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立式高速盖子双面激光赋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9198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全自动立式高速盖子双面激光赋码机,包括机架;送料装置,设置在机架上,用于提供待赋码盖子;赋码输送线,设置在机架上,赋码输送线上沿其输送方向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第一识别赋码位和第二识别赋码位,待赋码盖子可顺次经过第一识别赋码位和第二识别赋码位;第一视觉识别装置,设置在第一识别赋码位的下方,用于对盖子的第一侧进行识别;第一赋码装置,设置在第一识别赋码位的上方,用于对盖子的第二侧进行赋码;第二视觉识别装置,设置在第二识别赋码位的上方,用于对盖子的第二侧进行识别;第二赋码装置,设置在第二识别赋码位的下方,用于对盖子的第一侧进行赋码;实现对盖子的双面全自动赋码,具有赋码效率高、赋码准确的优点。赋码准确的优点。赋码准确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自动立式高速盖子双面激光赋码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激光赋码机领域,特别涉及全自动立式高速盖子双面激光赋码机。

技术介绍

[0002]传统桶盖赋码生产设备通过喷墨或粘贴标签方式进行营销产品二维码生成;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分成多个步骤进行操作,首先在内部控制系统内生成营销码内容数据,导入标签喷印设备生产营销二维码喷印,制成贴纸,再人工或者机器粘贴在产品内部包装盖内,这样的桶盖赋码生产设备存在如下缺点:1、效率低,需分三个工序多次人工干预完成生产;2、成本高,完成赋码盖工序多、人工费用、纸张材料费用、油墨耗材费用繁多;3、出错率大,人工检测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无法百分之百保证检测效果;或者有些桶盖赋码生产设备是通过人工来进行上、下料的,并且都是单个桶盖来上、下料,导致无法精确定位和赋码,良品率较低,因此,急需一种全自动立式高速盖子双面激光赋码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全自动立式高速盖子双面激光赋码机。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全自动立式高速盖子双面激光赋码机,包括:
[0005]机架;
[0006]送料装置,设置在机架上,用于提供待赋码盖子;
[0007]赋码输送线,设置在机架上,赋码输送线上沿其输送方向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第一识别赋码位和第二识别赋码位,待赋码盖子可顺次经过第一识别赋码位和第二识别赋码位;
[0008]第一视觉识别装置,设置在第一识别赋码位的下方,用于对盖子的第一侧进行识别;
[0009]第一赋码装置,设置在第一识别赋码位的上方,用于对盖子的第二侧进行赋码;
[0010]第二视觉识别装置,设置在第二识别赋码位的上方,用于对盖子的第二侧进行识别;
[0011]第二赋码装置,设置在第二识别赋码位的下方,用于对盖子的第一侧进行赋码。
[0012]进一步地,赋码输送线包括:
[0013]第一皮带轮组件,设置在机架上;
[0014]第二皮带轮组件,设置在机架上且与第一皮带轮组件之间具有间距,以形成识别赋码通道,第一识别赋码位和第二识别赋码位由识别赋码通道构成;
[0015]若干个承托定位组件,设置在第一皮带轮组件和第二皮带轮组件上,用于对待赋码盖子进行承托及定位。
[0016]进一步地,承托定位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皮带轮组件上的若干个第一承托件以及
设置在第二皮带轮组件上的若干个第二承托件,第一承托件和第二承托件相对的一端上均设置有承托凹槽,位于第一皮带轮组件上的相邻两个第一承托件以及位于第二皮带轮组件上的相邻两个第二承托件上的承托凹槽共同围合成与待赋码盖子相适配的承托定位空间。
[0017]进一步地,送料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上且呈品字形布置的第一抱夹组件、第二抱夹组件和第三抱夹组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且位于第一抱夹组件、第二抱夹组件和第三抱夹组件的相邻两个之间的第一分盖组件、第二分盖组件和第三分盖组件,待赋码盖子叠放于第一抱夹组件、第二抱夹组件和第三抱夹组件之间,第一分盖组件、第二分盖组件和第三分盖组件用于对叠放的待赋码盖子逐个分开并掉落至赋码输送线上。
