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质半填充射频谐振腔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18419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介质半填充射频谐振腔,通过在射频谐振腔内填充介质,保留束流孔通道,在相同的运行频率下降低射频电磁场的波长,运行频率即谐振频率,从而减小谐振腔的尺寸,甚至简化部分谐振腔的形状,降低谐振腔的加工、处理难度。难度。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介质半填充射频谐振腔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粒子加速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介质半填充射谐振腔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射频超导腔是电磁谐振腔的一种,其与常导谐振腔相比具有品质因子高、加速梯度高等优势,是粒子加速器的核心部件。谐振腔的谐振频率不论是常导还是超导,都由尺寸决定,具体到加速粒子一般用TM010模式,其谐振的电磁波频率ω=2.407*c/R,其中c为光速,R为谐振腔的半径。频率确定后,长度即对应为谐振电磁波的二分之一波长d=pi*c/ω,与半径R=2.407*c/ω数值,共同确定了腔的尺寸。图1展示了常用的超导椭球腔,尺寸与频率相对应。谐振腔,由于要加速带电粒子,总是要留有供粒子通过的束流孔径,此孔径与其他腔内部分一起形成一个高真空的整体空间,电磁波在此空间谐振,故前述公式中的光速一般为真空中的光速。
[0003]带电粒子通过谐振腔时,其通过每一个腔的时间是与运动速率相关的,而由于粒子在不停加速,则其通过时间必然越来越短。故为提高加速效率,粒子加速器后半段的腔总是应该逐渐变小,而前半段的腔总是过于庞大,需要引入复杂特殊结构的低beta腔,如半波长谐振腔HWR、四分之一谐振腔QWR和轮辐(spoke)腔等,用来降低腔的尺寸及其占有的加速器内空间。
[0004]谐振腔常用金属导体制作,对于超导射频谐振腔,其最常用的超导材金属铌,价格昂贵且难加工。普通铌材,如3mm*100mm*100mm的铌片价格约为1200元。低频率大尺寸的腔和特殊复杂结构的腔更提高了加工难度。一只普通的1.3GHz的TESLA腔大概需要十万元一只,HWR腔达二十几万元。
[0005]另外,内壁镀膜腔近来发展迅速,包括铜内镀铌、铌内镀铌三锡、铜内镀铌三锡或硼化镁等。但是由于镀膜设备(如磁控溅射法)体积庞大,而超导腔束管口尺寸狭小,故镀膜设备要单独设计、制造镀膜的靶伸入至腔内,昂贵且过程繁复,且最小只能镀膜至1.3GHz的腔内(束管口直径约78mm)。
[0006]对于最近的铜上镀铌三锡薄膜或铌上镀铌三锡薄膜腔,由于铌三锡是一种陶瓷,在降温至运行温度约4K的过程中,其线膨胀系数较低;而其基底铜或者铌均为金属,其线膨胀系数较高。故降温过程铌三锡薄膜受冷收缩远低于其基底,导致铌三锡薄膜容易崩裂甚至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拟在保留束流孔通道的前提下,在射频谐振腔中填充介电常数大于1的材料,从而降低介质中电磁波的光速,在相同的运行谐振频率f下降低射频电磁场的波长(lambda=c/f),从而减小谐振腔的尺寸。或在同尺寸下,降低运行的谐振频率。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射频谐振腔,射频谐振腔的本体包括内层和外层,外层由导体材料制成,内层由介电材料制成,并且内层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束流通道。
[0010]内层的介电材料的介电常数大于1,包括以下组中的至少一种:二氧化硅、氧化铝、氮化铝、陶瓷或高分子材料。
[0011]外层的导体材料包括以下组中的至少一种:铜、铝、金或超导材料。
[0012]超导材料包括以下组中的至少一种:纯铌、铌三锡、硼化镁或高温超导材料。
[0013]射频谐振腔置于嵌套腔中或共真空系统中。
[0014]射频谐振腔的腔型为椭球型。
[0015]内层的介电材料为介电常数为9.4的蓝宝石晶体。
[0016]一种制备射频谐振腔的方法,先将介电材料挖出束流孔并成型,然后通过镀膜将常导体、超导体甚至高温超导体薄膜镀到介电材料的外部。
[0017]将镀有薄膜的介电材料置于嵌套腔中或共真空系统中。
[0018]介电材料为二氧化硅、氧化铝、氮化铝、陶瓷或高分子材料,并且超导材料为纯铌、铌三锡、硼化镁或高温超导材料。
