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件连续式退火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8834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铸件连续式退火炉,包括:炉本体、炉膛、炉门、平车、托盘、耐火砖以及两个第一密封机构。炉膛设置于炉本体内,且炉膛与炉本体之间填充有绝热层,且炉膛的内壁安装有加热机构。炉门能够启闭的设置于炉本体上。平车能够移动地设置于炉本体内。托盘设置于平车上。耐火砖铺设于炉膛的底部上,且位于平车的两侧。以及两个第一密封机构分别固定于平车的两侧,且位于耐火砖的上方。借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铸件连续式退火炉,结构简单合理,更换方便、成本低,且有效避免了平车轮在运行中损坏,损坏后平车下沉刮碰到两侧耐火砖,造成整个炉火耐火砖刮损坏的问题。耐火砖刮损坏的问题。耐火砖刮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铸件连续式退火炉


[0001]本专利技术是关于铸造设备
,特别是关于一种铸件连续式退火炉。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铸造企业的铸件连续式退火炉平车两侧密封是采用耐火砖堆叠密封,但存在以下缺点:
[0003]1、由于铸件连续式退火炉炉内温度高达600多度,耐火砖粘结砂浆固定不牢固,容易松散脱出,刮碰到平车两侧,造成平车行轮脱离导轨;
[0004]2、铸件连续式退火炉平车多达100多辆,难免出现平车轮在运行损坏,损坏后平车下沉刮碰两侧耐火砖,造成整炉耐火砖刮损坏。
[0005]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铸件连续式退火炉,结构简单合理,更换方便、成本低,且有效避免了平车轮在运行中损坏,损坏后平车下沉刮碰到两侧耐火砖,造成整个炉火耐火砖刮损坏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铸件连续式退火炉,包括:炉本体、炉膛、炉门、平车、托盘、耐火砖以及两个第一密封机构。炉膛设置于炉本体内,且炉膛与炉本体之间填充有绝热层,且炉膛的内壁安装有加热机构。炉门能够启闭的设置于炉本体上。平车能够移动地设置于炉本体内。托盘设置于平车上。耐火砖铺设于炉膛的底部上,且位于平车的两侧。以及两个第一密封机构分别固定于平车的两侧,且位于耐火砖的上方。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每个密封机构均包括多个螺栓、硅酸铝隔热棉以及多个螺母。多个螺栓分别焊接于平车的两侧托架上。硅酸铝隔热棉铺设于平车的两侧上。以及多个螺母分别拧设于多个螺栓上,从而将硅酸铝隔热棉固定于平车的两侧上。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每个螺母与硅酸铝隔热棉之间还设置有垫片。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铸件连续式退火炉还包括设置在炉膛后侧壁与托盘之间的第二密封机构、设置在炉膛围侧壁与托盘之间的第三密封机构、设置在炉膛前侧壁和托盘之间的第四密封机构和设置在炉门与炉膛前侧壁之间的第五密封机构。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第二密封机构设有第一密封板和多个密封执行机构,第一密封板通长的设置在后侧壁的底部端面,多个密封执行机构均匀地设置在第一密封板上,多个密封执行机构将第一密封板推向托盘并压紧,从而实现密封。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第三密封机构设有第二密封板和压紧机构,第二密封板设置在托盘与围侧壁的缝隙处,压紧机构的一端连接于围侧壁的底面端面上,压紧机构的另一端与第二密封板相连,通过压紧机构将第二密封板推向托盘与围侧壁的缝隙处实现密封。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压紧机构沿第二密封板均匀布置有多个,且第二密封板沿缝隙处对称分布。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第四密封机构设有第三密封板、弹性组件和弹性组件支架,弹性组件支架的一端连接于托盘的底面,弹性组件设置于弹性组件支架的另一端,第三密封板设置在弹性组件的另一端,且第四密封机构可以随托盘进出炉膛。其中,第三密封板的一端紧靠托盘,第三密封板的另一端延伸至炉门正下方,炉门关闭到位后,压实第四密封机构,实现炉门、前侧壁和托盘之间的密封。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第五密封机构设有密封压杆、直行风缸和转接件,直行风缸通过转接件连接于前侧壁高度方向的侧端面上,密封压杆铰接于转接件,密封压杆的一端连接于直行风缸的执行端、另一端置于炉门的正前方,以将炉门压靠至前侧壁,且第五密封机构沿前侧壁高度方向的两侧对称的设置有多对。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炉本体上具有炉盖,炉盖上安装有排气管,排气管上安装有排气阀门和氮气浓度检测仪。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铸件连续式退火炉,结构简单合理,更换方便、成本低,且有效避免了平车轮在运行中损坏,损坏后平车下沉刮碰到两侧耐火砖,造成整个炉火耐火砖刮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铸件连续式退火炉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9]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0020]1‑
炉本体,2

