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制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8653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自动制冰机,包括箱体外壳和制冰盒,所述制冰盒固定安装在箱体外壳的前端内侧,所述制冰盒的内侧拼接安装有若干组第一隔板,且第一隔板的内侧拼接安装有若干组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相互垂直,所述制冰盒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用来对接第二隔板的橡胶卡条,所述箱体外壳的内侧下部位置活动套接有用来储存冰块的抽拉盒,且抽拉盒的上部拼接安装有收纳托盘,收纳托盘的上端内侧呈斜面设置,所述抽拉盒的内侧下部位置活动安装有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利用收纳托盘配合抽拉盒形成双层收纳结构,同时利用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配合转板,可以避免抽拉盒内的冰块凝结,方便其进行取冰操作,提升该自动制冰机的使用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制冰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家用电器
,更具体的是一种自动制冰机。

技术介绍

[0002]制冰机是一种将水通过蒸发器,由制冷系统制冷剂冷却后生成冰的制冷机械设备,采用制冷系统,以水载体,在通电状态下通过某一设备后制造出冰。根据蒸发器的原理和生产方式的不同,生成的冰块形状也不同;人们一般以冰形状将制冰机分为颗粒冰机、片冰机、板冰机、管冰机、壳冰机等等。
[0003]专利号CN102878743B的专利文件公开了制冰机,包括:上板托盘,形成有半球形的多个第一凹陷部;下板托盘,能够转动地与上述上板托盘结合,在该下板托盘形成有半球形的多个第二凹陷部,多个上述第二凹陷部分别与多个上述第一凹陷部相紧贴而形成球形的多个格子;驱动单元,其与上述上板托盘和下板托盘中的至少一个托盘的轴连接,用于使上述上板托盘和上述下板托盘中的某一个或全部转动;供水部,其向多个上述格子供给用于制冰的水;以及顶出单元,其设置于上述格子的外侧,用于将在上述格子中形成的冰块向外部进行分离。
[0004]上述制冰机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不足,上述制冰机的成型容器采用固定式结构设计,使得上述制冰机在使用时无法加工出不同大小的冰块,降低了其使用时的灵活性;其次上述制冰机在长时间运转后,会储存有一定量的冰块,大量冰块长时间不用会相互凝结,使得使用者后续无法正常进行取冰操作,降低了自动制冰机自身功能性,给使用者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制冰机,可以解决现有的问题。/>[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
[0007]1、上述制冰机的成型容器采用固定式结构设计,使得上述制冰机在使用时无法加工出不同大小的冰块,降低了其使用时的灵活性;
[0008]2、上述制冰机在长时间运转后,会储存有一定量的冰块,大量冰块长时间不用会相互凝结,使得使用者后续无法正常进行取冰操作,降低了自动制冰机自身功能性。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10]一种自动制冰机,包括箱体外壳和制冰盒,所述制冰盒固定安装在箱体外壳的前端内侧,所述制冰盒的内侧拼接安装有若干组第一隔板,且第一隔板的内侧拼接安装有若干组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相互垂直,所述制冰盒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用来对接第二隔板的橡胶卡条,所述箱体外壳的内侧下部位置活动套接有用来储存冰块的抽拉盒,且抽拉盒的上部拼接安装有收纳托盘,收纳托盘的上端内侧呈斜面设置,所述抽拉盒的内侧下部位置活动安装有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并排设置,且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的外表面均设有转板。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的一端均安装有电机,所述抽拉盒的端部设有用来放置电机的槽口,使用者取下收纳托盘后,利用抽拉盒可以收纳大量冰块,利用电机驱动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往复转动,利用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上的转板可以带动冰块晃动,避免冰块在抽拉盒内凝结。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隔板的内侧拼接安装有若干组用来对接第二隔板的橡胶卡套,所述第二隔板的两端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配合橡胶卡条使用的对接卡头,使用者将第一隔板卡在第二隔板上,使得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形成若干组方格结构,利用其可以盛放冰块,通过橡胶卡套可以增加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的摩擦力,其次利用橡胶卡套可以在第二隔板上移动第一隔板,从而调节若干组第一隔板之间的距离,对冰块尺寸起到调节作用。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制冰盒的后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冷却盘,且冷却盘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盘管,所述盘管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设有压缩机,利用压缩机将制冷剂导入至盘管内,通过盘管配合冷却盘对制冰盒进行降温操作。