:
[0015]用户界面单元,用于对用户的需求进行输入;
[0016]通信网络接口,用于数据通信网网管模块、传输网网管模块及分流装置之间的通信连接;
[0017]协议解析/封装单元,用于完成用户需求分别与数据通信网网管模块、传输网网管模块进行交互协议之间的映射及转化;
[0018]显示单元,对协议之间的映射及转化关系进行图形化展示;
[0019]主控单元,将用户界面单元输入的需求分别转化为对数据通信网网管模块、传输网网管模块、分流装置的配置指令。
[0020]可选地,所述分流装置包括:
[0021]上行接口,用于接收数据通信网中网络设备分组流量;
[0022]主控单元,对来自上行接口的分组流量进行识别,并将识别后的目标流量引流到对应的下行接口;
[0023]下行接口,完成数据通信网与传输网中网络设备的流量交互。
[0024]可选地,数据通信网,支持TCP/IP协议栈,用于为分组报文提供传输载体;传输网,支持SDH,用于为SDH帧提供传输载体。
[0025]可选地,数据通信网网管模块,通过预设网管协议对数据通信网的设备进行管理,并将采集到的第一预设信息上报给协同调度模块,接受协同调度模块的统一调度,完成对数据通信网中相应设备的配置。
[0026]可选地,传输网网管模块,对传输网中预设传输设备进行管理,并将采集到的第二预设信息上报给协同调度模块,接受协同调度模块的统一调度,完成对传输网中相应传输设备的配置。
[0027]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跨网业务流量联合调度方法,基于实施例第一方面所述的跨网业务流量联合调度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0028]数据通信网网管模块获取数据通信网的第一预设信息,传输网网管模块获取传输网的第二预设信息;
[0029]协同调度模块获取用户业务流量联合调度需求;
[0030]协同调度模块根据第一预设信息及用户业务流量联合调度需求,发送第一指令至数据通信网网管模块及分流装置;协同调度模块根据第二预设信息及用户业务流量联合调度需求,发送第二指令至传输网网管模块及分流装置;
[0031]数据通信网的分组流量根据第一指令进行分流,依次通过分流装置、传输网中的第一设备,基于传输网网管模块的第二指令,将分流后的帧流量转发至传输网中的相应设备,完成对数据通信网及传输网的流量调度。
[0032]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3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跨网业务流量联合调度系统及方法,在协同调度模块的统一调度下通过在数据网和传输网边界处部署的分流装置,实现对待疏导业务流的识别和分流。在传
输网的设备上配置相应的时隙交叉策略,实现业务流在传输网层面的疏导,从而大大降低了数据通信网路由设备上由于“贯通”流量带来的处理压力和响应时延,同时由于业务流主要基于传输网承载,所以也减少了在数据通信网传输时的安全威胁。
附图说明
[003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5]图1为现有技术中跨网业务流量联合调度系统的组成图;
[0036]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网业务流量联合调度系统的模块组成图;
[0037]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网业务流量联合调度系统的另一模块组成图;
[0038]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网业务流量联合调度系统的组成图;
[0039]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跨网业务流量联合调度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跨网业务流量联合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跨网业务流量包括:数据通信网承载的网络层中的数据分组流量及传输网承载的数据链路层中的帧流量;数据通信网网管模块,用于将数据通信网的第一预设信息发送至协同调度模块,同时根据协同调度模块下发的第一指令调度数据通信网的分组流量;传输网网管模块,用于将传输网的第二预设信息发送至协同调度模块,同时根据协同调度模块下发的第二指令调度传输网的帧流量;分流装置,用于将数据通信网的分组流量根据协同调度模块进行分流后,通过传输网中的第一设备,将分流后的帧流量转发至传输网中的相应设备;协同调度模块,用于根据第一预设信息、第二预设信息及用户业务流量联合调度需求,分别下发第一指令、第二指令,完成对数据通信网及传输网的流量调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网业务流量联合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分流装置置于数据通信网和传输网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网业务流量联合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数据通信网网管模块和传输网网管模块均通过北向API接口将协同调度模块所需的数据信息发送至协同调度模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网业务流量联合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信息,包括:数据通信网的性能、告警、配置、安全信息;所述第二预设信息,包括:传输网的性能、告警、配置、安全信息。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跨网业务流量联合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协同调度模块包括:用户界面单元,用于对用户的需求进行输入;通信网络接口,用于数据通信网网管模块、传输网网管模块及分流装置之间的通信连接;协议解析/封装单元,用于完成用户需求分别与数据通信网网管模块、传输网网管模块进行交互协议之间的映射及转化;显示单元,对协议之间的映射及转化关系进行图形化展示;主控单元,将用户界面单元输入的需求分别转化为对数据通信网网管模块、传输网网管模块、分流装置的配置指令。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世栋刘川陶静娄征邹昊东李乃昊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