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深基坑结构物的可移动式测量操作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77409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深基坑结构物的可移动式测量操作平台,包括支撑构件,支撑构件顶部一侧设有支撑块,另一侧设有站立平台,支撑块上设有滑动的强制归心观测墩,支撑构件外部周侧固设有防护栏。结构形式简单、无需过多机加工,重量轻;可与格构柱或地连墙等稳定结构固结,稳定性好,方便批量制造,具有较好的经济性;连接方式简单,可循环使用,易于维护保养;提高观测范围,减少转点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采用观测墩+连接头形式,不需要携带三脚架,操作简便,降低工作强度;安全防护形式更加全面,防坠防跌落,提高安全性。提高安全性。提高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深基坑结构物的可移动式测量操作平台


[0001]本技术涉及深基坑施工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深基坑结构物的可移动式测量操作平台。

技术介绍

[0002]近些年,明挖隧道的数量不少,明挖施工主要工序为基坑开挖、隧道基坑支护、隧道主体施工、防水施工。明挖法作为一种常见的施工方法,在工序上简单,施工质量容易控制,占据着隧道建设技术的一大角色。明挖隧道具有其他方法隧道 不可取代的优点。但由于支护结构类型多且间距紧密、坑底扰动情况复杂,造成测量控制点的通视情况困难,且控制点的稳定性难以确保,无法长期有效的从根本保证明挖隧道的测量准确度。目前来看,深基坑隧道测量控制头主要有以下几种型式:一种是将仪器架设到基坑周边,通过基坑周边控制点交会方式进行设站,然后直接对基坑的各个部位进行施工放样,但是仅适用于开挖深度较浅的基坑且支护形式较为单一、通视条件好的基坑。另一种是将控制点从原地面引测到基坑内部,然后在基坑内部以已知点建站的方式进行设站,进而进行施工放样,这种方法主要受限于在开挖至基底之前就需要引测控制点,且周围处于出土环境,无法保证坑内是否有稳定或坚固的地方制作坑内控制点,因此需要多次重复确认测量坑内控制点的可靠性,耗费过多时间和精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深基坑结构物的可移动式测量操作平台,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支撑构件,支撑构件顶部一侧设有支撑块,另一侧设有站立平台,支撑块上设有滑动的强制归心观测墩,支撑构件外部周侧固设有防护栏。
[0005]优选方案中,支撑构件呈三角形架,支撑构件一侧固设有多个连接耳板,通过螺栓连接连接耳板对其进行固定。
[0006]优选方案中,支撑块为槽钢,支撑块与站立平台分开设置。
[0007]优选方案中,强制归心观测墩与支撑块之间设有滑轨和滑块,滑轨固定在支撑块上,滑块固定在强制归心观测墩底部,滑块抵靠在滑轨上滑动。
[0008]优选方案中,强制归心观测墩为不锈钢材质,能够耐腐蚀耐高温;
[0009]站立平台为花纹钢板,能够防滑。
[0010]优选方案中,滑轨与滑块之间设有锁紧螺栓,锁紧螺栓与滑块一侧螺纹连接,锁紧螺栓端部抵靠在滑轨上。
[001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深基坑结构物的可移动式测量操作平台,有益效果:
[0012]1、结构形式简单、无需过多机加工,重量轻;
[0013]2、可与格构柱或地连墙等稳定结构固结,稳定性好,方便批量制造,具有较好的经
济性;
[0014]3、连接方式简单,可循环使用,易于维护保养;
[0015]4、提高观测范围,减少转点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0016]5、采用观测墩+连接头形式,不需要携带三脚架,操作简便,降低工作强度;
