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7867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34
本申请为一种散热风扇,包括扇框、定子及扇轮,扇框包括基座,基座设有中空轴柱,定子包括减震内筒及两个以上矽钢环片,减震内筒套设中空轴柱,各矽钢环片层叠设置且分别套接减震内筒,各矽钢环片的内缘分别卡接减震内筒的外壁,扇轮包括轮毂及自轮毂呈放射状延伸的两个以上扇叶,轮毂设有转轴,扇轮以转轴枢设于中空轴柱内并使轮毂罩设定子;借此,透过定子的减震内筒能够有效吸收扇轮在转动时所产生的震动,从而避免震动传递至扇框而产生噪音。从而避免震动传递至扇框而产生噪音。从而避免震动传递至扇框而产生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散热风扇


[0001]本申请有关于一种风扇,尤指一种具有减震效果的散热风扇。

技术介绍

[0002]电子设备及装置内部的各电子元件(如:主机板、集成电路、PCB等元件),在运作时皆会产生热能并逐渐升温,而当散热效能不足时,电子元件便会发生损坏或是短路等问题进而影响电子元件运作时的效能及寿命。因此,在电子设备及装置的内部大多会采用散热风扇配置来有效进行散热。
[0003]习知的散热风扇大致包含扇框及可旋转作动地设于扇框内的扇轮,借以透过扇轮因旋转所产生的风量来将电子设备及装置内部的热能携走。然而,当扇轮在运转时,由于空气阻力及气流的反作用力,使得相互组装的各零件之间会因彼此的作用力交互作用而产生震动,且震动容易经由各零件相互传递甚至至电子设备及装置的机壳,从而造成各零件间的相互撞击而导致磨损及产生噪音。
[0004]有鉴于此,本申请人遂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失,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尽力解决上述的问题点,即成为本申请人改良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定子的减震内筒能够有效吸收扇轮在转动时所产生的震动,从而避免震动传递至扇框而产生噪音。
[0006]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散热风扇,包括扇框、定子及扇轮,扇框包括基座,基座设有中空轴柱,定子包括减震内筒及两个以上矽钢环片,减震内筒套设中空轴柱,该两个以上矽钢环片层叠设置,各矽钢环片分别套接减震内筒,且各矽钢环片的内缘分别卡接减震内筒的外壁,扇轮包括轮毂及自轮毂呈放射状延伸的两个以上扇叶,轮毂设有转轴,扇轮以转轴枢设于中空轴柱内并使轮毂罩设定子。
[0007]在本申请之一实施例中,每一个矽钢环片包括内环及两个以上绕线架,各绕线架自内环向外延伸设置,且各矽钢环片的各绕线架彼此对应地层叠设置,减震内筒的外壁设有供各矽钢环片卡接的环形凹槽,且减震内筒于环形凹槽设有两个以上定位凸条,每一个内环的内缘设有两个以上定位缺口,各定位凸条分别卡接于对应的各定位缺口。
[0008]在本申请之一实施例中,每一个矽钢环片包括内环及两个以上绕线架,各绕线架自内环向外延伸设置,且各矽钢环片的各绕线架彼此对应地层叠设置,定子还包括绝缘支架及两个以上线圈,各矽钢环片设于绝缘支架内,各线圈分别缠绕绝缘支架及各绕线架的外侧。
[0009]在本申请之一实施例中,中空轴柱的外缘形成有限位段差,减震内筒套设中空轴柱并抵接于限位段差。
[0010]在本申请之一实施例中,扇框还包括框体及两个以上支架,各支架跨接在基座及框体之间。
[0011]在本申请之一实施例中,还包括轴承及弹簧,中空轴柱具有轴孔并在轴孔的内缘凸设有固定块,轴承紧配地容置于轴孔内并卡设固定块,转轴可转动地枢设于轴承,轮毂内设有轴座,转轴的一端埋设于轴座内,弹簧套设转轴且弹性夹持在轴座及轴承之间。
[0012]本申请的散热风扇透过减震内筒的设置,能够有效地吸收扇轮在转动时所产生的震动,从而避免震动传递至扇框而产生噪音,并且搭配扇框的两个以上支架,能够更进一步地吸收震动而降低噪音的产生。
[0013]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申请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附图说明
[0014]在附图中,除非另外规定,否则贯穿多个附图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或元素。这些附图不一定是按照比例绘制的。应该理解,这些附图仅描绘了根据本申请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而不应将其视为是对本申请范围的限制。
