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单元具有:马达,其包括转子和轴;壳体,其收纳马达;轴承,其能旋转地支撑轴;解析器;以及接触部件,其具有导电性并与轴接触。接触部件、解析器和轴承沿轴向排列配置于比轴的轴向一侧的端部靠轴向另一侧的位置。接触部件配置于在轴向上比解析器靠轴向另一侧的位置。配置于在轴向上比解析器靠轴向另一侧的位置。配置于在轴向上比解析器靠轴向另一侧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马达单元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马达单元。
技术介绍
[0002]已知有使积存在轴上的电荷逸散的装置。例如,已知一种车辆的轴接地装置,其具有与旋转轴接触的接地部件,经过所述接地部件使所述旋转轴接地,所述接地部件具有与所述旋转轴的端面滑动接触并导通的滑动接触部(例如,参照日本专利特开2019
‑
192491号公报)。[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0003][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9
‑
19249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在使用马达的电气设备中,有时电荷积存在轴上。而且,有时会因积存的电荷而产生放电。当产生放电时,电荷被一下子释放。由于放电电流,与轴接触的部件可能受到损伤。当反复放电时,与轴接触的部件的损伤会逐渐变大。蓄积的损害可能会阻碍设备的动作。因此,有时在轴上安装与轴接触而使电荷逸散的除电部件。
[0005]以往,除电部件设置于轴的端部。若将除电部件设置在轴的端部,则需要用于配置除电部件的空间。因此,若将除电部件设置在轴的端部,则收纳轴的单元(框体)的尺寸会变大。另外,为了避免除电部件与其他部件的干涉,有时轴还会变长。
[0006]因此,本专利技术在抑制来自轴的放电及与轴接触的部件的损伤的同时,与以往相比抑制轴的长度及壳体在轴的轴向上的长度。
[0007]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的马达单元包括马达、壳体、轴承、解析器和接触构件。马达包括转子和轴。所述壳体收纳所述马达。所述轴承固定于所述壳体,能旋转地支撑所述轴。所述解析器具有固定于所述轴的解析器转子及固定于所述壳体的解析器定子。所述接触部件具有导电性,与所述轴接触。所述轴安装于所述转子,并以旋转轴线为中心旋转。所述接触部件、所述解析器和所述轴承沿所述轴向排列配置于比所述轴的轴向一侧的端部靠另一侧的位置。所述接触部件配置于在所述轴向上比所述解析器靠所述轴向另一侧的位置。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马达单元,与以往相比,能抑制轴的长度及壳体在轴的轴向上的长度。而且,能抑制来自轴的放电。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马达单元的一例的图。图2示出用包含实施方式的马达单元的旋转轴的平面切断的剖视图的一例。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的接触部件的一个例子的图。图4是实施方式的马达单元中的、设置有接触部件的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5是将第一变形例的马达单元的轴的轴向一侧的端部分放大后的图。图6是将第二变形例的马达单元的轴的轴向一侧的端部分放大后的图。(符号说明)1马达单元;1A马达单元;1B马达单元;2马达;21转子;22轴;220流入口;221中空部;222第一轴贯穿孔;223第二轴贯穿孔;23转子芯部;24转子磁铁;25定子;26定子芯部;27线圈;28解析器;281解析器转子;282解析器定子;3齿轮部;31中间轴;32输出轴;41第一轴承;42第二轴承;43第三轴承;44第四轴承;5壳体;501马达收纳空间;502齿轮部收纳空间;503空间;51第一壳体;511第一筒部;512分隔壁部;513突出部;514贯穿孔;515第一驱动轴通过孔;52轴承座;520贯穿孔;521凹部;522孔部;53罩部件;54第二壳体;541第二筒部;542封闭部;543第二驱动轴通过孔;57捕集箱;6接触部件;61环部;62电刷部;71第一齿轮;72第二齿轮;73第三齿轮;74齿圈;8液体循环部;81配管部;82泵;83油冷却器;84马达油贮存器;91第一密封部件;92第二密封部件;93第三密封部件;CL润滑液;J2旋转轴线;J4中间轴线;J5输出轴线;N轴方向一侧;T轴方向另一侧。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马达单元1。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能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任意地改变。
[0011]在本说明书中,将与马达2的转子21及轴22的旋转轴线J2平行的方向称为马达单元1的“轴向”。轴向一侧N及轴向另一侧T如图1所示那样定义。具体而言,在轴向上,马达2和减速装置3中的、配置有马达2的一侧是轴向一侧N。另外,马达2和减速装置3中配置有减速装置3的一侧是轴向另一侧T。另外,将与旋转轴线J2正交的径向简称为“径向”。另外,将以旋转轴线J2为中心的周向简称为“周向”。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平行方向”不仅包括完全平行的情况,还包括大致平行的方向。而且,所谓“沿规定的方向或平面延伸”,除了严格地沿规定的方向延伸的情况之外,还包括相对于严格的方向以小于45
