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应于玻璃钢渔船的起渔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7089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31 2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应于玻璃钢渔船的起渔门结构,涉及玻璃钢渔船技术领域,包括起渔门、舷墙、船体板、门内框、结构型材和玻璃钢积层板,所述舷墙的外侧与船体板的内侧固定安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起渔门结构主要由起渔门、结构型材、门内框、门外框、玻璃钢积层板和不锈钢包板组成,门内框和门外框外壁均采用不锈钢包板进行包裹,起渔门内部由活动门板构成且外包覆玻璃钢板制成,且活动门板为胶合板,该起渔门具有质量轻、结构强、耐腐蚀且灵活操作的优势,使用时方便从起渔门槽安放和取出,该起渔门结构适合玻璃钢渔船,避免钢制门与玻璃钢船体安装时出现的难固定、易剥落等缺点,起渔门质轻且安放方式灵活,对于大型鱼的生产用船尤其适用。其适用。其适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应于玻璃钢渔船的起渔门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玻璃钢渔船
,尤其涉及一种适应于玻璃钢渔船的起渔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玻璃钢船是指船体用玻璃钢材料建造的船只,玻璃钢船主要分为军用猎雷艇、扫雷艇、登陆艇、交通艇、民用高速客艇、玻璃钢渔船、游艇、救生艇、工作艇和赛艇等,玻璃钢渔船主要用于水上打鱼,玻璃钢渔船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开始出现,玻璃钢渔船是渔船发展史上的又一次重大变革,现如今已经有很多国家采取措施,限制木质船舶生产,并制定了扶持玻璃钢船舶发展的优惠政策。
[0003]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号为:CN209382200U的“玻璃钢渔船的船身防护结构”,包括渔船本体,渔船本体顶面的前后两侧均固定安装电机,电机位于渔船本体顶面的右侧,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辊轮,辊轮的左侧设有竖板,竖板与渔船本体顶面的左侧固定安装,辊轮的左端与竖板右面的中部通过轴承固定安装,辊轮的外周缠绕布料,布料具有一定的弹性,布料的一端与辊轮的外周固定安装,布料另一端的中部固定安装固定块,渔船本体的前后两面均开设两条竖向的T型滑槽。T型滑块将布料平展开,在布料处拉动渔网,避免了渔网与渔船本体直接的接触,防止渔网与网绳刮伤渔船本体,将渔网收上后,反转电机,电机带动辊轮转动,布料缠绕在辊轮上,完成布料的收纳。
[0004]但现有技术中,玻璃钢渔船在使用时,当需要放渔网或收网时需要将起渔门打开,但是现有的玻璃钢渔船的钢制门与玻璃钢船体在安装时难以固定,且固定后容易剥落;同时现有的起渔门重量较沉,起渔门在安放过程中费时费力,不便于从起渔门槽安放和取出,尤其不适用大型鱼的生产用船,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适应于玻璃钢渔船的起渔门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现有的玻璃钢渔船的钢制门与玻璃钢船体在安装时难以固定,且固定后容易剥落;同时现有的起渔门重量较沉,起渔门在安放过程中费时费力,不便于从起渔门槽安放和取出,尤其不适用大型鱼的生产用船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适应于玻璃钢渔船的起渔门结构。该起渔门结构的门内框和门外框外壁均采用不锈钢包板进行包裹,起渔门内部由活动门板构成且外包覆玻璃钢板制成,且活动门板为胶合板,该起渔门具有质量轻、结构强、耐腐蚀且灵活操作的优势,使用时方便从起渔门槽安放和取出,该起渔门结构适合玻璃钢渔船,避免钢制门与玻璃钢船体安装时出现的难固定、易剥落等缺点,起渔门质轻且安放方式灵活,对于大型鱼的生产用船尤其适用。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应于玻璃钢渔船的起渔门结构,包括起渔门、舷墙、船体板、门内框、结构型材和玻璃钢积层板,所述舷墙的外侧与船体板的内侧固定安装,所述起渔门的两端外侧对称设置有两个门外框,所述门外框和门内框的外侧均设置有不锈钢包板,所述结构型材的一侧与门内框的一侧固定安装,且
结构型材的另一侧与舷墙的一侧固定安装。
[0007]优选的,所述船体板的外侧与门外框的内侧固定安装。
[0008]优选的,所述结构型材的外侧与玻璃钢积层板的内侧固定安装。
[0009]优选的,所述玻璃钢积层板的内侧与舷墙的外侧固定安装。
[0010]优选的,所述起渔门的两侧与不锈钢包板的外侧活动安装。
