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地铁区间施工的登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171796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23
一种用于地铁区间施工的登高装置,其包括万向轮、支撑架、栏杆、操作平台;支撑架包括主支撑、斜支撑、连接钢管,在两根主支撑两端各安装一个万向轮,底端的万向轮放置在轨道道床上,顶端的万向轮靠在地铁区间侧壁上;主支撑上设置有斜支撑;在两根主支撑之间设置有连接钢管;操作平台固定在支撑架的连接钢管上;护栏包括固定栏杆和活动栏杆,固定栏杆底部与主支撑焊接,活动栏杆一侧和与之相邻的固定栏杆通过挂式转轴进行连接、另外一侧和与之相邻的固定栏杆通过单向挂锁进行打开与锁定。该登高装置可方便灵活地在地铁区间内进行移动,解决了地铁区间内升降平台和直梯无法使用以及传统脚手架搭设麻烦、灵活性差等难题。灵活性差等难题。灵活性差等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地铁区间施工的登高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地铁建设
,尤其涉及地铁区间侧墙高空作业,具体为一种用于地铁区间施工的登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地铁区间横截面呈圆弧形且中间有轨道,传统高空作业所用的升降平台无法使用。同时,地铁区间施工作业禁止使用直梯。搭设脚手架来进行高空作业,无法随着区间施工进度灵活移动,大大降低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克服上述情况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地铁区间施工的登高装置,用于地铁区间侧墙高空作业,并且便于在地铁区间内进行移动,方便灵活。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地铁区间施工的登高装置,该登高装置包括万向轮、支撑架、栏杆、操作平台;支撑架包括主支撑、斜支撑、连接钢管,在两根主支撑两端各安装一个万向轮,底端的万向轮放置在轨道道床上,顶端的万向轮靠在地铁区间侧壁上;主支撑为弯折状,每根弯折的主支撑上设置有斜支撑;在两根主支撑之间设置有连接钢管;操作平台固定在支撑架的连接钢管上;操作平台上三面设置有护栏,无护栏一侧朝向地铁区间侧壁,护栏包括固定栏杆和活动栏杆,固定栏杆底部与主支撑焊接,活动栏杆一侧和与之相邻的固定栏杆通过挂式转轴进行连接、另外一侧和与之相邻的固定栏杆通过单向挂锁进行打开与锁定。
[0006]所述的主支撑的长度以及弯曲夹角根据地铁区间宽度、道床高度以及高空作业高度确定,弯曲夹角在110
°
~125
°
之间;主支撑采用DN32钢管制成;两根主支撑平行设置。
[0007]所述的万向轮带刹车功能。
[0008]以所述的主支撑弯折中心为界,在两根主支撑靠近万向轮三分之一处焊接斜支撑;斜支撑采用DN25钢管制成。
[0009]在两根所述的主支撑之间焊接八根平行布置的1.2~1.5米长的DN25钢管制成的连接钢管,操作平台下面均匀排布焊接三根连接钢管作为脚手架跳板的支撑,斜面均匀排布焊接五根连接钢管作为人员上下梯步。
[0010]所述操作平台采用脚手架跳板,脚手架跳板固定在支撑架的连接钢管上。
[0011]所述的固定栏杆利用五根DN25钢管、两根DN25的90
°
弯管和200mm高黄黑警示踢脚板焊接而成;固定栏杆高度≧1.2米。
[0012]所述的活动栏杆利用六根DN25钢管、四根DN25的90
°
弯管和200mm高黄黑警示踢脚板焊接而成。
[0013]所述的活动栏杆高度与固定栏杆高度一致。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可方便灵活地在地铁区间内进行移动,并且通过带刹车的万向轮进行刹车锁定,防止发生溜车,解决了地铁区间内升降平台和直梯无法使用以及传统脚手架搭设麻烦、灵活性差等难题。本技术移动灵活,安全可靠,极大地加快地铁区间高处作业施工进度,保障了施工作业安全。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立体结构图;
[0017]图2是本技术主视图;
[0018]图3是本技术俯视图;
[0019]图4是本技术侧视图;
[0020]图5是本技术使用状态图;
[0021]图6是本技术单向挂锁节点图;
[0022]图7是本技术挂式转轴节点图。
[0023]图中附图标记:
[0024]1‑
万向轮;2