[0015]图1为本申请定子的立体分解图。
[0016]图2为本申请定子的立体外观图。
[0017]图3为本申请定子的剖视图。
[0018]图4为本申请定子另一视角的剖视图。
[0019]图5为本申请扇框与定子的立体分解图。
[0020]图6为本申请扇框与定子的分解剖视图。
[0021]图7为本申请的立体分解图。
[0022]图8为本申请的剖视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10:扇框;
[0025]11:基座;
[0026]12:框体;
[0027]13:支架;
[0028]14:中空轴柱;
[0029]141:限位段差;
[0030]142:轴孔;
[0031]143:固定块;
[0032]20:定子;
[0033]21:减震内筒;
[0034]211:环形凹槽;
[0035]211A:定位凸条;
[0036]22:矽钢环片;
[0037]221:内环;
[0038]221A:定位缺口;
[0039]222:绕线架;
[0040]23:线圈;
[0041]24:绝缘支架;
[0042]241:上部;
[0043]242:下部;
[0044]30:扇轮;
[0045]31:轮毂;
[0046]311:轴座;
[0047]312:磁组;
[0048]32:转轴;
[0049]33:扇叶;
[0050]40:轴承;
[0051]50: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52]有关本申请的详细说明及
技术实现思路
,将配合图式说明如下,然而所附图式仅作为说明用途,并非用于局限本申请。
[0053]本申请提供一种散热风扇,请参照图1至图8所示,其主要包括扇框10、定子20及扇轮30。
[0054]扇框10包括基座11、框体12及两个以上(以上包含本数)支架13,各支架13跨接在基座11及框体12之间。具体而言,框体12为中空矩形体,基座11位于框体12的内部并透过各支架13而连接至框体12,但本申请不以此为限。借此当基座11受到震动时,能够通过各支架13来吸收减震,使震动不会直接传递至框体12上而产生噪音或是共振。基座11的中心设置有中空轴柱14,并在中空轴柱14的外周缘上形成有限位段差141。
[0055]定子20主要包括减震内筒21及层叠设置的两个以上(以上包含本数)矽钢环片22。减震内筒21套设中空轴柱14并且抵接于限位段差141上。该两个以上矽钢环片22彼此层叠设置,各矽钢环片22分别套接于减震内筒21。具体而言,各矽钢环片22的内缘分别卡接于减震内筒21的外壁。又,在减震内筒21的外壁上设置有环形凹槽211,各矽钢环片22环设卡接于环形凹槽211内。每一个矽钢环片22包括内环221及两个以上(以上包含本数)绕线架222,各绕线架222自内环221的周缘向外放射延伸设置而概呈十字型,且各矽钢环片22的各绕线架222彼此对应地层叠设置而不交错。减震内筒21于环形凹槽211凸设有两个以上(以上包含本数)定位凸条211A,每一个内环221的内缘设置有两个以上(以上包含本数)定位缺口221A,各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扇框,包括基座,该基座设有中空轴柱;定子,包括减震内筒及两个以上矽钢环片,该减震内筒套设该中空轴柱,该两个以上矽钢环片层叠设置,各该矽钢环片分别套接该减震内筒,且各该矽钢环片的内缘分别卡接该减震内筒的外壁;及扇轮,包括轮毂及自该轮毂呈放射状延伸的两个以上扇叶,该轮毂设有转轴,该扇轮以该转轴枢设于该中空轴柱内并使该轮毂罩设该定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其中每一个该矽钢环片包括内环及两个以上绕线架,各该绕线架自该内环向外延伸设置,且各该矽钢环片的各该绕线架彼此对应地层叠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减震内筒的外壁设有供各该矽钢环片卡接的环形凹槽,该减震内筒于该环形凹槽设有两个以上定位凸条,每一个该内环的内缘设有两个以上定位缺口,各该定位凸条分别卡接于对应的各该定位缺口。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定子还包括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昊陈文正陈郁智姚智腾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三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