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后固化的光学粘合剂、OCA光学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18878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光学粘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后固化的光学粘合剂、OCA光学胶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和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混合物;所述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和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中包括环氧基团;以及所述光学粘合剂在第一光源下进行部分固化,部分固化后25℃环境下储能模量为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后固化的光学粘合剂、OCA光学胶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光学粘合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可后固化的光学粘合剂、OCA光学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产品的更新月异,市面上目前的触控基本上都是电容式触控。这时通过一层OCA光学胶来填充触控层和屏幕之间的空隙,OCA和盖板或触控层的界面折射率差异相比空气小很多,可以减少因折射率之间差异导致光的损耗、提高透过率。包括手机、平板、工控等触控面板四周有白色或黑色油墨来进行装饰,这层油墨有一定的段差,普通的OCA可能不足以去填充这层断差,导致在油墨边缘存在气泡,会影响显示效果。当然我们可以提高OCA的厚度去弥补存在的断差,但是这样会大大提高成本。
[0003]市场上手机的触控主流结构是on cell或in cell,属于硬对硬的贴合结构,为此许多光学胶厂商开发出了全贴合OCA,包括非UV型和UV型的。非UV型的即不需要后固化,但是对于这种结构的贴合,需要厚度较大;而UV型的OCA光学胶不仅需要保证在固化前拥有流动性,还需要在固化后拥有稳定性,目前尚没有此类产品能够解决市场痛点。
[0004]顾名思义在贴合后需要进行后固化,它的特点在于后固化前具有较好的填充性能及流动性,能够和盖板和显示模组完美的贴合,在后固化后可以提高产品的与被贴物的粘结力及胶体自身的内聚力,能够适应外界的环境变化而不会出现问题;同时也可以降低胶膜的厚度,对于成本的控制很友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后固化的光学粘合剂、OCA光学胶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目前尚没有兼具固化前流动性和固化后稳定性的OCA光学胶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后固化的光学粘合剂,包括: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和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混合物;所述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和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中包括环氧基团;以及所述光学粘合剂在第一光源下进行部分固化,部分固化后25℃环境下储能模量为6
×
104Pa~28
×
104Pa,50~80℃环境下tanδ为0.5~0.9;所述光学粘合剂在第二光源下进行完全固化,完全固化后25℃环境下储能模量为6
×
104Pa~32
×
104Pa,80~120℃环境下tanδ<0.45;其中第一次的部分固化为自由基聚合,第二次的完全固化为阳离子聚合为主、自由基聚合为辅。
[0007]又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OCA光学胶,包括:依次层叠的重离型膜、光学胶膜和轻离型膜;其中所述光学胶膜由如前所述的可后固化的光学粘合剂制得。
[0008]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OCA光学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将如权利要求1

6任一项所述的可后固化的光学粘合剂均匀涂布于重离型膜和轻离型膜之间;步骤S2,进行第一光源辐照,得到OCA光学胶。
[0009]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如前所述的OCA光学胶在2D、2.5D的直板屏和3D曲面
屏的全贴合中的应用。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可后固化的光学粘合剂通过不同种类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共聚得到的聚合物和单体的混合物,然后将其涂布于离型膜经过第一次固化,得到一个固化率较低的光学胶膜,这样做的目的是在贴合时满足高温高压下胶膜具有较好的流动性,以保证产品的贴合良率;同时25℃下具有较高的模量,这样做的目的是在应对3D曲面屏贴合时,保证脱泡后不会出现胶膜和被贴物因边缘R角应力存在导致的peeling问题。光学胶膜经过第二次固化后,交联程度提高到60

95%,这样做的目的是提高胶膜的内聚,保证产品在不同环境下的可靠性。
[0011]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
[0012]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OCA光学胶的制备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在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后固化的光学粘合剂,包括: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和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混合物;所述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和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中包括环氧基团;以及所述光学粘合剂在第一光源下进行部分固化,部分固化后25℃环境下储能模量为6
×
104Pa~28
×
104Pa,50~80℃环境下tanδ为0.5~0.9;所述光学粘合剂在第二光源下进行完全固化,完全固化后25℃环境下储能模量为6
×
104Pa~32
×
104Pa,80~120℃环境下tanδ<0.45;其中第一次的部分固化为自由基聚合,第二次的完全固化为阳离子聚合为主、自由基聚合为辅。
[0017]具体的,所述储能模量是指将光学胶膜在流变仪设备下,在1Hz频率下从低温到高温,以5℃/min升温速度进行剪切测量的具体温度下的数值;所述而tanδ是指具体温度下,损耗模量与储能模量的比值。
[0018]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由酯基末端碳链数在4~12个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带有环氧基团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带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和高Tg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共聚得到;其中各组分单体的质量份数为酯基末端碳链数在4~12个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30~70份;带有环氧基团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1~30份;
带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5~40份;高Tg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10~50份。
[0019]具体的,在曲面屏贴合时存在一些问题,在屏幕弧度的地方存在应力,常规的针对平面贴合的OCA很难去应对这种问题,会出现贴合后气泡反弹的问题,且气泡比例很高。为了解决此问题,需要提高光学胶膜的剥离强度以及内聚力(高固化率、高模量)。针对剥离强度,我们需要提高羟基单体和高Tg单体的用量;而提高模量,一方面我们需要提高高Tg单体的用量以及整体的胶膜的分子量,另一方面引入阳离子开环聚合体系后与丙烯酸自由基聚合体系形成杂化的交联互穿网状结果,大大提升胶膜整体的模量和固化率。
[0020]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酯基末端碳链数在4~12个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后固化的光学粘合剂,其特征在于,包括: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和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混合物;所述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和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中包括环氧基团;以及所述光学粘合剂在第一光源下进行部分固化,部分固化后25℃环境下储能模量为17
×
104Pa~28
×
104Pa,50~80℃环境下tanδ为0.5~0.9;所述光学粘合剂在第二光源下进行完全固化,完全固化后25℃环境下储能模量为20
×
104Pa~32
×
104Pa,80~120℃环境下tanδ<0.45;其中第一次的部分固化为自由基聚合,第二次的完全固化为阳离子聚合为主、自由基聚合为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后固化的光学粘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由酯基末端碳链数在4~12个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带有环氧基团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带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和高Tg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共聚得到;其中各组分单体的质量份数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后固化的光学粘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中还包括如下质量分数的各组分:所述混合物中还包括如下质量分数的各组分:所述自由基型光引发剂为酰基膦氧化物光引发剂;所述阳离子光引发剂为二芳基碘鎓盐、三芳基硫鎓盐;所述交联剂为带有两个及以上官能团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4.如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少锋龙冲王忠宣
申请(专利权)人:新纶电子材料常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