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焚烧厂渗滤液的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191526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垃圾焚烧厂渗滤液的处理方法,该垃圾焚烧厂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包括:S1,对垃圾焚烧厂渗滤液进行固液分离处理,得到初级净化渗滤液和第一固相产物;S2,对初级净化渗滤液进行多级厌氧处理,得到气相产物、第一液相产物和第二固相产物;S3,在溶氧量为0.2~0.8mg/L条件下,对第一液相产物进行生化降解处理,得到氮气和第二液相产物;生化降解处理的过程为同时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反硝化工艺过程,参与的微生物包括亚硝化菌、厌氧氨氧化菌和异养反硝化菌,生化降解处理的过程包括亚硝化菌的亚硝化过程、厌氧氨氧化菌的厌氧氨氧化过程以及异养反硝化菌的反硝化过程。上述方法能显著降低总氮和COD含量,且能耗低。且能耗低。且能耗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垃圾焚烧厂渗滤液的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处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垃圾焚烧厂渗滤液的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垃圾焚烧处理技术具有能够使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等优点,近年来逐渐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垃圾焚烧前的堆积发酵提高热值的过程会产生大量成分复杂、污染物浓度高以及毒性大等特点的难处理渗滤液。与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不同,垃圾焚烧厂渗滤液的水质情况具有如下特点:(1)COD浓度较高,一般为25000~75000mg/L;(2)可生化性高,BOD5/COD的比值大于0.3;(3)氨氮浓度高,一般为1000~2800mg/L;(4)含盐量高,电导率高,其总硬度可达6500~11000mg/L,氯离子浓度可达3000~5000mg/L;(5)悬浮物浓度高(10000mg/L左右);(6)pH低(4~6左右)。
[0003]基于以上垃圾焚烧厂渗滤液的水质特点,目前大部分的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工艺采用“预处理+厌氧+好氧MBR(膜生物反应器)+NF(纳滤)+RO(反渗透)”的组合工艺。虽然上述厌氧工艺能耗低、负荷高且能够回收生物能,但对有机物的去除不彻底且对氮几乎无去除效果。为了去除上述有机物,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厌氧处理,通过厌氧处理能够去除渗滤液中60~95.5%的有机物。但由于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具有超高的COD浓度,厌氧处理很难将其去除,导致厌氧出水中依然残留有较高含量的COD。通常采用传统的硝化

反硝化工艺通过好氧MBR脱氮过程脱氮,但该工艺脱氮效率低,而且运行成本较高。
[0004]另外,垃圾焚烧厂渗滤液氨氮浓度较高,为了降低氨氮浓度,提高处理后出水水质,常采用单级或多级A/O

MBR水处理工艺(厌氧好氧MBR工艺法)进一步去除渗滤液中的总氮和COD含量。但通过好氧处理以去除厌氧作用不足导致残留的高浓度COD需要更多的曝气量,这会导致产生更多的曝气能耗,不利于处理成本的降低。此外,由于垃圾焚烧厂渗滤液中氨氮浓度高,为保证硝化

