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辨率VCD视频编解码处理方法及播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7185 阅读:4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分辨率优画质VCD,包括高分辨率优画质格式系统,及按此格式生产的产品,主要特点是,记录显示的视频对象,包括视频、音频和叠加图文,制作不同密度的视盘。播放机中,光盘信号处理、伺服驱动电路、MPEG解码电路都按SVCD格式进行相应调整,可获得高空间分辨率、高质量图象和伴音,实现VCD的创新。(*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音、视频和数据光盘存储、播放系统,特别涉及到高分辨率、优画质的VCD激光视盘及其播放装置。目前已有的VCD(Video-CD)技术,是采用普通CD盘片的基本物理参数和记录格式,符合我国国家标准CD数字音频系统,采用CD-ROM/XA(CD只读扩展存贮器)的数据结构,记录按照MPEG1(即活动图象专家组,ISO11172)压缩编码的活动图象和伴音,码在1.5MbPS(兆比特/秒)以下,所录光盘为只读式光盘,在VCD视盘机、CD-ROM播放设备或其它硬件及软件平台上播放,可获得满屏活动图象和CD音质。这一技术符合我国电子行业标准《VCD系统技术规范》,该技术在国内外已形成很大的产业,但在使用中用户感到的缺陷是图象清晰度不高,水平分辨率只有250线,画质不够好,具体感受如运动图象的不连续性,马赛克(小方块)、边缘图象模糊等,同时,信息交互性不强,这些缺陷都有待在原有技术基础上加以改进。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已有技术的缺陷,采用与上述不同的一种MPEG2技术和新的数据检索结构、不同的盘片记录密度,以克服上述缺陷,达到高分辨率、高画质、高保真特性,实现VCD系统的创新,称之为S-VCD。本专利技术是依靠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高分辨率优画质VCD,包括高分辨率优化质格式系统及按此格式生产的产品,其主要特点是,这一VCD格式为1.记录显示的视频对象包括视频活动图象、音频、叠加图文。(1)视频活动图象;采用MPEG2(ISO13818)可变码率(VBR)编码,编码的平均码率在1.5Mbps~2.5Mbps,码率变化范围在1.0Mbps~6.5Mbps,视频流一个;编码的视频对象包括PAL制(625/50)、NTSC制(525/60)TV信号,以及电影图象信号。可选择的编码处理的像素结构如表1。表1编码处理的像素结构方式 PAL制 NTSC制1/2D1352×576352×480※ 2/3D1480×576480×480※ 3/4D1528×576528×480D1 704×576704×480其中D1为广播分量数字录象机的一种格式※为新设立的格式编码的平均码在1.5Mbps~3.5Mbps(2)对于音频;采用MPEG1,也可采用MPEG2层2固定码率(CBR)及可变码率(VBR)编码,码率在32Kbps~384Kbps范围内,(取样频率44.1KHz或48KHz,量化比特数为16或20),编码音频可为两路立体声(四声道),也可以是5.1声道的AC-3编码,音频流为至少2个,可扩展到4个。(3)对于叠加图文;采用游长比特图编码,每象素可以2比特,传输流可用1~8个,也可以更多,视具体情况确定。2.对于数据检索结构;“数据检索”是属于在盘上记录数据时考虑如何取出数据的一种排列方式,本专利技术提出两种检索结构,第一种,(a)按ISO9660文件系统结构;(b)是以包含在S-VCD信息区中的数据为基础。第二种,可以用简单的播放机就可实现对S-VCD信息的读取,因为这些数据在视盘中的位置是固定的。按照这种S-VCD格式生产的盘片及播放机产品,依下述步骤处理1.在已有12cm直径的盘片上按三种不同密度记录(1)基本型一倍于VCD密度(与已有VCD相同),其物理参数(如轨迹、节距、记录坑长)和物理格式(如调制方式、误码校正方式、记录编码)均与VCD相同。(2)扩展型a两倍于VCD密度,轨迹节距为1.0~1.15um范围,其它物理参数(如外形尺寸、盘厚要求)与原VCD基本相同。(3)扩展型b高倍于VCD密度(2倍以上),轨迹节距小于1.0um,激光波长和其它物理参数作相应修改,如激光波长修改后,记录坑长相应修改。2.播放机的硬件基本组成类同原VCD,但其中的光盘信号处理、伺服驱动电路、MPEG解码电路都按照S-VCD格式系统的要求进行调整,或重新设计。