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家具型材领域,尤其为一种复合型木塑家具板,包括主板和副板,主板和副板的中部均匀开设有若干个通腔,主板和副板的两侧壁均开设有侧面凹槽,主板上的两个侧面凹槽内均固定粘接有主增强板,副板上的两个侧面凹槽内均固定粘接有副增强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有的通腔、侧面凹槽和主增强板等,主板和副板的中部开设的通腔的特殊结构,使主板和副板具有韧性好,耐冲击,抗压强度高,缓冲防震,等优良的力学性能,同时耗材少、更环保、成本低、质量更轻,当主外护板和副外护板因长期吸水而膨胀时,主增强板和副增强板的铝合金材质分别保护主板和副板,使整个木塑家具板更抗吸水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型木塑家具板
[0001]本技术涉及家具型材领域,尤其是一种复合型木塑家具板。
技术介绍
[0002]木塑板是以农林废弃物和废旧聚烯烃材料为主要原料,制备的一种木材的替代材料,木塑板相比于纯木材板具有防滑、耐磨、不开裂、不虫蛀、吸音效果好、耐老化、耐腐蚀、抗静电和紫外线、绝缘、隔热、阻燃、可抗75℃高温和
‑
40℃的低温等良好的物理性能,且不含有有毒物质或危险的化学成分,无甲醛,非常适合用作家具材料;而传统的木塑板中仍是有大量的木纤维的,木纤维中的羟基具有吸水性,木纤维吸水膨胀后,挤压塑料基体,易造成木塑板的强度逐渐降低,且木塑板的质地较脆,韧性不够,抗撞击性不强,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复合型木塑家具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提出一种复合型木塑家具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缺陷。
[0004]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提供一种复合型木塑家具板,包括主板和副板,所述主板和所述副板的中部均匀开设有若干个通腔,所述主板和所述副板的两侧壁均开设有侧面凹槽,所述主板上的两个所述侧面凹槽内均固定粘接有主增强板,所述副板上的两个所述侧面凹槽内均固定粘接有副增强板,所述主板的外部套有主外护板,所述副板的外部套有副外护板,所述主增强板和所述副增强板均为铝合金材质。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板的顶端和底端均开设有大长方槽,上方所述大长方槽的下端和下方所述大长方槽的上端均开设有圆形槽,上下两个所述圆形槽的内壁的上下左右四方均开设有边槽,所述圆形槽与对应位置的四个所述边槽相连通,所述圆形槽与若干个所述边槽的长度均和所述通腔的长度相等。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上下方左侧所述边槽的左端和上下方右侧所述边槽的右端均开设有小长方槽,两个所述大长方槽的前端分别通至所述主板的顶端和底端的前侧面,两个所述大长方槽的后端分别通至所述主板的顶端和底端的后侧面的前方,上方所述大长方槽的底面与上方左右两个所述小长方槽的底面平齐,下方所述大长方槽的顶面与下方左右两个所述小长方槽的顶面平齐。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若干个所述小长方槽分别与对应位置的所述边槽之间相连通,上方所述大长方槽和上方所述圆形槽相连通,下方所述大长方槽和下方所述圆形槽相连通,两个所述主增强板和所述主外护板的上下两端的均开设有长板槽,若干个所述长板槽与对应位置的小长方槽相连通,相邻的内侧所述长板槽与外侧所述长板槽之间均相连通,所述小长方槽和所述长板槽的长度均与所述大长方槽的长度相等。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副板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
板,所述支撑板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外侧壁上下左右四方均固定连接有卡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的后端均开设有角口。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板的高度与所述长板槽、边槽的高度均相等,所述卡板与所述边槽的大小相等,所述支撑柱与所述圆形槽的大小相等。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副板的左端和右端均可卡接在所述主板的上端或下端。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主板的前侧壁设有主封边,所述副板的后侧壁设有副封边。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有的通腔、侧面凹槽和主增强板等,主板和副板的中部开设的通腔的特殊结构,使主板和副板具有韧性好,耐冲击,抗压强度高,缓冲防震,等优良的力学性能,同时耗材少、更环保、成本低、质量更轻,当主外护板和副外护板因长期吸水而膨胀时,主增强板和副增强板的铝合金材质分别保护主板和副板,使整个木塑家具板更抗吸水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局部结构分解图之一;