主支撑;3

斜支撑;4

踢脚板;5

单向挂锁;6

90
°
弯管;7

挂式转轴;8

脚手架跳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是对本技术原理的进一步说明,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与本技术相同或类似技术均没有超出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参见图1

图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地铁区间施工的登高装置,该登高装置包括万向轮1、支撑架、栏杆、操作平台。本实施例中,支撑架包括两根主支撑2、两根斜支撑3、八根连接钢管,两根主支撑2平行设置,主支撑2为弯折状,根据地铁区间宽度、道床高度以及高空作业高度确定主支撑2的长度以及弯曲夹角,弯曲夹角宜在110
°
~125
°
之间,主支撑2采用DN32钢管制成;在两根主支撑2两端各安装一个带刹车功能的万向轮1,底端的万向轮1放置在轨道道床上,顶端的万向轮1靠在地铁区间侧壁上,该登高装置可在区间内进行灵活移动,解除四个万向轮1的刹车即可在地铁区间内推行移动;移动到使用位置后,将四个带万向轮1的刹车锁定,即可使用。以每根主支撑2弯折中心为界,在两根主支撑2靠近万向轮1三分之一处各焊接一根斜支撑3作为加强支撑,斜支撑3采用DN25钢管制成。在两根主支撑2之间焊接八根平行布置的1.2~1.5米长的DN25钢管制成的连接钢管,操作平台下面均匀排布焊接三根连接钢管作为脚手架跳板8的支撑,斜面均匀排布焊接五根连接钢管作为人员上下梯步。操作平台采用脚手架跳板8,脚手架跳板8固定在支撑架的三根连接钢管上。操作平台上三面设置有护栏,无护栏一侧朝向地铁区间侧壁。护栏包括固定栏杆和活动栏杆,固定栏杆底部与主支撑2焊接,固定栏杆利用五根DN25钢管、两根DN25的90
°
弯管6和200mm高黄黑警示踢脚板4焊接而成;固定栏杆高度不低于1.2米。操作平台上无护栏侧对侧护栏为活动栏杆,可打开和关闭,便于人员上下和施工安全,活动栏杆利用六根DN25钢管、四根DN25的90
°
弯管6和200mm高黄黑警示踢脚板4焊接而成,活动栏杆高度与固定栏杆高度一致。活动栏杆一侧和与之相邻的的固定栏杆通过三个挂式转轴7进行连接,活动栏杆另外
一侧和与之相邻的的固定栏杆通过单向挂锁5进行打开与锁定。因为万向轮1自动带刹车功能,使用时受力能够确保该装置稳固在轨道道床及地铁区间侧壁上,且按照安全管理的要求,使用时必须有人监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地铁区间施工的登高装置,其特征是:该登高装置包括万向轮(1)、支撑架、栏杆、操作平台;支撑架包括主支撑(2)、斜支撑(3)、连接钢管,在两根主支撑(2)两端各安装一个万向轮(1),底端的万向轮(1)放置在轨道道床上,顶端的万向轮(1)靠在地铁区间侧壁上;主支撑(2)为弯折状,每根弯折的主支撑(2)上设置有斜支撑(3);在两根主支撑(2)之间设置有连接钢管;操作平台固定在支撑架的连接钢管上;操作平台上三面设置有护栏,无护栏一侧朝向地铁区间侧壁,护栏包括固定栏杆和活动栏杆,固定栏杆底部与主支撑(2)焊接,活动栏杆一侧和与之相邻的固定栏杆通过挂式转轴(7)进行连接、另外一侧和与之相邻的固定栏杆通过单向挂锁(5)进行打开与锁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地铁区间施工的登高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主支撑(2)的长度以及弯曲夹角根据地铁区间宽度、道床高度以及高空作业高度确定,弯曲夹角在110
°
~125
°
之间;主支撑(2)采用DN32钢管制成;两根主支撑(2)平行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地铁区间施工的登高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万向轮(1)带刹车功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地铁区间施工的登高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中健刘剑段远鸿杨曜铖邹琪杨芳明严复跃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