炉膛,3

平车,4

托盘,5

耐火砖,6

硅酸铝隔热棉,7

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22]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0023]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铸件连续式退火炉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铸件连续式退火炉,包括:炉本体1、炉膛2、炉门、平车3、托盘4、耐火砖5以及两个第一密封机构。炉膛2设置于炉本体1内,且炉膛2与炉本体1之间填充有绝热层,且炉膛2的内壁安装有加热机构。炉门能够启闭的设置于炉本体1上。平车3能够移动地设置于炉本体1内。托盘4设置于平车3上。耐火砖5铺设于炉膛2的底部上,且位于平车3的两侧。以及两个第一密封机构分别固定于平车3的两侧,且位于耐火砖5的上方。
[002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每个密封机构均包括多个螺栓、硅酸铝隔热棉6以及多个螺母。多个螺栓分别焊接于平车3的两侧托架上。硅酸铝隔热棉6铺设于平车3的两侧上。以及多个螺母分别拧设于多个螺栓上,从而将硅酸铝隔热棉6固定于平车3的两侧上。
[002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每个螺母与硅酸铝隔热棉6之间还设置有垫片。
[002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铸件连续式退火炉还包括设置在炉膛2后侧壁与托盘4
之间的第二密封机构、设置在炉膛2围侧壁与托盘4之间的第三密封机构、设置在炉膛2前侧壁和托盘4之间的第四密封机构和设置在炉门与炉膛2前侧壁之间的第五密封机构。
[002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第二密封机构设有第一密封板和多个密封执行机构,第一密封板通长的设置在后侧壁的底部端面,多个密封执行机构均匀地设置在第一密封板上,多个密封执行机构将第一密封板推向托盘4并压紧,从而实现密封。
[002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第三密封机构设有第二密封板和压紧机构,第二密封板设置在托盘4与围侧壁的缝隙处,压紧机构的一端连接于围侧壁的底面端面上,压紧机构的另一端与第二密封板相连,通过压紧机构将第二密封板推向托盘4与围侧壁的缝隙处实现密封。
[002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压紧机构沿第二密封板均匀布置有多个,且第二密封板沿缝隙处对称分布。
[003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第四密封机构设有第三密封板、弹性组件和弹性组件支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铸件连续式退火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本体;炉膛,设置于所述炉本体内,且所述炉膛与所述炉本体之间填充有绝热层,且所述炉膛的内壁安装有加热机构;炉门,能够启闭的设置于所述炉本体上;平车,能够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炉本体内;托盘,设置于所述平车上;耐火砖,铺设于所述炉膛的底部上,且位于所述平车的两侧;以及两个第一密封机构,分别固定于所述平车的两侧,且位于所述耐火砖的上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件连续式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密封机构均包括:多个螺栓,分别焊接于所述平车的两侧托架上;硅酸铝隔热棉,铺设于所述平车的两侧上;以及多个螺母,分别拧设于所述多个螺栓上,从而将所述硅酸铝隔热棉固定于所述平车的两侧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铸件连续式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螺母与所述硅酸铝隔热棉之间还设置有垫片。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件连续式退火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炉膛后侧壁与所述托盘之间的第二密封机构、设置在所述炉膛围侧壁与所述托盘之间的第三密封机构、设置在所述炉膛前侧壁和所述托盘之间的第四密封机构和设置在所述炉门与所述炉膛前侧壁之间的第五密封机构。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铸件连续式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机构设有第一密封板和多个密封执行机构,所述第一密封板通长的设置在后侧壁的底部端面,所述多个密封执行机构均匀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密封板上,所述多个密封执行机构将所述第一密封板推向所述托盘并压紧,从而实现密封。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铸件连续式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密封机构设有第二密封板和压紧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上剑宁华夏周士凯梁桂宾吕伟林禤毅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