以上步骤的实现,可达到的技术要求为,播放图象清晰度提高,水平分辨率≥350线,画质改善,马赛克、运动不连续性明显减少,每张盘片(12cm直径)播放时间,基本型为大于等于45分钟,扩展型由原有的74分钟扩展到100~135分钟,声音可以实现4种或4种以上语言,实现双路立体声或5.1声道,达到环绕声效果。画面叠加图文可以由用户操作(加/关),实现多文字显示。播放设备可以做成简单的视听播放机,也可以做成交互性强的多媒体视盘机。本专利技术最终获得高空间分辨率、高质量图象和伴音,从而实现VCD的创新。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步骤,盘片制作中,只需改变视、音频压缩编码设备,其它设备基本不变就可生产S-VCD视盘,播放机的成本基本不增加或增加极少。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实施例。 附图说明图1为S-VCD视、音频压缩编码和著作(Authoring)系统框图;图2为S-VCD视盘制作流程框图;图3为S-VCD视盘播放设备总框图;图4播放设备系统主程序流程图;其中,图1表明要记录到S-VCD盘片上的视频、音频以及叠加图形文字(图文)。第一,用“S-VCD视音频编码器”,按S-VCD格式要求的象素结构(3/4D1,2/3D1或1/2D1)的平均码率、可变最高码率以及MPEG2标准的基本规定进行压缩编码。完成编码视频基本流、音频基本流以及叠加图文流,再送到“S-VCD节目流编码器”,在这里按S-VCD格式规定进行系统编码,将前述的基本流编码成打包基本流(PES)和节目流(PS),使得每个PES小包成为2310~2312字节、每个逻辑包成为2324个字节的PS流。第二,将PS流送到“S-VCD格式编码器”,在这里按CD-ROM/XA的数据结构进行格式化编码。即专用数据按CD-ROM/XA模式2方式1编码成2048字节,再加上误码检验码成为2352字节的逻辑扇区;MPEG2视音频数据按CD-ROM/XA的模式2方式2编码成2352字节。第三,格式化了的2352字节扇区,再送到“CD-DA编码器”,进行交叉交织里德索罗门(CIRC)校正编码,8-14调制等,最后刻录到CD-R光盘上,该光盘成为提供VCD母盘制作的数据盘。图2表明盘片制作。由CD-R盘提供S-VCD数据,由CD-DA母盘制作设备按CD母盘制作工艺制作S-VCD母盘、盘片压模,再由压模压制S-VCD视盘。图3表示S-VCD视盘播放设备所包含的几个部份,主要包含盘片驱动机构(A)、光盘读出信号处理和伺服驱动电路(B)、MPEG解码电路(C)等三大部分。在方框(A)中,激光光头2从S-VCD盘片1上读取的信号送到光盘读出信号处理和伺服驱动电路(B)。这里首先经RE放大器6的AGC放大、均衡,送到数字信号处理器7,进行锁相、数据分离、8-14解调、误码校正(ECC),得到复用的SVCD数据流,送到MPEG解码电路(C)。在RF放大器6和数字信号处理器7里,还检出光头聚焦和跟踪伺服误差,光盘转动的速度和相位误差。这些误差经伺服驱动电路8,送到(A)的光头聚焦和跟踪控制线包3、进给电机4和光盘1的驱动电机5。方框9为CPU芯片,控制RF放大器6、数字信号处理器7以及伺服处理器8。方框(C)为MPEG解码电路。来自光盘读出信号处理器SVCD的数据流,首先经MPEG解码电路(C)的解复用电路10的分析处理,得到视频、音频、叠加图文数据,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分辨率优画质VCD格式系统,其特征在于:(1)记录显示的视频对象包括视频活动图象、音频、叠加图文。a.视频活动图象;采用MPEG2(ISO13818)可变码率(VBR)编码,编码的平均码率在1.5Mbps~3.5Mbps,码率 变化范围在1.0Mbps~6.5Mbps,视频流一个;b.对于音频;采用MPEG1,也可采用MPEG2层2固定码率(CBR)及可变码率(VBR)编码,码率在32Kbps~384Kbps范围内,(取样频率44.1KHz或48KHz,量化比 特数为16或20),编码音频可为两路立体声(四声道),也可以是5.1声道的AC-3编码,音频流至少为2个,也可扩展到3个、4个。c.对于叠加图文;采用游长比特图编码,每象素可以2比特,传输流可用1~8个,也可以更多;(2)数据检索结 构,提出两种检索方案,a,按照ISO966文件系统结构;b,是以包含在S-VCD信息区中的数据为基础。第二种检索可以用简单的播放机就可实现对S-VCD信息的读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维祥张正贵梁章辉
申请(专利权)人:信息产业部电子第三研究所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都锦江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