[0018]进一步地,第一抱夹组件包括:
[0019]限位杆,沿竖直方向布置,待赋码盖子限定于限位杆之间;
[0020]抱夹块,通过第一驱动装置设置在机架上;
[0021]第一承托板,通过第二驱动装置设置在机架上且位于抱夹块的下方;
[0022]叠放的待赋码盖子可承托于第一承托板上,第一驱动装置可驱动抱夹块夹持于位于上端的待赋码盖子上,并通过第二驱动装置收回第一承托板,以使位于第一承托板与抱夹块之间的待赋码盖子掉落至第一分盖组件、第二分盖组件和第三分盖组件上。
[0023]进一步地,第一分盖组件包括:
[0024]第三驱动装置,其上设置有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第三驱动装置可驱动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同时相向运动或相背运动;
[0025]第一分盖爪和第二分盖爪,间隔设置在第一输出端上;
[0026]第三分盖爪,设置在第二输出端上且位于第一分盖爪与第二分盖爪之间,第三分盖爪略低于第一分盖爪与第二分盖爪;
[0027]第三驱动装置可驱动第一分盖爪和第二分盖爪处于收回状态以及第三分盖爪处于伸出状态,以使叠放的待赋码盖子可掉落至处于伸出状态的第三分盖爪上;或可驱动第一分盖爪和第二分盖爪处于伸出状态以及第三分盖爪处于收回状态,以使第一分盖爪和第二分盖爪插设于末端的两个待赋码盖子之间,最末端的待赋码盖子则掉落至赋码输送线上。
[0028]进一步地,全自动立式高速盖子双面激光赋码机还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剔除装置,用于剔除赋码输送线上赋码不成功的盖子。
[0029]进一步地,剔除装置包括:
[0030]龙门架,架设于赋码输送线上方;
[0031]第四驱动装置,一端与龙门架转动连接;
[0032]分料架,其上设置有沿上下布置的第一分料通道和第二分料通道,分料架的一端与龙门架转动连接,分料架的另一端与第四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转动连接;
[0033]分料滑道,设置在分料架的下方;
[0034]赋码成功的盖子可经第一分料通道进入下一道工序,第四驱动装置可带动分料架的另一端向上运动,以使赋码不成功的盖子可经第二分料通道掉落至分料滑道并送出。
[0035]进一步地,全自动立式高速盖子双面激光赋码机还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收料装置,用于收取赋码成功的盖子。
[0036]进一步地,收料装置包括:
[0037]收料架;
[0038]集料筒,设置在收料架的上端,集料筒的上端设置有入料口、下端设置有出料口;
[0039]第五驱动装置,设置在收料架上且位于集料筒的一侧;
[0040]第六驱动装置,与第五驱动装置连接,第六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承托板,第五驱动装置可驱动第六驱动装置沿竖直方向运动,第六驱动装置可驱动第二承托板沿水平方向运动;
[0041]第七驱动装置,设置在收料架上且位于集料筒的另一侧;
[0042]第八驱动装置,与第七驱动装置连接,第八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三承托板,第七驱动装置可驱动第八驱动装置沿竖直方向运动,第八驱动装置可驱动第三承托板沿水平方向运动;
[0043]出料输送线,设置在第二承托板和第三承托板的下方;
[0044]赋码成功的盖子可经入料口进入集料筒,第五驱动装置可驱动第六驱动装置向下运动,以使赋码成功的盖子经出料口掉落并叠放于第二承托板上,第八驱动装置可在第二承托板上接取预设数量的盖子时驱动第三承托板伸入至集料筒的下方,以接取赋码成功的盖子;第七驱动装置可驱动第八驱动装置向下运动,以使赋码成功的盖子经出料口掉落并叠放于第三承托板上,第六驱动装置可在第三承托板上接取预设数量的盖子时驱动第二承托板伸入至集料筒的下方,以接取赋码成功的盖子;第二承托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全自动立式高速盖子双面激光赋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0);送料装置(20),设置在所述机架(10)上,用于提供待赋码盖子;赋码输送线(30),设置在所述机架(10)上,所述赋码输送线(30)上沿其输送方向设置有上下贯穿的第一识别赋码位和第二识别赋码位,待赋码盖子可顺次经过所述第一识别赋码位和第二识别赋码位;第一视觉识别装置(41),设置在所述第一识别赋码位的下方,用于对盖子的第一侧进行识别;第一赋码装置(51),设置在所述第一识别赋码位的上方,用于对盖子的第二侧进行赋码;第二视觉识别装置(42),