[0019]本专利技术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0020]本专利技术在不更改腔原有尺寸比例及设计、不影响待加速粒子通过的基础上,仅使用简单的在谐振腔内增加介电材料层的方法,就可将同运行频率下的腔尺寸缩小,有效的减少了使用材料,降低了谐振腔的制作、加工及处理难度。
附图说明
[0021]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
[0022]在附图中:
[0023]图1显示不同谐振频率的超导腔;
[0024]图2显示超导腔形状和粒子速率、运行频率的对应关系;
[0025]图3a,图3b,图3c为半径0.48英寸(inch),长度0.4inch的圆柱(pillbox)腔内部区域、频率、电场变化示意图;
[0026]图3d,图3e,图3f为加介电常数为4.5的石英电介质后的腔内部区域、频率、电场变化示意图;
[0027]图3g,图3h,图3i为其中小孔半径是总腔半径的0.2,增大孔半径总腔的0.4inch的圆柱腔内部区域、频率、电场变化示意图;
[0028]图3j,图3k,图3k为对大孔半径,改用介电常数为9.4的蓝宝石晶体的频率、电场变化示意图;
[0029]图4a,图4b,图4c为椭球腔在真空下的谐振频率为1.2507GHz,加介电常数9.4的蓝宝石晶体介质后谐振频率降为407.96MHz,已可取代图2对应频率的SPOKE和半波谐振(Half

wave Resonator)腔的示意图;
[0030]图5为普通3.9GHz椭球腔尺寸(半径为36.79mm)的石英介质,包含内部束流通道(左)和3.9GHz铜腔(右,不包含束管)的示意图;
[0031]图6显示磁控溅射镀膜方法的示意图;
[0032]图7显示树脂腔壳覆金箔(左)和石英介质覆金箔(右)制成的原3.9GHz尺寸的谐振腔的示意图;
[0033]图8a为网络分析仪测得的S11信号,显示图7中树脂腔壳覆金箔(左)在TM010模式下的谐振频率为3.54GHz;
[0034]图8b为网络分析仪测得的S11信号,显示图7中石英介质覆金箔(右)在TM010模式下的谐振频率为2.24GHz;
[0035]图9为采用磁控溅射法在石英介质上镀20nm氧化铝隔离层加110nm铌薄膜制成的原3.9GHz尺寸的介质半填充超导铌腔;和
[0036]图10为制作超导腔用的高纯铌10*10*1mm样片,在常规的缓冲化学抛光后,其表面粗糙度约Rq约为3微米。
[0037]附图中附图标记说明:
[0038]1、树脂腔壳覆金箔谐振腔
[0039]2、石英介质覆金箔谐振腔
[0040]3、介质半填充超导铌谐振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介质半填充射频谐振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谐振腔的本体包括内层和外层,所述外层由导体材料制成,所述内层由介电材料制成,并且所述内层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束流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半填充射频谐振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的介电材料的介电常数大于1,包括以下组中的至少一种:二氧化硅、氧化铝、氮化铝、陶瓷或高分子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半填充射频谐振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的导体材料包括以下组中的至少一种:铜、铝、金或超导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介质半填充射频谐振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导材料包括以下组中的至少一种:纯铌、铌三锡、硼化镁或高温超导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半填充射频谐振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谐振腔置于嵌套腔中或共真空系统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迪迪谭腾何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