[0015]图2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主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局部结构分解图之二;
[0018]图5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副板的左视图。
[0019]图中各个标记的意义为:
[0020]1、主板;11、通腔;12、小长方槽;13、圆形槽;131、边槽;14、大长方槽;15、侧面凹槽;
[0021]2、主增强板;21、长板槽;
[0022]3、主外护板;
[0023]4、主封边;
[0024]5、副板;51、支撑板;511、角口;52、支撑柱;521、卡板;
[0025]6、副增强板;
[0026]7、副外护板;
[0027]8、副封边。
具体实施方式
[0028]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参照图1
‑
5,本技术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合型木塑家具板,包括主板1和副板5,主板1和副板5的中部均匀开设有若干个通腔11,若干个通腔11使主板1和副板5具有
韧性好,耐冲击,抗压强度高,缓冲防震,等优良的力学性能,同时耗材少、更环保、成本低、质量更轻。
[0030]主板1和副板5的两侧壁均开设有侧面凹槽15,主板1上的两个侧面凹槽15内均固定粘接有主增强板2,副板5上的两个侧面凹槽15内均固定粘接有副增强板6,主板1的外部套有主外护板3,副板5的外部套有副外护板7,主增强板2和副增强板6均为铝合金材质,主增强板2和副增强板6的分别保护主板1和副板5,使整个木塑家具板更抗吸水性,当主外护板3和副外护板7因长期吸水强度降低而损坏时,可更换主外护板3和副外护板7,而主板1和副板5仍可继续使用,更符合环保理念。
[0031]主板1的顶端和底端均开设有大长方槽14,上方大长方槽14的下端和下方大长方槽14的上端均开设有圆形槽13,上下两个圆形槽13的内壁的上下左右四方均开设有边槽131,圆形槽13与对应位置的四个边槽131相连通,圆形槽13与若干个边槽131的长度均和通腔11的长度相等,上下方左侧边槽131的左端和上下方右侧边槽131的右端均开设有小长方槽12,两个大长方槽14的前端分别通至主板1的顶端和底端的前侧面,两个大长方槽14的后端分别通至主板1的顶端和底端的后侧面的前方,上方大长方槽14的底面与上方左右两个小长方槽12的底面平齐,下方大长方槽14的顶面与下方左右两个小长方槽12的顶面平齐,若干个小长方槽12分别与对应位置的边槽131之间相连通,上方大长方槽14和上方圆形槽13相连通,下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型木塑家具板,包括主板(1)和副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1)和所述副板(5)的中部均匀开设有若干个通腔(11),所述主板(1)和所述副板(5)的两侧壁均开设有侧面凹槽(15),所述主板(1)上的两个所述侧面凹槽(15)内均固定粘接有主增强板(2),所述副板(5)上的两个所述侧面凹槽(15)内均固定粘接有副增强板(6),所述主板(1)的外部套有主外护板(3),所述副板(5)的外部套有副外护板(7),所述主增强板(2)和所述副增强板(6)均为铝合金材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木塑家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1)的顶端和底端均开设有大长方槽(14),上方所述大长方槽(14)的下端和下方所述大长方槽(14)的上端均开设有圆形槽(13),上下两个所述圆形槽(13)的内壁的上下左右四方均开设有边槽(131),所述圆形槽(13)与对应位置的四个所述边槽(131)相连通,所述圆形槽(13)与若干个所述边槽(131)的长度均和所述通腔(11)的长度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型木塑家具板,其特征在于:上下方左侧所述边槽(131)的左端和上下方右侧所述边槽(131)的右端均开设有小长方槽(12),两个所述大长方槽(14)的前端分别通至所述主板(1)的顶端和底端的前侧面,两个所述大长方槽(14)的后端分别通至所述主板(1)的顶端和底端的后侧面的前方,上方所述大长方槽(14)的底面与上方左右两个所述小长方槽(12)的底面平齐,下方所述大长方槽(14)的顶面与下方左右两个所述小长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鹏祖,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市杰品木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