设置在所述第二识别赋码位的上方,用于对盖子的第二侧进行识别;第二赋码装置(52),设置在所述第二识别赋码位的下方,用于对盖子的第一侧进行赋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立式高速盖子双面激光赋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赋码输送线(30)包括:第一皮带轮组件(31),设置在所述机架(10)上;第二皮带轮组件(32),设置在所述机架(10)上且与所述第一皮带轮组件(31)之间具有间距,以形成识别赋码通道(33),所述第一识别赋码位和第二识别赋码位由所述识别赋码通道(33)构成;若干个承托定位组件(34),设置在所述第一皮带轮组件(31)和第二皮带轮组件(32)上,用于对待赋码盖子进行承托及定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立式高速盖子双面激光赋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定位组件(34)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皮带轮组件(31)上的若干个第一承托件(341)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皮带轮组件(32)上的若干个第二承托件(342),所述第一承托件(341)和第二承托件(342)相对的一端上均设置有承托凹槽(343),位于所述第一皮带轮组件(31)上的相邻两个第一承托件(341)以及位于所述第二皮带轮组件(32)上的相邻两个第二承托件(342)上的承托凹槽(343)共同围合成与待赋码盖子相适配的承托定位空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立式高速盖子双面激光赋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装置(20)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10)上且呈品字形布置的第一抱夹组件(21)、第二抱夹组件(22)和第三抱夹组件(23)以及设置在所述机架(10)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抱夹组件(21)、第二抱夹组件(22)和第三抱夹组件(23)的相邻两个之间的第一分盖组件(24)、第二分盖组件(25)和第三分盖组件(26),待赋码盖子叠放于所述第一抱夹组件(21)、第二抱夹组件(22)和第三抱夹组件(23)之间,所述第一分盖组件(24)、第二分盖组件(25)和第三分盖组件(26)用于对叠放的待赋码盖子逐个分开并掉落至所述赋码输送线(30)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自动立式高速盖子双面激光赋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抱夹组件(21)包括:限位杆(211),沿竖直方向布置,待赋码盖子限定于所述限位杆(211)之间;抱夹块(212),通过第一驱动装置(213)设置在所述机架(10)上;
第一承托板(214),通过第二驱动装置(215)设置在所述机架(10)上且位于所述抱夹块(212)的下方;叠放的待赋码盖子可承托于所述第一承托板(214)上,所述第一驱动装置(213)可驱动所述抱夹块(212)夹持于位于上端的待赋码盖子上,并通过所述第二驱动装置(215)收回所述第一承托板(214),以使位于所述第一承托板(214)与抱夹块(212)之间的待赋码盖子掉落至所述第一分盖组件(24)、第二分盖组件(25)和第三分盖组件(26)上。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自动立式高速盖子双面激光赋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盖组件(24)包括:第三驱动装置(241),其上设置有第一输出端(242)和第二输出端(243),所述第三驱动装置(241)可驱动所述第一输出端(242)和第二输出端(243)同时相向运动或相背运动;第一分盖爪(244)和第二分盖爪(245),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输出端(242)上;第三分盖爪(246),设置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学攀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科信光电科技中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