反硝化脱氮过程的顺利进行,不仅需要大量的曝气,还需要更长的水力停留时间及更高的回流比以保证系统不会因为氨氮浓度过高而中毒崩溃,这些过程都需要更高的能耗和运行成本。
[0005]在此基础上,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处理效果好、能耗低且处理成本省的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处理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焚烧厂渗滤液的处理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总氮和COD的脱除率低且能耗高、处理成本高的问题。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垃圾焚烧厂渗滤液的处理方法,该垃圾焚烧厂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包括:S1,对垃圾焚烧厂渗滤液进行固液分离处理,得到初级净化渗滤液和第一固相产物;S2,对初级净化渗滤液进行多级厌氧处理,得到气相产物、第一液相产物和第二固相产物;S3,在溶氧量为0.2~0.8mg/L条件下,对第一液相产物进行生
化降解处理,得到氮气和第二液相产物;生化降解处理的过程为同时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反硝化工艺过程,参与的微生物包括亚硝化菌、厌氧氨氧化菌和异养反硝化菌,生化降解处理的过程包括亚硝化菌的亚硝化过程、厌氧氨氧化菌的厌氧氨氧化过程以及异养反硝化菌的反硝化过程。
[0008]进一步地,生化降解处理过程在膜生物反应器中进行,膜生物反应器中水力停留时间为2~5天,处理温度为30~35℃。
[0009]进一步地,膜生物反应器中的膜为管式陶瓷膜,管式陶瓷膜的孔径为0.1~0.8μm,膜通量为18~20L/(m2·
h);优选地,生化降解处理过程在外置错流式膜生物反应器中进行。
[0010]进一步地,采用溶解氧在线监测装置对溶氧量进行实时检测和调控,使生化降解处理过程中的溶解氧浓度为0.2~0.5mg/L。
[0011]进一步地,多级厌氧处理包括依次对初级净化渗滤液进行一级厌氧处理和二级厌氧处理,一级厌氧处理在一级厌氧反应器中进行,二级厌氧处理在二级厌氧反应器中进行,且一级厌氧反应器与二级厌氧反应器串联设置;其中,一级厌氧处理过程中,反应温度为33~38℃,水力停留时间为5~10天,一级厌氧处理过程结束后,测得COD去除率为85~90%;二级厌氧处理过程中,反应温度为33~38℃,水力停留时间为2~5天,二级厌氧处理过程结束后,测得COD去除率为65~85%。
[0012]进一步地,第一液相产物中的COD浓度为800~1000mg/L,TN值为1100~2600mg/L。
[0013]进一步地,固液分离处理依次包括:S4,采用过滤装置对垃圾焚烧厂渗滤液进行过滤处理,以去除固体杂物及毛发;S5,采用沉淀池进行沉降处理,以去除泥土和砂石;S6,采用调节池进行均质处理,得到初级净化渗滤液和第一固相产物。
[0014]进一步地,过滤装置的筛分孔径为2~4mm;沉淀池的表面负荷为0.35~0.85m3/(m2·
h),沉降处理的时间为1~2h。
[0015]进一步地,垃圾焚烧厂渗滤液的处理方法还包括:在第一运行压力条件下,对第二液相产物进行纳滤处理,得到纳滤液和第一浓缩液;在第二运行压力条件下,对纳滤液进行反渗透处理,得到第一净化水和第二浓缩液;在第三运行压力条件下,对第一浓缩液和第二浓缩液分别进行碟管式反渗透浓缩液减量化处理,得到第二净化水和第三浓缩液;纳滤处理的过程中,第二液相产物的pH为6.5~6.8,纳滤处理采用的纳滤膜为聚偏氟乙烯膜、聚四氟乙烯和陶瓷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纳滤膜的截留分子量为200~1000道尔顿,第一运行压力为0.5~0.7MPa;优选地,纳滤膜的截留分子量为150~300道尔顿;反渗透处理采用的反渗透膜为聚酰胺、醋酸纤维和聚酰胺组成的组中的一种或多种,反渗透膜可分离离子粒径小于1nm的离子,第二运行压力为1~3MPa;第三运行压力为3~6MPa。
[0016]进一步地,垃圾焚烧厂渗滤液的COD为25000~75000mg/L,BOD5/COD的数值为0.5~0.8,氨氮为1000~2500mg/L,总硬度为6500~11000mg/L,氯离子浓度为3000~5000mg/L,悬浮物浓度为5000~10000mg/L,pH为4~6。
[0017]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采用上述固液分离处理工艺能够去除垃圾焚烧厂渗滤液中的泥沙等悬浮物,避免堵塞后续处理工艺中使用到的设备。通过对初级净化渗滤液进行多级厌氧处理,第一方面,相比于单级厌氧处理,采用多级厌氧处理工艺能够进一步将垃圾焚烧厂渗滤液中的有机物降解,从而有针对性地降低其COD浓度;第二方面,多级厌氧处理
通过提高有机物去除率,有利于提高沼气产率,有利于后续回收再利用,提高了经济效益;第三方面,多级厌氧处理能够最大限度去除有机物,保证后续工艺免受有机物抑制的影响。
[0018]在上述溶氧量条件下,采用上述基于膜生物反应器的SNAD工艺,亚硝化菌通过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焚烧厂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焚烧厂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包括:S1,对所述垃圾焚烧厂渗滤液进行固液分离处理,得到初级净化渗滤液和第一固相产物;S2,对所述初级净化渗滤液进行多级厌氧处理,得到气相产物、第一液相产物和第二固相产物;S3,在溶氧量为0.2~0.8mg/L条件下,对所述第一液相产物进行生化降解处理,得到氮气和第二液相产物;所述生化降解处理的过程为同时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反硝化工艺过程,参与的微生物包括亚硝化菌、厌氧氨氧化菌和异养反硝化菌,所述生化降解处理的过程包括所述亚硝化菌的亚硝化过程、所述厌氧氨氧化菌的厌氧氨氧化过程以及所述异养反硝化菌的反硝化过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焚烧厂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降解处理过程在膜生物反应器中进行,所述膜生物反应器中水力停留时间为2~5天,处理温度为30~3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焚烧厂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生物反应器中的膜为管式陶瓷膜,所述管式陶瓷膜的孔径为0.1~0.8μm,膜通量为18~20L/(m2·
h);优选地,所述生化降解处理过程在外置错流式膜生物反应器中进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焚烧厂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溶解氧在线监测装置对所述溶氧量进行实时检测和调控,使所述生化降解处理过程中的溶解氧浓度为0.2~0.5mg/L。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垃圾焚烧厂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厌氧处理包括依次对所述初级净化渗滤液进行一级厌氧处理和二级厌氧处理,所述一级厌氧处理在一级厌氧反应器中进行,所述二级厌氧处理在二级厌氧反应器中进行,且所述一级厌氧反应器与所述二级厌氧反应器串联设置;其中,所述一级厌氧处理过程中,反应温度为33~38℃,水力停留时间为5~10天,所述一级厌氧处理过程结束后,测得COD去除率为85~90%;所述二级厌氧处理过程中,反应温度为33~38℃,水力停留时间为2~5天,所述二级厌氧处理过程结束后,测得COD去除率为65~85%。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垃圾焚烧厂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云军赵永志黄松宇曹迪于淼郭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有色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