[0011]优选的,所述起渔门为胶合板外包玻璃钢板制成。
[0012]优选的,所述起渔门的高度小于门外框。
[0013]优选的,所述门内框的厚度大于门外框。
[0014]优选的,所述门内框和门外框均采用木材制成。
[0015]优选的,所述门内框和门外框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7]本技术,该起渔门结构的结构型材的外侧通过玻璃钢积层板与船壳板连接,从而减少此处船壳板开孔的应力损失,门内框和门外框外壁均采用不锈钢包板进行包裹,起渔门内部由活动门板构成且外包覆玻璃钢板制成,且活动门板为胶合板,这种起渔门相比以往钢制门,具有质量轻、结构强、耐腐蚀且灵活操作的优势,在使用过程中方便从起渔门槽安放和取出,该起渔门结构适合玻璃钢渔船,避免了钢制门与玻璃钢船体安装时出现的难固定、易剥落等缺点,这种起渔门质轻,门安放方式灵活,对于大型鱼的生产用船尤其适用。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提出一种适应于玻璃钢渔船的起渔门结构的起渔门布置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提出一种适应于玻璃钢渔船的起渔门结构的图1中A

A剖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提出一种适应于玻璃钢渔船的起渔门结构的图1中B

B剖视图。
[0021]图例说明:1、起渔门;2、舷墙;3、船体板;4、结构型材;5、门内框;6、门外框;7、玻璃钢积层板;8、不锈钢包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3]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4]实施例1,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应于玻璃钢渔船的起渔门结构,包括起渔门1、舷墙2、船体板3、门内框5、结构型材4和玻璃钢积层板7,舷墙2的外侧与船体板3的内侧固定安装,起渔门1的两端外侧对称设置有两个门外框6,门外框6和门内框5的外侧均设置有不锈钢包板8,结构型材4的一侧与门内框5的一侧固定安装,且结构型材4的另一侧与舷墙2的一侧固定安装,结构型材4的外侧通过玻璃钢积层板7与船壳板连接,从而减少此处船壳板开孔的应力损失,门外框6和门内框5外壁采用不锈钢包板8进行包裹,具有强
度高且耐腐蚀等优点。
[0025]如图1和图2所示,船体板3的外侧与门外框6的内侧固定安装,船壳板内侧沿门尺寸设置门外框6,门外框6外壁采用不锈钢包板8进行包裹。
[0026]如图1所示,结构型材4的外侧与玻璃钢积层板7的内侧固定安装,玻璃钢积层板7可以减少此处船壳板开孔的应力损失。
[0027]如图1和图2所示,玻璃钢积层板7的内侧与舷墙2的外侧固定安装,结构型材4通过玻璃钢积层板7和舷墙2进行固定。
[0028]如图3所示,起渔门1的两侧与不锈钢包板8的外侧活动安装,不锈钢包板8和起渔门1外侧的玻璃钢板接触,可以方便起渔门1的固定和取出。
[0029]如图1所示,起渔门1为胶合板外包玻璃钢板制成,起渔门1所用的胶合板厚度为15mm、不锈钢板厚度为3mm。
[0030]如图1和图2所示,起渔门1的高度小于门外框6,起渔门1需要和门框留有至少50mm的固定深度。
[0031]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应于玻璃钢渔船的起渔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起渔门(1)、舷墙(2)、船体板(3)、门内框(5)、结构型材(4)和玻璃钢积层板(7),所述舷墙(2)的外侧与船体板(3)的内侧固定安装,所述起渔门(1)的两端外侧对称设置有两个门外框(6),所述门外框(6)和门内框(5)的外侧均设置有不锈钢包板(8),所述结构型材(4)的一侧与门内框(5)的一侧固定安装,且结构型材(4)的另一侧与舷墙(2)的一侧固定安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于玻璃钢渔船的起渔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板(3)的外侧与门外框(6)的内侧固定安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于玻璃钢渔船的起渔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型材(4)的外侧与玻璃钢积层板(7)的内侧固定安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于玻璃钢渔船的起渔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霞王科杰夏勇勇许勇华张锋国贺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创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