°
的范围倾斜的方向延伸的情况。
[0012]以下,使用图1至图4说明实施方式的马达单元1的一例。
[0013]<马达单元1>以下,基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马达单元1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马达单元1的一例的概念图。图2示出用包含实施方式的马达单元1的旋转轴线J2的平面切断的剖视图的一例。另外,图1仅是概念图。图1中的各部的配置及尺寸未必与实际的马达单元1相同。
[0014]马达单元1也可以作为动力源搭载在车辆上。车辆例如是混合动力汽车(H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V)、电动汽车(EV)。另外,马达单元1也可以作为汽车以外的车辆的动力源使用。
[0015]如图1所示,马达单元1具有马达2、减速装置3、壳体5以及接触部件6。壳体5收纳马达2、减速装置3和接触元件6。马达2配置于轴22的轴向一侧N。减速装置3与轴22的轴向另一侧T连接。壳体5包括收纳马达2的第一壳体51和第二壳体54。第二壳体54固定于第一壳体51,位于第一壳体51的轴向另一侧。例如,第二壳体54收纳减速装置3。
[0016]<马达2>
马达2例如是无刷马达。用于驱动马达2的电力从未图示的逆变器提供。马达2具有转子21和定子25。转子21包括轴22,以旋转轴线J2为中心旋转。也就是说,马达2包括转子21和轴22。轴22安装于转子21并以旋转轴线J2为中心旋转。在马达单元1安装于车辆且车辆处于水平面的情况下,旋转轴线J2沿水平方向延伸。定子25位于转子21的径向外侧。马达2是在定子25的内侧能旋转地配置有转子21的内转子型马达。
[0017]<转子21>当从逆变器向定子25提供电力时,转子21旋转。如图2所示,转子21具有轴22、转子芯部23和转子磁体24。轴22以旋转轴线J2为中心沿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轴22以旋转轴线J2为中心旋转。在轴22的内部,后述的润滑液CL(冷却液)流动。例如,润滑液CL是油。因此,轴22具有中空部221。中空部221设置于轴22的内部,并沿旋转轴线J2延伸。换言之,轴22设置有轴向延伸的空腔。在轴22的轴向另一侧T设置有流入口220。润滑液CL从流入口220流入中空部221。该润滑液CL通过沿径向贯穿轴22的第一轴贯穿孔222供给到马达2。也可以使轴22轻量化。
[0018]第一轴承41、第二轴承42、第三轴承43和第四轴承44固定于壳体5。具体而言,第一轴承41固定于第一壳体51,能旋转地支撑轴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达单元,具有:马达,所述马达包括转子和轴;减速装置,所述减速装置与所述轴的轴向另一侧连接;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收纳所述马达,所述第二壳体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且位于轴向另一侧;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能旋转地支撑所述轴的轴向一侧;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固定于所述第二壳体,能旋转地支撑所述轴的轴向另一侧;解析器,所述解析器具有固定于所述轴的解析器转子和固定于所述壳体的解析器定子;以及接触部件,所述接触部件具有导电性,与所述轴接触,并与所述壳体电连接,所述接触部件、所述解析器和所述第一轴承沿轴向排列配置于所述第一壳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单元,其中,所述接触部件、所述解析器和所述轴承沿所述轴向排列配置于比所述轴的轴向一侧的端部靠轴向另一侧的位置,所述接触部件配置于在所述轴向上比所述解析器靠所述轴向另一侧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达单元,其中,具有第一密封部件,所述第一密封部件配置于在所述轴向上的所述接触部件与所述第一轴承之间,并对所述接触部件和所述第一轴承进行划分。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马达单元,其中,所述接触部件配置于在所述轴向上的所述解析器与所述第一轴承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马达单元,其中,所述接触部件配置于在所述轴向上比所述解析器和所述第一轴承靠所述轴向另一侧的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马达单元,其中,具有第二密封部件,所述第二密封部件配置于在所述轴向上的所述接触部件与所述解析器之间,并对所述接触部件和所述解析器进行划分。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马达单元,其中,具有第三密封部件,所述第三密封部件配置于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牧野隆之,青野真乡,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