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制冰盒的下部固定安装有集水盒,且集水盒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泵体,且泵体的上端设有输水管,利用输水管将水体排入至制冰盒上,使得水体自制冰盒上部流下,通过集水盒可以收集流淌的水体,配合泵体对其进行循环输送。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收纳托盘的两侧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定位卡条,且收纳托盘的一端活动安装有升降插板,利用定位卡条可以对收纳托盘和抽拉盒之间起限位固定作用,避免收纳托盘掉落。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箱体外壳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通风侧板,所述箱体外壳的内部安装有配合通风侧板的风机。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8]1、通过设置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在该自动制冰机使用时,利用橡胶卡套,对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进行拼接固定,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形成若干组矩形小方格,通过橡胶卡套可以增加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的阻力,避免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出现松动现象,其次利用橡胶卡套可以在第二隔板上移动第一隔板,从而调节若干组第一隔板之间的距离,对冰块尺寸起到调节作用,通过第一隔板的位置移动,可以调节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矩形方格的大小,使得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可以加工出不同大小的冰块,操作时先将若干组第二隔板以等间距方式卡在制冰盒的内侧,利用胶卡条和对接卡头,可以增加第二隔板和制冰盒之间的阻力,使得避免第二隔板出现松动脱落现象,利用橡胶卡套将若干组第一隔板以等间距方式卡在第二隔板上,从而使得第二隔板和第一隔板之间形成矩形隔槽,利用压缩机将制冷剂导入至盘管内,通过盘管配合冷却盘对制冰盒进行降温操作,输水管将水体排入至制冰盒上,使得水体自制冰盒上部流下,通过集水盒可以收集流淌的水体,配合泵体对其进行循环输送,通过制冰盒令水体冷凝成冰块,利用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设置,使得该自动制冰机具有拼接式辅助固定结构,提升其使用时的灵活性。
[0019]2、在该自动制冰机使用时,使用者将收纳托盘从抽拉盒的上部取下,利用抽拉盒可以收集大量冰块备用,使用者利用电机驱动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往复转动,利用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上的转板可以带动冰块晃动,避免冰块在抽拉盒内凝结,方便使用者从抽拉盒内进行取冰操作,同时使用者将收纳托盘卡在抽拉盒上,利用定位卡条可以对收纳托盘
和抽拉盒之间起限位固定作用,避免收纳托盘掉落,通过开启升降插板,使得收纳托盘的一端打开,利用收纳托盘上端的斜面结构,使得收纳托盘内的冰块滑出,利用收纳托盘配合抽拉盒形成双层收纳结构,同时利用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配合转板,可以避免抽拉盒内的冰块凝结,方便其进行取冰操作,提升该自动制冰机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自动制冰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自动制冰机中抽拉盒的内部结构图;
[0023]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自动制冰机中制冰盒的整体结构图;
[0024]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自动制冰机中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整体结构图。
[0025]图中:1、抽拉盒;2、通风侧板;3、集水盒;4、制冰盒;5、第一隔板;6、箱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制冰机,包括箱体外壳(6)和制冰盒(4),所述制冰盒(4)固定安装在箱体外壳(6)的前端内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冰盒(4)的内侧拼接安装有若干组第一隔板(5),且第一隔板(5)的内侧拼接安装有若干组第二隔板(20),所述第一隔板(5)和第二隔板(20)相互垂直,所述制冰盒(4)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用来对接第二隔板(20)的橡胶卡条(16),所述箱体外壳(6)的内侧下部位置活动套接有用来储存冰块的抽拉盒(1),且抽拉盒(1)的上部拼接安装有收纳托盘(10),收纳托盘(10)的上端内侧呈斜面设置,所述抽拉盒(1)的内侧下部位置活动安装有第一转杆(13)和第二转杆(14),第一转杆(13)和第二转杆(14)并排设置,且第一转杆(13)和第二转杆(14)的外表面均设有转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制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杆(13)和第二转杆(14)的一端均安装有电机(12),所述抽拉盒(1)的端部设有用来放置电机(12)的槽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制冰机,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宏王鹏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粤美智造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