[0017]6、安全防护形式更加全面,防坠防跌落,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轴侧视图;
[0020]图2是本技术整体结构正视图;
[0021]图3是本技术整体结构俯视图;
[0022]图4是本技术整体结构右视图;
[0023]图5是本技术局部放大视图a;
[0024]图中:支撑构件1;连接耳板2;防护栏3;站立平台4;支撑块5;滑轨6;滑块7;强制归心观测墩8;锁紧螺栓9。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实施例1
[0026]如图1~5所示,一种用于深基坑结构物的可移动式测量操作平台,包括支撑构件1,支撑构件1顶部一侧设有支撑块5,另一侧设有站立平台4,支撑块5上设有滑动的强制归心观测墩8,支撑构件1外部周侧固设有防护栏3。由此结构,操作平台通过支撑构件1进行安装,连接方便简单方便,整体可循环使用,滑动的强制归心观测墩8能够保证测量控制的稳定性,还极大的增加了测量范围的灵活性。
[0027]优选方案中,支撑构件1呈三角形架,支撑构件1一侧固设有多个连接耳板2,通过螺栓连接连接耳板2对其进行固定。支撑构件1主要采用槽10的钢材,以三角形的稳定性为基础采用焊接的方式组成支撑构件1。并在竖向方向固结处设置4排螺栓及连接耳板2,从根本保证整个支撑体系的稳定性。螺栓连接易于拆卸,操作平台整体可循环利用,易于维护、保养。
[0028]优选方案中,支撑块5为槽钢,支撑块5与站立平台4分开设置。由此结构,支撑块5为滑轨6的基础,与支撑构件1呈垂直向连接。且与站立平台4断开处理,避免因测量人员的动荷载直接传递至滑轨机构以至于影响观测墩的稳定性。
[0029]优选方案中,强制归心观测墩8与支撑块5之间设有滑轨6和滑块7,滑轨6固定在支撑块5上,滑块7固定在强制归心观测墩8底部,滑块7抵靠在滑轨6上滑动。由此结构,滑轨机构制动力和耐磨性是主要的考量指标。采用的轴承钢制的滑轨6及滑块7,滑轨6底部与支撑块5顶部焊接,滑块7与观测墩8底部连接,增加整体性。
[0030]优选方案中,强制归心观测墩8为不锈钢材质,能够耐腐蚀耐高温;
[0031]站立平台4为花纹钢板,能够防滑。由此结构,强制归心观测墩8由于长时间处在露天环境,受天气等客观因素干扰大。因此采用不锈钢材质,在保证整个墩体强度的同时还具有耐腐蚀耐高温的特性,且相较于常规混凝土观测墩,自重更轻。从材料性质及自重方面保
证观测墩身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站立平台4为花纹钢板,具有防滑特性,保障测量人员的安全。防护栏杆3为钢管,挡脚板材质为铁质,均与站立平台4焊接,提高操作平台的安全性。
[0032]优选方案中,滑轨6与滑块7之间设有锁紧螺栓9,锁紧螺栓9与滑块7一侧螺纹连接,锁紧螺栓9端部抵靠在滑轨6上。由此结构,在滑动调节强制归心观测墩8后,通过旋紧锁紧螺栓9抵靠在滑轨6上,从而能够锁紧固定滑块7的移动,能够固定强制归心观测墩8。
[0033]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深基坑结构物的可移动式测量操作平台,其特征是:包括支撑构件(1),支撑构件(1)顶部一侧设有支撑块(5),另一侧设有站立平台(4),支撑块(5)上设有滑动的强制归心观测墩(8),支撑构件(1)外部周侧固设有防护栏(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深基坑结构物的可移动式测量操作平台,其特征是:支撑构件(1)呈三角形架,支撑构件(1)一侧固设有多个连接耳板(2),通过螺栓连接连接耳板(2)对其进行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深基坑结构物的可移动式测量操作平台,其特征是:支撑块(5)为槽钢,支撑块(5)与站立平台(4)分开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深基坑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琦王聪孙晓伟曾波存陈金元肖自涵王丹璞张超关叶沆李艳波王华肖百坤叶路阳邵程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